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咱们走着瞧!”
先前已经说过,从汉中到关中一共有四条道。
上一次张绣安排马超走了子午道,赵云兵出斜谷作为疑兵。
这一次,张绣亲自带队,选择了光明正大的走陈仓道。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伏后的事情仅仅只是荀谌最初想要带给他的理由。
随着事态的变化,荀谌给他的惊喜早已经不仅仅是曹贼构陷忠良、戕害皇后这么简单了。
他更是没有想到,向来低调的荀谌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声不响就给他玩了一个大的。
当然这是后话暂时按下不表。
先说陈仓之战。
负责防守陈仓的是曹魏大将郝昭。
对于这个人,张绣还是有些印象的。
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花费了大量篇幅来描写这里。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就是在他这里碰了钉子。
在真正的历史上,诸葛亮第二次北伐跟第一次北伐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次北伐他是真的打算拿下陇右,之后以战养战,经营凉州。
如果不是马谡失了街亭,那么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的曹魏说不定是真有机会让诸葛亮北伐成功。
正如同在这个世界中张绣和诸葛亮已经完成的成就。
但第二次北伐却是战略性的出征,主要则是为了策应东吴。
主要是因为在第一次北伐以后,江东话事人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便命大将周鲂诈降曹休。
结果曹休中计,在石亭被陆逊、朱然围歼,曹休损失了几万人后狼狈逃回皖城。
史称“石亭之战”。
正是曹休的惨败让魏明帝曹叡意识到东吴也是个不容忽视的对手,从而把目标从蜀汉转移到了东吴这边。
除了司马懿和守在淮河的曹休兵团外,还把刚刚击败马谡的张郃调到荆州支援司马懿。
这就是之前说过的家底厚。
完全有实力和东吴和蜀汉同时开打。
孙权搞搞偷袭,放放冷枪的胆子是有的,可要让他想蜀汉政权那样跟曹魏硬刚则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第一时间就向蜀汉发出了支援请求。
主打一个恬不知耻。
诸葛亮倒也是厚道,真的率军走了一遭陈仓道。
如果能够拿下陈仓自然是最好,可如果拿不下来,那就把声势搞大一些。
目的自然就是把魏军主力吸引过来,减轻东吴压力,便于以后两国合作。
这大局意识比起孙权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可偏偏就是守着陈仓的大将郝昭挡住了诸葛亮。
正因如此,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也是无功而返。
虽说是在后来击杀了追来的魏将王双,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连续两次北伐在军事意义上无功而返,也让整个蜀汉政权蒙上了一层阴影。
直到后来听说郝昭病重,诸葛亮这才赶在张郃换防前出兵。
这就是第三次北伐。
倒是有些当年孙策率军打庐江对付陆康的意思了。
不过张绣到底不是诸葛亮。
他是诸葛亮的领导。
如今已经身为凉王的他所拥有的实力也远远大于另一个世界的蜀国——甚至比起原本的蜀国和吴国加起来的实力还要更强。
正因如此,这一战他都不打算亲自动手了。
身为张绣大舅哥……之一的孙策已经等了太久了。
上次北伐,他受限于那个不情不愿的赌,在所有的战役都没有能够出手。
每次他想要出手的时候,典韦就像是盯贼一样的盯着自己。
让他烦不胜烦。
正因如此,他在听到张绣打算再度对曹操用兵的时候,二话不说就把江东给了张绣。
——哪怕他还没有真正的拿下凉州。
对于张绣而言,人家连整个江东都给你了,如今所求只不过想痛痛快快更曹贼打上一场,这又算得了什么?
况且孙策还是自己的大舅哥,自己刚刚出生孩子的舅舅。
所以这一战便在一众将领失望的眼神中由孙策开打。
有一说一,郝昭的确是一个很利害的将领,特别是擅长防守。
否则他也不会在第二次北伐的时候让诸葛亮无功而返。
可惜此一时,彼一时。
这一次,他的对手是孙策。
倒不是说孙策比诸葛亮更强。
主要原因在前边已经提起过。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核心目的是替东吴解围,攻打陈仓算是半真半假。
张绣却不是,他是真的要打下陈仓,既而拿下长安。
孙策,也比诸葛亮富有更强的攻击性。
陈仓之战,异常惨烈。
说起来,其实一开始孙策并没有打算强攻陈仓。
有道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所以孙策在一开始就听从了周瑜的建议,从蜀军中找来了守将郝昭的老乡靳详去劝说郝昭投降。
要知道此时攻守双方的兵力之比已经超过了10:1,守城难度极大,陈仓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张绣听了孙策的话,自然是没意见。
这一战都交给他了,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印象里诸葛亮好像也用过劝降这一招,不过貌似是没能成功……
对此张绣也只能送上衷心的祝福了。
果然,郝昭是个硬骨头。
面对招降,他铁骨铮铮地表示——誓与陈仓城共存亡。
因为有了心理准备,所以张绣倒是并不意外。
孙策则是觉得在张绣面前落了面子,不由勃然大怒。
第645章 陈仓之战
陈仓南依秦岭,北靠陇山,西沿渭水与天水隔河相望,东与歧山相连。
由于地处秦岭山地、关中平原、黄土高原过渡区,地貌由山、塬、川组成。
好好学习的朋友都知道,所谓塬,特指四边陡、顶上平的高地,它是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特有地形地貌。
陈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最著名的莫过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典故。
当然,在另一个世界里,诸葛亮二出祁山也跟这里有关。
如今诸葛亮在凉州屯田,二次北伐的人就变成了张绣。
陈仓同样是成为了一道必须要攻克的难关。
主动请缨的孙策原本想着上兵谋伐,却不曾想陈仓的守将郝昭不识抬举,把孙策派去劝降的人给赶了出来。
他坚定的表示,自己将与陈仓共存亡,如果孙策再派人来招降,那就别怪他不念旧情。
孙策的绰号可是小霸王,哪里受得了这份气。
更何况这一战可是他主动请缨,从这个妹夫手中讨来的主攻机会,如今不知道被多少人盯着呢。
“匹夫无礼太甚!岂欺吾无攻城之具耶?”
一声令下,艰难而残酷的攻城战就此打响。
这一战,负责攻击和防守的双方都使用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武器。
这也使陈仓之战成为了比起去年的街亭之战更加经典的守城战。
陈武架起云梯攻城,郝昭立即点火烧毁云梯。
周瑜指挥战车强攻,郝昭便用投石机击碎战车。
程普又试图挖地道偷袭,郝昭迅速修筑堤坝拦住地道。
最后孙策身先士卒,亲自组织士兵冲锋,终于成功踩塌城墙,然而郝昭马上又修筑起了新的城墙。
一连二十多天过去,陈仓城依旧坚不可摧。
其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孙策九设攻城之机变,郝昭九拒之,孙策之攻械尽,郝昭之守圉有余。
这种情况让孙策越发恼怒。
“主……大王不必担忧,以吾观之,郝昭已是坚持不了多久。“
周瑜习惯性的又要称孙策为主公,忽然反应过来他的主公已经变成了张绣,连忙改口。
说起来,大王虽然听起来比以前更加威风,但反倒是不如主公听起来亲切。
不过周瑜如今也算是想通了,跟着张绣混也没什么不好的。
至少从目前看来,他们这些江东老臣跟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依旧还是追随着孙策。
等到他日天下平定,个个都是功臣。
“公瑾何出此言?”
听到周瑜这么说,孙策不免觉得有些奇怪。
“我等兵力乃是陈仓守军十倍有余,若无支援,陈仓必破!
今凉王出兵神速,曹贼便是得知消息,再想救援也来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