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曹军的追兵肯定会绕开文聘,直扑护送刘协和伏寿的荀谌所部。
但是!
别忘记文聘留在这里是干什么的。
不惜一切代价,阻敌追击。
所谓不惜一切代价,指的是什么在场所有人心中都是一清二楚。
只是原本乖巧听话的邓艾不知为何,这次却是执意要留下来,让荀谌和文聘极为头痛。
就在文聘想着要不要干脆出手把邓艾打晕,让荀谌强行带他离开的时候。
荀谌突然开口道,“士栽既执意如此,那便让他留下吧。”
“先生?”
文聘惊讶地看向荀谌,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
“抛开其他不谈,士载留在此处,确实随谌而去更为有利。”
听到荀谌这么说,文聘沉默了。
邓艾的脸上则是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最终文聘还是妥协了。
一切以大局为重。
等到荀谌离开以后,他深吸一口气,“士载,汝执意留在此处,可是有何阻敌良策?”
第644章 张绣再北伐
建安十六年,许都发生了一件大事。
天子刘协的结发妻子,当今皇后伏寿被查出向其父亲伏完写下密令,意图对付当朝骨肱之臣,为了大汉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的魏王曹操。
昔日衣带诏之事历历在目,这种事情自然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曹操很快做出反击。
伏氏全家皆被下狱,伏寿本人更被打入暴室,剥夺皇后称号。
当然,剥夺皇后的诏书还是以汉帝刘协的名义向天下发布的。
不久之后,被下暴室的伏寿便郁郁而终。
天子刘协因皇后之事心生郁结,身患重病,长时间不再临朝。
一时之间,帝都人心惶惶,满朝文武人人自危。
这件事情对于普通人的影响并不大。
反正这么多年以来,刘协这个汉家天子的存在感是越来越低,有他没他其实影响并不大。
但是对于朝堂众臣而言,这却是一个惊天霹雳。
纸是包不住火的。
帝后同时失踪的事情是瞒不住的。
当负责监视刘协起居的宦官发现刘协消息的时候,吓得魂飞魄散。
本想将此事报告给自己的上级,结果想到值此关键时刻,一旦被曹操得知了消息,自己的结果可想而知。
反正他也是无后之人,索性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上吊自尽。
如此一来,却是便宜了荀谌和文聘,无形中给他们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文聘在带走伏后的时候自然也是顺走了曹丕。
一方面是因为他曾对伏后欲行不轨,事后肯定要交给刘协发落。
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他作为曹操的儿子,而且还是曹操诸多庶子中比较有本事的,说不定起到作用。
哪怕只能起到一点儿作用,也已经足够了。
事实证明,文聘的选择还是正确的。
宦官的死亡,曹丕的失踪,都在最大限度上推迟了曹操得知此事的消息。
当他确定帝后失踪的时候,荀谌已经带着刘协和伏寿渡河了。
等到曹操发现已经被堵死的地道,亲自率兵追出城的时候,却又被早有准备的文聘等人埋伏。
仗着兵力优势强行突破以后,却又被告知许都城大乱,自己在这边的临时府邸闯入贼兵,放起火来。
这可把曹操气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这可是自己的地盘啊!
虽说自己在官渡之战以后已经把政治中心从许都给迁移到了河北的邺城。
但是这里无论如何都是他的发家之地,也是他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军阀走向如今权倾朝野,成为无冕之王的起步地点。
明明是自己的地盘,竟然被人如此针对?
纵然是当初徐州的事情都没让曹操这般生气。
他却不知道,为了能够成功劫走刘协,荀谌这次下了血本。
不惜把多年来隐藏在许都的暗子全部暴露。
因为这一次之后,许都便不配再叫许都。
不过这里毕竟是曹操的大本营。
雄厚的本钱放在这里,骚扰捣乱也终究只是小道。
等到曹操回过神来,便以雷霆之势迅速镇压了一切不服。
比起文聘和邓艾的预料更快。
如果不是邓艾建议文聘搞一波大的,直接分出精兵强攻在许都魏王临时住所的话,混乱结束的只会更快。
但恰恰也正因为这个举动,让曹操得以确认了自己的敌人身份。
“张绣小儿!”
没毛病。
除了张绣之外,如今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人敢这样跟他对着干了。
当然孙策也敢,可他如今也算是张绣的人了。
一想张绣劫走了刘协和伏后的下场,曹操只觉得手脚冰凉,眼前一阵阵发黑。
作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最大受益者,他可是再清楚不过这一招的杀伤力了。
原本想着自己封了魏王,再过个数年就可以行那王霸之事了。
不曾想在这节骨眼上却出了这等事情。
说雪上加霜有些夸张了。
但说一句忙中添乱是绝对不成问题。
“不行,不能再让张绣小儿牵着鼻子走了!”
曹操一方面下令夏侯惇和曹洪亲自领兵去追刘协,另一方面则是悄悄加快了步伐。
但是事发仓猝,就算是他想学王莽,也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
万万没想到,哪怕是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还是被张绣打了个措手不及。
只不过张绣的方法跟他所想的有些不一样。
他以为张绣会利用皇帝来大做文章。
却没想到张绣没给他来虚的。
建安十六年春,张绣自去年北伐之战后,以曹操废伏后为由,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再度誓师北伐。
这一次,他没有再声东击西,而是尽起东、西二川之兵,直扑陈仓。
这个消息就仿佛是明晃晃的一拳直接打在曹操面门之上,让他半晌没能回过神来。
“北伐?他怎么敢?”
去年那场战争结束才多久啊?
满打满算,张绣手中也只有荆、益二州,他哪里来的实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再度发起战争?
他是当真不顾自己治下的百姓死活了吗?
有那么一瞬间,就连曹操都开始怀疑,莫非张绣被接二连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亦或是跟上次北伐一样,这又是张绣在虚晃一枪。
毕竟他刚刚得到了江东之地,说不定就是将自己的注意力吸引到西线,实际上却是在东线开辟第二战场。
然而,当前线消息接二连三传来,顺带着还有陈仓告急的消息时,曹操沉默了。
这张绣,他是真的硬啊!
与此同时,张绣也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曹操废伏后的消息刚一传出,张绣就迫不及待下达了命令。
还得是荀谌啊!
印象中这一幕在原本的历史上就发生过,如今应该算是提前了才对。
无论荀谌是通过什么方法做到了这一点,对于张绣而言都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终于师出有名了!
构陷忠良、戕害皇后,这个理由已经够够的了。
知道历史上的张绣甚至还在具体消息没有传来的时候给加了一点协迫天子。
最终更是直接打出了大名鼎鼎的“清君侧”三个字,可谓是诚意满满。
张绣如此迫不及待,曹操也的确是做出了这种事情,这一次终于不再有人劝他。
此情此景,让张绣不由想起了穿越之前看到的一句话。
成都到西安不过三个小时的路程,可是丞相却走了一辈子。
屯田陇右,平定西凉,三年复都,五年灭曹,荡平天下。
这是诸葛亮在陇右跟张绣分别时提出的策略。
如今再看,诸葛亮说要五年一统,到底还是太保守了。
一方面是诸葛亮没想到孙策竟然会这么干脆,凉州都还没有拿下,就这么干脆利落地投了。
这样一来,平定天下就只剩下了北方的曹操这一个障碍。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诸葛亮不知道,带领他取得胜利的人是一个来自未来的穿越者。
在这个时代,受限于生产力,张绣虽然没有用三个小时从成都走到西安的本事,可是走三个月还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