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767节

  张绣遂再克上邽、广魏、陇西三郡。

  至此陇右地区尽入张绣之手,关中与凉州的联系被彻底切断。

  张绣再命诸葛亮留守经营陇右,总领汉中、西川、陇西全权事宜,并发动原凉州军阀马家势力和凉州豪族张家反西凉。

  自己亲率大军支援街亭。

  到街亭后,张绣成功实施防守反击战略,大破曹军,斩将数十人,歼敌过万,伤者不计其数。

  至此,街亭保卫战大获全胜。

  此战结束,北伐战役亦是宣告结束。

  张绣成功实现战前预期目标,以战养战,拿下陇右,剑指凉州,同时将自己和曹操的势力范围重新做了一次划分。

  随后双方在陈仓一带对峙数月之久。

  至当年十月,曹昂得曹军增援,数次意图进兵,奈何街亭有蜀军拒守,始终无法前进。

  想要收兵返回,又觉得这一年来未有建树,恐被蜀兵耻笑。

  加之老父亲曹操也还没有自邺城的明确回信,心中难免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有军士送来鸡汤,曹昂看到碗里有鸡肋,不免回想起往事。

  自己意气风发带着众人自邺城前来,原以为靠着数十万曹军战士和一众文臣武将的努力,能够一举挽回颓势,打退张绣,光复陇右。

  却不曾想如今却落到这副左右为难的地步,不免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正在曹昂思忖的时候,夏侯惇入帐,是来询问夜间口号。

  曹昂闻言便随口说道:“鸡肋!鸡肋!”

  夏侯惇倒也没有多想,随即传令众官,都称今日口号为“鸡肋”。

  当消息传到司马懿耳中的时候,他先是面露不甘,但纠结片刻之后还是长长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般说道:

  “终究还是要返回了。”

  此时他的几位兄弟闻言皆是一愣,“兄长,何出此言?”

  毕竟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就算现在这一仗很难打,也还不至于到主动退兵的地步。

  司马懿苦笑着摇了摇头:

  “号令为鸡肋,便知少主已无再战之心也!”

  司马懿对一众兄弟解释完,随即又叮嘱几人道,“只是此事如今尚未明言,汝等只当无事发生便可。”

  等几兄弟应下,他便走出帐外,打算再跟曹丕好好谈谈。

  旁人没有准备不打紧,曹丕还是需要好好准备一番的。

  当然,曹营这么大,聪明人并不只有司马懿一个。

  比如行军主簿杨修。

  在听到夜间口令是“鸡肋”二字,立马也猜到了曹昂的心意。

  杨修的年龄比司马懿还大了四岁,其父乃是太尉杨彪,就是曾经被曹操陷害跟袁术勾结,想要做掉的那朝廷三公。

  当然,如今汉朝的三公已经被曹操废除,重设丞相之职,所以杨彪对于曹操早就没了威胁。

  即便如此,杨修依旧出身于弘农杨氏,乃是世代簪缨之家。

  相比司马懿,此人可以说是颇为恃才傲物了。

  正因如此,一旦猜到了曹昂的心意,再结合如今这段时间的形势,他干脆让随行将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这边的动静很快就被夏侯惇得知,后者闻讯大为惊讶,立刻将杨修请到帐中询问原因。

  杨修跟夏侯惇的关系还是不错,见他言辞客气,也就告诉了他原因:

  “修以今夜号令观之,便知少主不日将退兵归也。”

  夏侯惇见杨修如此笃定,不禁向前倾了倾身子,“愿闻其详。”

  眼见夏侯家元老级人物对自己如此重视,杨修倒也颇为受用,于是侃侃而谈道:

  “夫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今形势,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

  故修料定来日少主必班师回朝,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夏侯惇闻言不禁恍然大悟:“主簿真乃神人也!”

  既然觉得杨修说的有道理,夏侯惇索性也就收拾起行装来。

  不过有件事情他觉得还是要去找曹昂说清楚。

  这几个月双方在陈仓对峙,也并非是一直没有交手。

  双方偶有小规模的冲突,也算是互有胜败,谁都没能占到便宜。

  只是最近有好几个俘虏的蜀军都声称他们在军营里看到了一个神似夏侯渊的人。

  因为这些蜀军并不是被同一批抓来的,再加上他们能够较为详细的描述出那人的外貌特征,所以夏侯惇觉得这个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再加上他内心深处也的确是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弟弟就这么死了。

  曹昂退兵他并没有意见,不过是陇右罢了,让给他就是了,最多再搭上一个凉州。

  只要休养一段时间,以北方的经济实力和曹操的雄才大略,迟早能够重新抢夺回来。

  但是自己的弟弟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特别是当听说可能是夏侯渊的那人虽然没有被折磨,但依旧精神委靡,想来也是归心似箭。

  既然曹昂有意退兵,那么不妨以此为条件,与蜀军交换夏侯渊。

  到时便对外宣称是为了夏侯渊才退兵,也能够稍微挽回一些颜面。

  虽然夏侯惇盲了一只眼,但他心里可亮堂着呢!

  然而他却忽略了一件事情。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他寨中诸将都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返程,自有关系要好的过来打听。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曹军都开始准备行装了。

  此时的司马懿原本想去找曹丕说事,却不料这一晚曹昂心乱,不能稳睡,就跑过来找弟弟。

  司马懿见状也只能继续陪在一旁,就在这时,有人来报说是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

  曹昂和曹丕闻讯皆是大吃一惊。

  曹昂就想加帐召夏侯惇询问原因。

  不曾想此时夏侯惇已经去找过曹昂,得知他在曹丕这里,便直接找了过来。

  曹昂立刻将他召入,当着曹丕和司马懿的面询问事情经过。

  夏侯惇原本就是因为这件事情过来的,所以也就坦言道:“主簿杨德祖先知少主欲归之意。”

  此时司马懿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他立刻进言道,“若少主真有退兵之心倒也罢了,若近日并无离去之意,当斩此人以安军心也!”

  曹昂自然是明白司马懿的心思。

  他思索片刻,最终还是缓缓摇了摇头。

  如果是在以前遇到这种事情,把杨修砍了就砍了。

  可经过上次的细算,如今曹操麾下的良将美才被张绣挖去不少,再加上如今陇西已失,凉州恐怕也保不住了,对于杨修这种人才还是能留就留吧。

  将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司马懿便说道,“少主宅心仁厚,可即便如此,此人亦需要敲打一番。”

  曹丕当即自告奋勇,“那便由某来做这个恶人。”

  曹昂自然是没有意见,随即就把杨修也了进来询问。

  杨修虽然有些意外这里聚集了这般多人,但也没有多想,就把有关鸡肋的说法又对众人说了一遍。

  曹昂和曹丕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特别是曹昂,他是真没想到杨修竟然能从一个词语中看破自己的心思。

  人才,当真是人才!

  说来奇怪,此时曹昂的第一想法竟然是——这个人可不能再被张绣给挖走了!

  这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真是被张绣给挖墙脚挖到怕了。

  此时曹丕已经按照预先说好的剧本演了起来,圆睁双目,一拍桌子道:“大胆,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

  立刻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还要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杨修顿时就被吓到了,没想到自己这种行为竟然会惹来杀身之祸,立刻大声喊冤。

  关键时刻,曹昂出面,阻止了刀斧手。

  “德祖纵然擅作主张,然罪不至死也。”

  杨修当即感激地看向曹昂,却见后者朝他点了点头,随即转向曹丕道,“德祖并无二心,岂可仅因一言杀之?”

  曹丕却反驳道:“兄长,此人所作所为已乱我军心!

  如今军中人人皆在传要退兵,将无再战之心,兵无可战之意!

  不杀此人,如何安定军心也?”

  曹昂眉头一皱,又看向司马懿,“仲达可有良策?”

  司马懿沉吟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如今张绣亲临街亭,诸葛亮固守陇右,我等若要取胜,当真是千难万难。”

  “若是如此,那便等几日再看,如我所料不差,父亲近日应是会有消息送来。”

  众人眼见曹昂坚持,最终也只能同意。

  杨修自是对曹昂感恩戴德。

  况且自鬼门关走了一槽以后,他也是收敛了自己的性情,在未来成为了曹昂的左膀右壁。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曹军大寨中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被张绣所得知。

  那自然是因为那些被俘虏的蜀兵都是他刻意为止,目的就是要让曹军知道夏侯渊就在他这里。

  不曾想还有了这样的意外收获。

  “鸡肋……看来曹昂这小子要退兵了!”

  听到张绣这么说,魏延当即表示不解,“只是一夜间口令罢了,主公为何断定曹昂便要退兵?”

  这是因为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过这一课啊!

  当然这话张绣并不能说,于是便依葫芦画瓢:

首节 上一节 767/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