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843节

  赵云的保卫技能那可是点满的,张绣对此极有信心。

  况且他还加上了典韦和张辽这一对双保险,无论魏国是谁过来,也别想讨的了好处。

  在张绣看来这已经不是杀鸡用宰牛刀了,直接就是提着激光剑。

  阴平道的地理特征就注定来兵数量就不可能多,只要提前有了准备,哪怕放个廖化防守都绰绰有余,况且是赵云、典韦、张辽这样的逆天组合?

  “不行,我不同意!”

  然而邹晓却不管这些,立刻就明确表示反对。

  “阿晓……”

  张绣正准备好言相劝,却不料邹晓咬了咬嘴唇,红着脸说道:

  “只要你答应不让阿睿去,我、我就答应你那件事情!”

  张绣:ヾ(o???)ノヾ

  “什、什么?”

  也无怪乎张绣会激动。

  他跟邹氏确定关系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邹氏对张绣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坚定拒绝到如今的半推半就。

  但无论如何,邹氏都始终不让张绣公开两人的关系。

  还有就是对于某些姿势她不愿意和张绣一同付诸实践。

  就比如哪怕在她最为情动的时候,都不愿意让张绣称她一声婶婶。

  可没想到如今邹氏却松口了。

  这让张绣怎么会不兴奋,怎么会不鸡动呢?

  有那么一刹那,张绣几乎是就要下意识的答应下来。

  但是。

  就在小头要决定大头的关键时刻,张绣最终还是忍住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

  所以此刻,张绣硬是以莫大的毅力忍住了这份强大的诱惑,艰难地吐出了两个字:

  “不行!”

  直到邹氏离开许久,张绣依旧处于一种既是庆幸又是后悔的状态。

  原本期待已久的机会唾手可得,可偏偏就被自己这样放弃了。

  真是暴殄天物啊!

  罢了罢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总不至于在这小小的沟壑前摔交。

  是自己的终究是自己的,凭谁也抢不走。

  次日,张绣便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由赵云、张辽、典韦三人带着凉王世子张睿前往阴平,阻击有可能到来的魏国奇兵。

  诸葛亮闻言不禁长长叹了一口气。

  终究还是没能劝得住自己这位主公啊!

  他太清楚张绣的性格了。

  在事实决定之前,绝对可以畅所欲言,想说就说。

  可一旦张绣真的下定决心,任谁都不可能改变。

  自己先前还将希望寄托在了甄宓和邹氏身上,到底还是不行啊!

  就这样的张绣,曹操居然还认为他好色?

  简直是思之令人发笑!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想办法加强防护吧。

  对于张绣安排的人选,众人都是没有意见。

  典韦一直以来就承担着保护张绣的重任,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然是这次行动的不二人选。

  张辽有勇有谋,无论独当一面还是做人副手都是极为优秀的。

  赵云就更不必多说。

  简直就是一个没有短板的六边形战士。

  在已经选择了典韦和张辽为副手的情况下,主将人选就至关重要。

  黄忠、马超实力够了,但资历却不够。

  魏延、甘宁资历够了,但实力还差些火候。

  除了张绣之外,能够同时压得住张辽和典韦的人也只有他了。

  说起来,孙策其实也可以,只是如今他人远在东吴,所以赵云自是当仁不让。

  作为张绣的师弟,张睿的师叔,他势必会竭尽全力。

  等到一行人离开以后,张绣便将目光投向诸葛亮,“丞相可还是觉得太过冒险?”

  “是。”

  诸葛亮直言不讳,“世子尚年少,实不宜如此冒险。”

  张绣笑了笑道,“富贵险中求,若要成长,便不能一直留在我身旁。”

  “话虽如此,然……”

  诸葛亮话未说完,就听张绣又说道:

  “对了,有一事忘了告诉丞相……孤怕世子路上孤单,又觉得只让他一人跟随子龙去往历练有些浪费,因而给他找了个伴。”

  听到这话,诸葛亮心中隐隐就感觉到一阵不妙,“大王该不会是……”

  “嗯,孤让伯约和士载也跟他一起去了。”

  诸葛亮:Σ(°△°|||)︴

  张绣:ε=ε=ε=(~ ̄▽ ̄)~

  “世子说此二人是师兄安排的?”

  不久之后,当看到队伍中姜维、邓艾二人和张睿极为熟稔的时候,不由觉得有些奇怪。

  张睿对于自己这位师叔还是很尊重的,见状连忙把张绣的安排告诉了赵云,顺便拉过二人一一介绍起来:

  “这位是邓艾邓士载,子龙师叔应是听士元先生说过。”

  “原来是他!”

  赵云闻言不禁眼前一亮。

  邓艾他自然知道。

  不但知道,他还知道庞统想要挖徐庶墙脚却被他拒绝的事情。

  拉着邓艾问了好几句,便又把目光转向了另一个少年郎,准备等着张睿介绍。

  却不料张睿尚未开口,那少年郎竟是主动跟赵云打起了招呼:

  “将军,可识得天水姜伯约!”

  明明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问候语,但不知为何,姜维此言一出,赵云突然就怔住了。

  不止赵云,就连说出这句话的姜维自己也愣住了。

  明明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明明这只是姜维一时心血来潮自我介绍。

  可这一刻,时间却仿佛定格在了此刻。

  就仿佛两人曾经在另一个世界里发生过同样的对话似的。

  “师叔、师叔?”

  直到张睿开口,赵云和姜维才从沉思中同时回过神来。

  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少年人对望一眼,皆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出了疑惑。

  不过下一刻,他们便同时笑了出来。

  “好,好一个天水姜伯约,云记住你了!”

  “能被将军记住,实乃维之幸事!”

  此时一旁的邓艾也觉得有些古怪。

  明明自己跟姜维、张睿二人都是好友,可为什么总觉得自己在这里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呢?

  这是为什么呢?

  就这样,这样一支由张绣专门精心挑选过的队伍便踏上征程。

  在另一个时空里本是对手的两人成为了队友,他们的对手这一次则是成为了一个纯纯的大冤种。

  曹真原本觉得自己很幸运。

  建安二十年四月,曹真表面上继续率领东路魏军与高顺对抗,实际上却率军三万悄悄脱离了大部队。

  蜀道本就难行,阴平道更是难上加难。

  从阴平到涪城的一路上,高山险阻、人迹罕至。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一路上蜀汉并未设防。

  相比于一入子午道就失去了音讯的曹彰,他在阴平道虽然走得艰难,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迷路。

  曹真率军一路攀登小道、凿山开路。

  面对不能开道的绝险之地,曹真充分展现了他的优秀素质,身先士卒,以毡自裹,推转而下。

  主帅如此,将士自不必说、

  于是魏军个个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路途艰险不必再细说,总之,在穿过七百多里的荒无人烟之地,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后,魏军终于通过了阴平险道。

  前方,便是涪城。

  这已经不能称之为“路”的“路”算是过来了,但是此时的曹真及其魏军已经是精疲力竭,腹中无食了。

  前面不远处便涪城,此城守军对双方都至关重要。

  只因一旦涪城失守,曹真率领的魏军就能够将得到补给,恢复战斗力,进而直取成都。

  可如果涪城据城死守,那么曹真的这数支疲师将成为军事史上典型的反面教材。

  曹真觉得老天应该是眷顾自己的。

首节 上一节 843/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