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769节

  索性直接摆烂:“君若肯相辅则幸甚,不尔,愿垂恩相舍。”

  曹操一听刘协这么说自是更加生气,但他最终也只是死死盯了刘协几眼,恨恨而出。

  此时便有左右告之刘协,曹操这个魏公这次回到许都,就是想要自立为王,不久之后肯定还要篡位。

  刘协一听,只觉自己这个皇帝当的着实是没有意思,悲从心来,与伏后抱头大哭。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伏后便对刘协说道:“妾父伏完尝有杀曹之心,奈何曹贼势大,未能成计。

  如今妾父已故,今当修书一封,密与妾弟伏典图之。”

  刘协一听顿时吓了一跳,“昔董承为事不密,反遭大祸,今恐又泄漏,朕与汝皆休矣!”

  然而伏完却摇头道:“旦夕如坐针毡,似此为人,不如早亡!

  妾看宦官中之忠义可托者,莫如穆顺,当令寄此书。”

  如果是在以前,刘协肯定就同意了。

  但是此时此刻,刘协突然想起了荀谌。

  正想着用个什么借口召见荀谌,却不料刚刚才被伏后称之为忠义可托的宦官穆顺入内,直接呈给刘协一书,声称是荀谌所送。

  刘协连忙拆开,见果真是荀谌亲笔,只是上边只写了一个字:

  等!

  如今的刘协对于荀谌那是百分之百的信任,于是便没有再让伏寿轻举妄动,安安心心等了下来。

  这一等,就等来了张绣大获全胜,在街亭大败曹军,彻底拿下陇右的事情。

  刘协自然是心情大好。

  但紧接着,又等来了曹操真要称王的消息。

  关键时刻,荀谌又是一书送到。

  上边依旧只有一个字:

  让!

  于是便有了如今这一幕。

  刘协深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看向曹操。

  曹操亦是平静地与刘协对视。

  此时此刻,刘协的心中涌起无尽杀机。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都想要大喊一声:

  捉反贼!

  然而他最终还是忍住了。

  自从曹操来到许都以后,看在荀彧和荀攸的面子上,他并没有为难荀谌,但却也不再允许他跟刘协私下见面。

  所以两人至今都没有办法交流。

  直到今天的朝会,刘协才算是第一次见到荀谌。

  不过当他的目光看向荀谌的时候,后者却是一副神游物外的模样。

  刘协深深吸了一口气,便下令钟繇草诏,册立曹操为魏王。

  曹操则是假意上书三辞。

  刘协那个气啊,但还是配合着诏三报不许。

  最终,曹操受命,拜魏王之爵,冕十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用天子车服銮仪,出警入跸,于邺城改魏公府为魏王宫,同时议立世子。

  其实也没什么好议的,曹操的正妻丁夫人膝下无子,长子曹昂其实是妾氏刘夫人所生。

  但由于刘氏早亡,所以从小由丁氏抚养成人。

  哪怕曹昂在北伐战争中输给了张绣,但依旧是毫无争议的嫡长子。

  所以曹操便立丁氏为魏王后,立曹昂为王世子。

  曹操称王,自然是一件大事。

  除了正妻丁氏和嫡长子曹昂之外,他的其他夫人和儿子俱有封赏。

  卞氏第三子曹植字子建,极为聪明,举笔成章,文不加点。

  这一日,他正在踏街,结果却看到数百人不知何故,蜂拥而上。

  曹植心中好奇,命人一问,才知道是南方那边有一首绝妙之诗传了过来,所以才造就了这副万人空巷的盛大景观。

  先前已经说过,曹植原本就是个爱好文学的人,于是二话不说便命人也赶过去。

  曹植虽不是魏王世子,但是要做这种事情却也要比普通人容易许多。

  于是很快便有人将诗誊写一份送到了他的手上。

  曹植阅毕,随即拍案叫绝:

  “好诗,当真是好诗!”

  第一眼看去,只觉得辞采壮伟、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但再回味时,就立刻能够明白此诗明面上是在写菊花,但实际上却暗含隐喻。

  特别是其中蕴含的霸气,更是让曹植也忍不住心生向往。

  哪怕知道写这诗人的人可能是一个反贼。

  “可知此诗是何人所作?”

  曹植急急问道。

  去誊写那诗的人闻言,面色便有些尴尬。

  曹植何等聪明,立刻反应过来:“难道是他?!”

  随即便恍然大悟,“是了……是了……能写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人,再写出此等绝句当真是一点也不令人意外啊,哈哈哈!”

  不过说来奇怪,虽然这篇由张绣为甄宓所写的赋的确是精妙绝伦,但曹植在看过以后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就仿佛这首赋应该是由自己出来才对,这让他有一种生活在张绣阴影中的感觉。

  “只是此诗若被父亲看到……”

  这个世界的曹植作为庶子,和政治的牵扯并不是很深,所以哪怕是看到了张绣的反诗,心态倒也颇为平和。

  甚至还为自己的父亲着想起来。

  当然,这首诗出现在许都的第一时间,就已经被人早早摆到了曹操案头。

  “岂有此理!”

  曹操狠狠一巴掌拍在桌上,“弄枪小儿,安敢如此!”

  曹操的文学水平是很高的。

  正因如此,他在看到张绣这首诗的时候才格外愤怒。

  什么叫“我花开后百花杀?”

  什么叫“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分明就是指着自己的鼻子在骂啊!

  原本因为刚刚封王的好心情瞬间就因为这一首诗消失的无影无踪。

  “吾誓灭之!吾誓灭之!”

  曹操是怒从心头气,恶向胆边生。

  情急之下,甚至于直接传令,要尽起倾国之兵,亲自带兵赴两川与张绣这个混帐一决雌雄。

  眼见曹操已经开始无能狂怒,程昱、钟繇、司马懿等人连忙劝住。

  司马懿更是出班谏道:“大王不可因一时之怒,亲劳车驾远征——臣有一计,不须张弓只箭,便可为大王出一口恶气。”

第633章 孙策归降

  许都。

  当曹操听司马懿说不用出兵就能为他出这一口气的时候,便强压着怒气问道:

  “仲达,计将安出?”

  其实曹操自己也很清楚,在刚刚经历了一场大型战役的失败,如今并不适宜再度跟张绣开战。

  虽然张绣拿下了陇右这件事情对于曹操,乃至他代表的新生魏国都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

  但说句公道话,哪怕是张绣再接再厉拿下凉州,也就是缩小了跟曹操之间的实力差距罢了。

  还是那句话,在这个时代,北方的经济和人口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别说张绣拥有荆、益、凉三州,哪怕是再加上如今孙策的徐州和交州,也才算是勉强拥有了跟自己叫板的实力。

  就算如此,硬实力还是要比曹操差上一筹。

  这次曹操称王虽然有些着急,但是抛开过程不说,就结果而言的确是意义非凡。

  可以说此时的曹操名义虽然不是天子,但实际上已经有了天子之实。

  如果不是张绣这首反诗,曹操是绝不至于如此失态的。

  伤害度不高,侮辱性极强。

  司马懿见曹操已经冷静下来,于是也就徐徐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江东孙策,虽以妹嫁张绣,二人关系甚佳。

  然吾闻其麾下周瑜、张昭、程普等人对此皆有不满,其中尤以孙策之弟孙权为最。”

  “此事昱亦有所耳闻。”

  程昱接口道,“张绣迎娶孙策之妹孙氏时还娶了江东步氏女子,听闻那女子本为孙权所属意。

  张绣横刀夺爱,孙权为此不忿,还被典韦教训了一顿。”

  原本曹操还在为张绣写诗嘲讽自己的事情生气,但他一听程昱说起这事,立刻把头一转,盯着程昱道,“竟有此事?仲德不妨详说。”

  他那兴致勃勃的双眼闪烁着想要吃瓜的光芒。

  不仅仅是他,曹昂、曹丕二人同样也是兴致勃勃盯着程昱,显然是对这种事情很感兴趣。

  没办法,这种事情对于曹家父子的诱惑格外大。

  他们是真的想知道,那步练师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让张绣和孙权二人发生争执,以至于孙权还挨了一顿打。

  程昱无奈,只能把他得到的消息尽可能详实地说了一遍。

  虽然东吴方面极力保密,不愿让孙权挨打的事情传出来。

  张绣这边已经得了便宜,也不至于去大力宣传。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首节 上一节 769/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