“陛下,那要不要去哪一宫喊哪位娘娘陪着?”
“不用。”
这样的雪天,宫里又岂会猜不到皇帝兴许会去看看?
哪怕只是万一,但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朱常洛知道宫后苑里不会没有人在扮那雪中红梅。
对朱常洛来说,现在心情不错。
哪怕只是先哄哄皇帝,他们毕竟多收上来了一些税。
大明最大的问题就是有税收不上来,只要是能多收上来一些了,哪怕整体效果还不够,但毕竟是一个好的开始。
回头再看看昌明号那边。
去乾清宫看了看仍在小心怀稳孩子的郭兰芝,朱常洛径直到了宫后苑。
手中握着一个暖暖的热水袋,他边走边看边想。
能活动的范围大体就是皇宫之内,大雪骤降,走动一下看看风景是一种消遣。
朱常洛的神经其实崩了有一个多月。把要降等的念头宣扬天下,虽然最终落实给了豁免期,对地方上的反应他终归没有十成十的把握,只不过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罢了。
现在也许是因为年关将近,也许是还没准备好,又或者本来就没有人胆敢明着反。
总之地方上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坏消息传来。
虽然国朝乱象许多,财计之艰难也似乎不可逆转,但毕竟还没有一个强力的挑战者出现。
大部分人终究还是追随者。
目前的大明既没有强大的外患,那么内忧考虑到后果,也会采取先按兵不动的策略。
忍到变数出现?
朱常洛忽然问:“努尔哈赤的儿子,在锦衣卫卫学里如何?”
“……循规蹈矩。”王安回答。
“那就是努尔哈赤回去之前叮嘱过了。”朱常洛笑了笑,“留心着便是。”
他也留心着努尔哈赤。
利益矛盾是不会消失的,如果朱常洛觉得内部已经被弹压住了、实力也足够了,开始要解决外部矛盾的时候,恐怕就是内外矛盾一起爆发的时刻。
在那之前,还得多想,多准备。
走近了万春亭,遥遥地听见悠长的“天下太平”。
朱常洛皱了皱眉,这是哪里的宫女犯了错,竟被罚在这大雪天的宫后苑里提铃?
第180章 博君一怒
走过去之后,朱常洛站在了一棵梅树后面,只见受这提铃之罚的宫女被除了外面的袄子。
她似乎是绕着万春亭和北宫墙下浮碧亭之间的这片园子在走。
隔着一个万春亭,一眼看去,只见那宫女身躯在颤抖,但声音还是要压得平稳悠长。
“御景亭上有没有人?”朱常洛小声问。
“陛下,御景亭还要高过宫墙。不是陛下召人陪伴,谁敢上去?”
朱常洛所说的御景亭是宫后苑的一个观景点,在堆绣山上。
如果在御景亭上赏雪,那么皇帝进入了宫后苑,那里大概是看得见的。
“过去看看吧。”
朱常洛见那宫女已经绕到那片园子的东面了,从梅树后面走出来继续往北。
宫里对太监、宫女自然有一套规矩,朱常洛也不会因为什么“仁善”就直接废去什么宫规,赏罚还是要有的。
不论如何,下令责罚这宫女之人不至于用这种法子来吸引皇帝的注意力。
一般来说要责罚也是在自己宫里,怎么会在这皇帝可能突然现身的宫后苑呢?谁不想让皇帝只看到自己好的一面?
但朱常洛走过了万春亭之后,才看到雪地上是光脚踩出的脚印。而且看这些脚印,已经走了有几圈了。
“陛下,在浮碧亭。”
王安看皇帝皱着眉,又听了听响动,指了指北面。
朱常洛径直穿过园中小路,前方浮碧亭里的声音也渐渐清晰。
“娘娘,您别跟她一般见识,气坏了身子可不好。”
“笨手笨脚!好不容易堆了个雪人儿,都给毁了!”
朱常洛听不出声音是谁,看了看王安。
“应该是承乾宫的李昭仪。”
朱常洛对上了号,是和郭兰芝一同选入宫的。那批人里一后二妃之外,先封了三个昭仪、四个婕妤,再加上齐悦婵、苏冉、何芳菲这三个陪他“研习周公之礼”的女官,算是先把东西六宫都填满了。
只不过除了淑妃丽妃,这些人都不够位份称为一宫之主,都只住偏殿。
她们在各宫里虽居偏殿,暂时却是实质的一宫之主。
“娘娘,还是饶了她吧?若叫人看到听到了也不好……”这个时候,又听一个女官劝她。
那李昭仪则说道:“这雪人是我用心为陛下和皇后娘娘堆的,她弄坏了,如何不该罚?你们手脚麻利些,快堆出新的。”
朱常洛走了过去,王安拨开一个树梢,朱常洛出现在了浮碧亭的西南侧。
“为朕和皇后堆了个什么模样的雪人?”
看到皇帝真的来了,那个李昭仪欣喜不已,连忙过来迎接,然后又委屈地说道:“臣妾见下了这么好的雪,到了宫后苑来赏雪游玩,忽然想到个好主意。本想堆上两大一小三个雪人儿,祝祷皇后娘娘诞下嫡子。但那奴婢笨手笨脚,竟将那小雪人踢坏了……”
说罢忐忑地抬头看了看皇帝。
朱常洛看了看旁边跪着的太监宫女中间,确实一左一右有两个大雪人,他们刚才正在中间堆小的。
两个大雪人身上还描着绣纹,隐隐看出是龙袍凤袍,不可谓不用心了。
“你们先起来吧。”
朱常洛瞧着那太监宫女们都谢恩站起来低着头,看了看他们的手。
然后又看向这李昭仪。
当时候从那么多人里第一批被封为仅次于妃嫔的昭仪,她的姿容自然是上佳。
但朱常洛一直还没去过承乾宫,其他事又多,现在想了想才记起她的名字:李思琴。
“手伸出来朕看看。”
听皇帝声音平静,李思琴也想到了什么,一边伸出手一边说:“之前臣妾也一同堆,后来功亏一篑,臣妾就……”
朱常洛看了看她白嫩如常的双手,看着她说道:“你如此聪明,难道不知道什么雪人终究是会化的?以此祝祷皇后诞下皇子?”
李思琴脸色陡然一白,赶紧跪下磕头:“臣妾愚钝!臣妾知罪!陛下开恩!”
这个时候那个宫女才从东面绕过了园子过来,看到这边的景象也赶紧现在那边原地跪着了。
“她兴许是提醒你,这不是什么好主意。”朱常洛看着陪李思琴又跪下的其他太监宫女,“你们没想到,没提醒吗?”
“奴婢愚钝!陛下恕罪……”
见皇帝如此解读,他们哪里不知道犯了大忌讳?
朱常洛也无非见她惩罚那宫女太过了。
小聪明当然是有的,见到皇帝现身立刻就不隐瞒,知道皇帝必定已经听到之前的话,因此说明前因后果。
但又有什么大智慧呢?这样的解读,朱常洛不点出来,同样有人会点出来,在后宫里传一传。
宫斗嘛,不就是这回事?
也许李思琴是觉得就算没有立刻等到皇帝,宫后苑里多了这样三个雪人,寓意又好,皇帝知道了之后问一问,或许便会想起她,去承乾宫一趟。
结果如今是真的吓坏了。
“他们都小心伺候你,何必让他们吃这些苦头?堆个雪人玩玩倒是雅趣,如此天寒地冻,何必非让他们精雕细琢。看看他们的手,再看看你的手。”朱常洛皱着眉训斥了一下,“你毕竟年轻,朕也予你改过之机。先降为婕妤,只要一心改过,与人为善,朕有暇了自会去承乾宫,你急什么?”
李思琴一作就作得降了一级,现在只能后悔无比地含泪谢恩,连连说着以后不敢了,必定改过。
“带他们回去吧,别冻坏了手脚。这事朕只当你本无坏心,但你也要记着以后诸事想周全一些。”
“臣妾记住了。”
朱常洛不知道她心里真的怎么想,这种事当然可以上纲上线,但确实没太大必要。
毕竟只是十六七岁的姑娘,说现在就满肚子的坏水,朱常洛宁愿再观察观察。难道就此大发雷霆,真那么多疑残暴?
至于那几个太监宫女看皇帝关心他们,倒是感恩戴德。
“叫那个宫女先穿好衣衫鞋子,带到御景亭来吧。”
朱常洛来这宫后苑,本就是想登高赏赏雪放松一下心神的,谁能想到遇见这样一桩小插曲?
走上了御景亭,在高处看着西边的千秋亭那边隐隐也有不少人、居中的钦安殿里也有人,他又理解了。
作为这紫禁城的主人,只要他愿意在各处走动一下,只怕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小插曲。
或喜或不喜,纯粹看他的喜好和情绪罢了。
如果李思琴顺利堆起了那样三个小雪人,他过去时看到了觉得是个好寓意也说不定呢?也许今天就会因此临幸她。
皇后有了身孕,在这段时间里,正是东西六宫其他人的“黄金机遇”期,皇帝总要有人侍寝的嘛。
“陛下,她在外面候着了。”
“进来吧。”
御景亭名曰亭,实则四面都有墙。
这还是朱翊钧于万历十一年拆了原先的观花殿,才在这里用太湖石堆起来的假山,然后在假山上造的一座观景亭子。
现在朱常洛坐在里面,只要打开门走出去,往南可以眺望整个宫后苑,往北也能眺望万岁山。
把目光收了回来,那个宫女进来后低着头跪下来:“奴婢谢陛下隆恩……”
声音已经有些哑了,身躯还在微微颤抖。一半是因为依旧冷,一半是因为害怕吧。
“提了多久的铃?”
“回陛下,奴婢没数。”
“光脚踩在雪上走了几圈吧。”朱常洛说道,“不可立即就烤火。为何受罚?”
“……都是奴婢笨手笨脚,雕坏了小皇子的袍领。”
“要如实说。”
“奴婢不敢有瞒陛下。”
“李婕妤却说是被你踢坏的,朕倒以为你是借无心之失提醒她。”朱常洛说道,“就是雕坏了袍领,就受这责罚?李婕妤平常在承乾宫如此苛责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