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97节

  贾诩年过五旬都扛了下来,没理由正值年富力强的自己扛不住。

  甘宁则是一脸委屈:“主公,宁亦愿随主公同去江夏!”

  刚才连问都没问就“被受伤”的甘宁现在真的很受伤。

  他也清楚张绣刚才那样说是为了把文聘挖过来,可是你当着外人的面说说也就罢了,怎么现在真的要把自己留下?

  假戏真做啊这是?

  张绣咳嗽一声,“那个……兴霸啊,做戏要做全套,我等即将启程,蒯良亦不会立刻离开,这里只能交给你。

  若是曹贼南下,彼时还需兴霸这等能独当一面之人方可抵御。”

  一旁的胡车儿听到张绣说只有甘宁能独当一面,立刻就要跳起来表示不服。

  我胡车儿虽然没有文化,但亦是能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的异人,怎么就不能独当一面了?

第117章 独当一面的将领

  就在胡车儿想要证明甘宁并不是张绣麾下唯一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时,一旁的雷叙却拉住了他。

  他转过头去,却见雷叙正使劲朝自己呶嘴。

  虽然心中不解,但胡车儿跟雷叙交情甚好,知道雷叙这么做肯定有理由。

  于是他强压住心头的疑惑复又坐下,等稍后再问个清楚。

  等到张绣安顿完一应事情,蒯良跟文聘也走了进来。

  “将军,此事我已同仲业说过,便由他与你去江夏救援黄郡守。”

  “这般郑重做甚?”看到蒯良一脸认真的模样,张绣不禁笑出声来,“又不是不回来了。”

  我就是怕他跟了你再也回不来了!

  蒯良在心里说道。

  魏延和甘宁不正是前车之鉴吗?

  只是这话他没办法说出来,也只能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随后文聘便把守卫南阳的职责交给了甘宁。

  其实也没什么好交接的,对于宛城守军而言,只要是张绣安排,谁来带他们打仗都无所谓。

  甘宁原本还有些郁闷,但看到经过文聘操练了一年的宛城士兵个个令行禁止、军容整齐的时候,也不禁面露喜色。

  “我们南阳人果然厉害!”

  单从这一点他就明白了张绣为什么宁可让他装作有足疾也要拐走文聘。

  对方的确值得这么做。

  但是他一点都不慌。

  反正主公麾下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将领里,他是第一个宣誓效忠的。

  明明是魏延先来的,可偏偏被自己抢先一步。

  要怪就只能怪魏延自己优柔寡断了。

  对了,差点把胡车儿给忘记了。

  此人他这段时间也见过,算是张绣的老班底里唯一一个比自己更早,还能称之为将才的人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往胡车儿的方向看去,正好看到他被雷薄的族弟拉着朝外走去,时不时还回过头朝自己这个方向望来,目光中隐隐有些不服。

  甘宁见状不由失笑。

  可惜这次胡车儿也要跟着主公离开,否则倒是可以较量一番。

  “老雷,你刚才拉俺做甚?”

  被雷叙一路拉走的胡车儿嘴里骂骂咧咧,不断挣扎。

  当然他也没真的用力,否则雷叙指定拉不动他。

  此时雷叙看到四处无人,也将他放开,没好气地说道,“你还好意思问?你说,如果方才我不拉着你,你打算如何?”

  “那还用问?”

  胡车儿瞪大了眼睛说道,“俺要去跟那甘宁比划比划,让主公好好看看是不是只有他才会打仗!”

  看着胡车儿眼睛瞪得像铜铃,雷叙是一点都不意外。

  “我问你,你想打仗还是想种田?”

  胡车儿头摇的像波浪鼓一样,“当然是喜欢打仗,正经人谁喜欢种田?”

  雷叙:|(*′口`)

  懒得纠正胡车儿的语病,雷叙直截了当对他说道:“既然喜欢打仗,你与他争甚么?

  既然你愿做那独当一面的大将,干脆替他留在这里,我想他一定愿意跟你换。”

  胡车儿听雷叙这么一说顿时恍然大悟,“对啊,俺怎么没有想到?”

  雷叙心说要是你能想到才怪。

  “嘿嘿,老雷,还是你对俺够意思,俺刚才差点还错怪了你!”

  胡车儿说着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后脑勺。

  雷叙长长叹了口气,“你知道就好——此次跟主公去江夏,建功立业的机会何其多?

  听闻吾兄亦在扬州颇有建树,我身为主公麾下老人,可不愿被他比下去,彼时还要靠你帮忙。”

  他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武艺平平,跟胡车儿这种天生神力的人没法比,所以这次打定主意要跟着他混功勋。

  胡车儿把胸膛拍得啪啪响,“放心,包在俺老胡身上!

  这一年天天窝在宛城,吃得太好,俺都快要走不动路了!”

  随着张绣一声令下,类似胡车儿和雷叙这样的情形在宛城四处都在发生。

  众人皆是打定主意,要跟着张绣大干一场。

  建功立业,不外如是。

  第二次去江夏,张绣只带了七千人马,比起上次更少。

  但阵容配置却更加全面。

  从兵种方面看,步卒、弓手、骑兵全部拉满。

  麾下一众士卒亦是多出了经历连番大战后战斗意志更加坚定、战场经历更加丰富的老兵。

  更有像赵云、文聘、胡车儿和贾诩这样优秀的武将谋士。

  现在这配置,别说江夏,就算庐江他都敢打。

  说起庐江,先前魏延和太史慈的消息也已经传了过来。

  正如祢衡和桥蕤在战前猜想的那样,当太史慈带着皖城之战的降卒赶到居巢的时候,刘勋二话不说,望风而逃。

  得知皖城吃了败仗的他竟是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

  如今太史慈已经跟魏延合兵一处,时不时就去舒城骚扰一番。

  偏偏袁术称帝后东征西战,根本没有精力去管庐江,因此如今的刘勋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也就是舒县兵多粮足、城高池深,兼之刘勋谨慎到闭门不出,否则他真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

  所以张绣和贾诩先前就拟定,这次无论能不能谋取江夏,下一步都要趁着这个机会拿下整个庐江郡。

  对付袁术这种乱臣贼子,不用讲什么规矩,就是要趁他病要他命。

  “主公,用文聘当前锋,是否不妥?”

  自从文聘来到南阳以后,就被刘表拜为中郎将,如今随同张绣一起出征,直接被张绣安排成了前锋。

  贾诩当然清楚他们这次去江夏真正的对手是黄祖而非孙策,所以担心张绣用文聘为前锋可能会产生变数。

  毕竟文聘现在还没有被张绣拐过来。

  “无妨。”

  看了看自出发之后就沉默不语的文聘一眼,张绣笑了笑,“眼下虽然还不知道孙策是什么想法,但以他的性格,必然要打过一两场才肯跟我好好说话。”

  贾诩立刻就明白了张绣的意思,“那我等可要放慢行军速度?”

  “不必,和上次一样即可。”

  贾诩心想我哪知道你们上次怎么走的,主公这是真当自己全知全能了?

  但既然张绣这么说了,他便叫来王虎细细询问起来。

第118章 文聘打黄盖

  长途行军本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不过如今的张绣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麾下众人也是各司其职,把一应事项打理的井井有条。

  自从赵云来到军中,王虎就从张绣的亲卫队长一职光荣卸任。

  赵云虽然被张绣拜为军中屯骑校尉,但他武艺高强,又是张绣的师弟,于是就顺理成章接过了老王平时干的活。

  原本胡车儿极力想要揽下前锋,但张绣经过一番考虑,还是让文聘干了这个活。

  文聘过去的一年里,对张绣留在南阳的这些士卒能力早有了解。

  这次张绣又把从扬州经历过数场大战的老兵编入其中,让他们充分发扬传帮带精神,使得整体战力更上一层楼。

  这也让文聘对张绣更为佩服。

  因为和刘表麾下的荆州将士相比,这根本就是一支百战之师。

  精气神都不一样,更别说战斗力。

  想起临行之前蒯良的嘱咐,文聘暗暗叹气。

  当时他答应蒯良,自己定当竭力保全本州土地。

  对于荆州而言,孙策自然是外敌。

  但是张绣……

  在南阳待了这么久,亲眼见证了南阳这个天下第一大郡从被袁术祸害到重新焕发出生机,要说他心里没有一点感触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他原本就是南阳人。

  回头看了一眼,见到张绣和赵云、胡车儿等人有说有笑,文聘又叹了一口气。

  只愿张将军和黄郡守不要做出令自己难以抉择的事情才好。

  就这样一连过了数日,大军行至倒水,文聘也得到了消息。

  孙策兵围西陵城,眼见黄祖高挂免战牌,便开始攻打四周城池。

首节 上一节 97/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