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由郭嘉、荀攸、徐晃、于禁、郭淮、夏侯霸等从曹操那边挖过来的人才一分析。
两相结合,一支极富针对性的搞事队伍就诞生了。
这也是曹操为什么会觉得对方会对自己朝堂的事情了若指掌的原因。
一群跳槽的老员工已经够槽心了,更何况还有一个来自千年之后的穿越者。
如果这样都带不好节奏,那才是真的有问题!
然而曹操并不知道,即使这一路人马已经是让曹操怒不可遏,大发雷霆,但这其实只是障眼法罢了。
挑拨离间虽然很伤,可终究还是小道。
就像是牙疼,虽然疼起来要人命,可一旦曹操真的下定决心整顿,那么终究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由张绣亲自部署、亲自安排的另一路人马相比于牙疼,那就是真正的癌症了。
刚刚成立的曹魏政权依旧沿袭了东汉的绝大部分制度,这其中就包括了货币。
汉朝的货币已经使用了数百年,对于如今人才济济的张绣来说,想要造假简直不要太过简单。
于是张绣就安排人手,大量铸造假币,然后跑到曹魏政权境内去收购粮草。
假币终究是假币,时间一长还是能够被人看出来。
但是等看出来的时候,张绣安排的人手早就在有接应的情况下带着收购来的粮草跑路了。
如此一来,新生的曹魏政权社会顿时就出现通货绷胀的现象。
人类的发展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无论古今中外,有一个事实始终都始终存在。
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时,社会面的很多问题都会被掩盖。
可一旦经济出现问题,这些被掩盖的问题就会全部暴露出来。
新生的曹魏政权也逃不过这样的规律。
原本各方面都还算得上是稳定,但在经济恶化的情况下,社会矛盾就开始逐渐出现,乃至变得逐渐尖锐起来。
反观与之对峙的张绣,也就是如今并不承认曹魏政权的汉朝内部却开始了对经济的整顿。
在这一方面,张绣依旧只是提出一个大的方向,具体事宜自有其他人去做。
诸葛亮、贾诩、庞统、徐庶、荀攸、荀彧、郭嘉、法正……
这些人才齐齐上阵,让原本因为新生的曹魏政权已经开始落幕的汉王朝竟是重又焕发了勃勃生机。
不过因为原本的汉王朝已经被曹操终结,而由张绣扶植的汉帝刘协主要依靠的还是蜀中资源,所以尽管定都于长安,但世人皆称之为蜀汉。
当张绣得知此事的时候,再一次感慨起了历史的惯性。
自己可并没有称帝。
但是蜀汉这个名字还是出现了。
无论如何,看着日新月异的汉朝,汉帝刘协突然感觉这样其实并不错。
从前他一直都是傀儡——现在他虽然不是傀儡,可依旧觉得自己并没有存在的必要。
因为就连张绣这个蜀汉政权实际上的统治者张绣都基本不插手各项事务。
看着这一幕的刘协渐渐恍然大悟,原来还可以这样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自己这个皇帝不当也罢。
这已经不是刘协第一次产生这种念头了。
眼看张绣在关中站稳脚跟,又把家小接来以后,刘协便提出也想把伏后接来。
先前说过,凡是刘协提出的任何要求,只要不是做不到的,悉数都能得到满足。
于是伏寿就来了。
伏寿的年纪和张绣的妻妾相仿,对于张绣各富特色的妻妾也是颇为羡慕,于是很快就与之打成一片。
因为上次在许县的惊魂事件,她甚至专门找到小桥,想跟她学一手剑法。
伏寿学的很认真,小桥也教的很用心。
然而事实证明,剑法这玩意终究还是要看天赋的。
想要达到小桥这种程度根本不可能,学了许久的伏寿最终的成果就是连一个普通程度的壮汉都打不赢。
对此她不免有些气馁。
然而刘协却认为这样已经很好了。
至少已经可以称之为手有缚鸡之力了。
“皇后莫要担心,但有凉王在,可保你我无忧。”
伏后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忧心忡忡道:“今既已还于故都,陛下何不亲政?可是凉王他……”
听出了伏后的暗示,刘协苦笑着摇了摇头,“凉王乃忠臣,此事绝无疑问,便是前日皇叔与朕分别南下之时,亦是这般说法。
如今群臣一心,朕若擅加插手,只是添乱。”
刘协说的是实话。
当他发现张绣真的给予了自己充分的自由以后,原本的确是跃跃欲试,打算大显身手,过一过当皇帝的瘾。
然而当他打算这样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手。
之前已经说过,刘协的个人施政能力普普通通,但眼光却是一点都不差。
所以他很快就发现,无论从哪个方面去看,在长安的郭嘉、刘晔、法正、荀攸制定实施的政策都是无懈可击的。
自己若要修改,那真是画蛇添足。
刘协同样也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皇帝。
当发现自己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时候,他顿时明白了张绣为什么会这么清闲。
根本就没有必要!
所以他也看明白了,这样挺好。
于是便把精力复又放到了跟伏后的小日子上。
他原本跟伏后的孩子在许县那场事变中被曹操所害,如今就想再造一个。
可惜的是,由于上次受到的惊吓太甚,让他再起不能。
面对这样的情况,伏后虽然心中郁闷,可自己的丈夫却是当今天子,她亦是无可奈何。
苦闷之余,便将母爱散播到了张绣的一众孩子身上。
倒是在另一方面促进了张、刘两家的关系。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终于彻底完成了对凉州的收复。
陇右屯田、平定西凉、江东归附,这让张绣实际控制的兵力达到了六十万之多。
虽然对比曹魏的八十万大军还有一些差距,但张绣却觉得问题不大。
六十万对八十万,又不是不能打。
如今刘、关、张三兄弟已经重新被他安排去了江东,跟着孙策前往东线。
司马懿已经看出了这番部署,但也只能被牵着鼻子走,在东线看住孙策。
曹昂自守在潼关以后就再也没能离开。
因为他担心自己一旦离开,张绣大军就会卷土重来。
此时他已经知道了夏侯渊的确是被张绣安排在了蜀中养老,可那又能如何?
正如司马懿所说的那样,当张绣攻下长安的那一刻,攻守之势已经逆转。
纵然曹操逆天改命、改朝换代,以魏代汉,也终究只是将双方的决战之期往后推了一推罢了。
从各地传来的消息表明,诸葛亮、贾诩坐镇陇右,荀彧留守益州,鲁肃在荆州,庞统、徐庶管江东,这些人都被张绣给予了无比的倚重。
在各自的区域拥有说一不二的话语权。
这让曹昂在极度震惊的同时也对张绣充满了钦佩。
换作是他的话,绝对不敢这般。
别说是他,恐怕就连曹操这般威望,也不敢这样放权。
事到如今,就连曹昂自己都觉得,洛阳距离被张绣拿下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司马懿被迫去东线与孙策对峙,西线战场只剩下了自己这个太子。
北方的辽东公孙家跟张绣达成协议,随时都有可能南下。
甚至就连鲜卑都开始蠢蠢欲动。
当距离张绣第二次北伐的时间到第三年的时候,潼关的曹昂仰头望天,他绝望了。
“三年之期已到,恭迎枪王!”
在众人的齐声欢呼中,北地枪王张绣缓缓迈步走出。
建安十九年,张绣觉得时机成熟,终于决定发起第三次北伐。
说是北伐,其实并不准确。
因为此时的张绣已经拿下了凉州和关中,这一次他的战线是从西向东推进,称之为东征其实更为合适一些。
但是他的地盘相比于曹魏而言总体来说还是在南部,况且这一次他打算两线作战,要让已经准备充分的孙策同时出手。
孙策那个方向是纯粹的由南向北打,所以称之为北伐倒也能说得过去。
这一次,张绣要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平定天下!
“夫君,为何要让妾身这般说辞?”
就在张绣深思之际,一个柔柔的声音开口了。
说话者正是甄宓,张绣的妻子。
至于先前一起喊出“恭迎枪王”的也不是旁人,而是张绣的一众妻妾。
张绣到底还是有些羞耻心的。
虽然有心玩梗,想要Cosplay战神、龙王等人,但是让一众文臣武将来做这种事情,他还是拉不下来这张脸。
但是让自己的妻妾来上这样一出,那就完全不成问题了。
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没什么不好意思。
果然,当配合着张绣完成这一出模仿秀以后,一众妹子个个觉得颇为新奇。
甄宓更是忍不住直接发问。
张绣闻言看了甄宓一眼,原本坚毅的目光在刹那温柔下来。
自己的穿越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甄宓也是其中之一。
数年过去,张绣跟甄宓的感情亦是愈发深厚起来。
作为自己的枕边人,如今的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