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夏侯渊手头还有没有能带伏兵的将领都是一个问题。
果然,徐晃一追,诸葛亮便下令魏延和步骘领军跟上。
一方面是担心徐晃有失。
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夏侯渊误认为己方的目标还是他,并没有想到曹纯那个方向。
唯有给予夏侯渊强大的压力,才能让他不敢轻易分兵去接应曹纯。
虽然从时间来计算,此时的夏侯渊再出兵也已经迟了。
但是能多拖一日,张绣那一路的成功概率便要更大一分。
如今的形势已经很明显了。
抛开现在还不明情况的子午道马超那一路兵马不提,祁山道、褒斜道、西羌小道这三路分马是相互独立又互相依存的。
赵云那一路的疑兵最为灵活,随时可以撤退。
但如果祁山道的主力兵败,那么赵云就只能退回。
张绣借道西羌国,本质上就是自己这一路人马的支线。
成功了,锦上添花,失败了,再接再厉,其实影响也不大。
哪怕是真的让夏侯渊和曹纯会合,诸葛亮也有信心把他们再打崩。
先前对张绣那么说,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主公能够重视起来,莫要太过轻敌。
虽然在诸葛亮看来,张绣的成功率高达七、八成以上。
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第618章 夏侯渊:只要曹纯发动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随着诸葛亮一声令下,诸将齐齐杀出。
曹军阵营顿时骚乱起来。
事实摆在眼前,除了夏侯渊这个三军主帅,他们现在是一个能打都没有了。
不是我军太无能,而是敌军太利害了!
在这种情况下,夏侯渊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
他依靠着自己纵横沙场数十年的经验,下令麾下亲兵不惜一切代价拦住徐晃。
纵然徐晃一路连斩数十人,直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但依旧还是让夏侯渊成功脱离了他的追击。
等到夏侯渊来到中军,立刻居中统筹,指挥诸将率领全军有序撤退。
徐晃眼见这般情况,纵然心中再是不满,再是无奈,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鸣金收兵。
当然,为了发泄自己的郁闷心情,少不得要多砍一些曹军的脑袋。
又是一场混战结合,蜀军终于收获了近数十日的第一场胜利。
曹军同样也迎来了一场小败。
因为双方在将领层面的差距过大,致使曹军的损失大都来自于张辽、张郃、徐晃、步骘这些强悍的将领本身。
这一次,诸葛亮没有再冲锋陷阵。
毕竟张绣不在,他需要坐镇指挥。
这样一来,典韦也变得无聊起来,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孙策身上。
那眼神就仿佛后者一旦决定动手,就要化身猛虎,将之一口吞下。
这自然是让孙策哭笑不得。
等到夏侯渊率军撤回寨中以后,夏侯难和夏侯荣立刻凑上前来,告之今日的损失数据。
夏侯渊听到以后便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已经比他预想中的结果要好多了。
“今日战场之上,为何不见张绣?”
听到夏侯渊问话,夏侯荣张口就来:
“那诸葛亮不是说因为父亲不配和他交手……”
说到一半忽然觉得不对,便讪讪停了下来。
只见夏侯渊一脸蛋疼地望着自己,夏侯难则是抬头望天,假装什么都没有听到。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不过毕竟是自己的娃,夏侯渊最终只是狠狠瞪了他两眼,又看向了自己的副将夏侯难。
后者略一沉吟,便说道:
“从诸葛亮今日之表现看,应是没有发现援军之事。
对方既倾巢而出,便是打算要毕其功于一役也。
既是如此,张绣没有出战,也在情理之中。”
夏侯渊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没错。
可是……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他心里总感觉不踏实。
他想了想,还是说道,“汝派出斥候去打探,看附近可有小路能够绕开我军。”
小心无大错,还是谨慎些好。
毕竟对面可是张绣和诸葛亮啊!
“将军莫非担心张绣绕路去截曹将军援军?”
自己的命令都已经这么明显了,所以对于夏侯难猜到自己的企图夏侯渊也并不意外,他点了点头道:“不可不防。”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夏侯渊转头看向夏侯荣,不免有些无语。
心说就算你要学魏公,也得学点好的,学这个是什么意思?
只听夏侯荣继续说道,“别说此地没有小路,便是有了小路,张绣也只能派数千兵马前行。
曹将军言称再有数日便可赶到此处,张绣定然无法阻挡。”
夏侯渊没有再理会自己的儿子,只让夏侯难去探路。
纵然心中各种不服,但是此时的夏侯荣也只能保留意见。
三日之后,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消息传来。
此处的确是有一条小路能够绕开他们,但那条路绝大部分却在西羌国境内。
西羌国虽然只是一弹丸小国,但是道路崎岖,还真是如同夏侯荣所说的那样,只能派遣小股部队前行。
就几日大战的情况来看,就算是诸葛亮真的分兵,最多也不过一万之数。
按说是拿曹纯没有任何办法。
不过夏侯渊在沉思片刻之后,还是安排了夏侯难率军去接应。
没办法,诸葛亮实在太厉害了。
哪怕只有一成的可能性,也得防他一手。
但是派出去的人还不能太多。
如今双方正处于对峙阶段,一旦分出太多兵马,很容易会被对方察觉。
那样一来没有接应到曹纯不说,正面战场极有可能会被击溃。
那可就大势不妙了。
这场战役进行到这个地步,夏侯渊也未尝没有总结。
最终他的分析结果就是己方从一开始就已经失了先机。
在中了张绣的声东击西之策以后,一直处于被动阶段。
结果等到自己率援军赶至,在将领方面的劣势实在太大,哪怕凭借着兵力优势都没有办法挽回。
好在等曹纯赶到,这种情况就能够缓解了。
所以夏侯渊对于曹纯寄予厚望。
在夏侯难带着夏侯渊的期望离开以后,他注意到了夏侯荣忧心忡忡的目光,不由笑了起来。
到底还是太年轻啊!
先前当自己提出对方有可能走小路去拦截己方援军的时候,夏侯荣坚定地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等到如今发现了真的有一条小路可以绕开他们的驻军时,又觉得难以接受,仿佛一下子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此时的夏侯渊觉得自己有必要说点什么了。
无论是处于父亲还是主将的位置。
他略一沉吟,便语重心长地对夏侯荣说道:
“幼权莫要担忧,只消子和发动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听到父亲的安慰,夏侯荣总算是放下心来。
在他看来父亲雄才大略,既然他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应该是没有问题。
然而,仅仅就在夏侯渊派出夏侯难三天以后,一个噩耗就仿佛是长了翅膀一般自东方传来。
“侯爷,曹军援兵便在前方!”
就在张绣和离开西羌国不久,在羌人向导的带领下,他们很快就发现了援军的踪迹。
当然,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发起进攻。
如今敌明我暗,再加上曹纯距离夏侯渊大寨还有不短的一段距离,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张绣决定还是选择一处更加适合阻击的地方做为战场。
毕竟曹纯带来的援军着实不少。
虽说偷袭的确是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只要等到对方回过神来,就意味着双方要刚正面了。
雅丹和越吉明白了张绣的意图,很快就为他选定了适合战斗的地点。
它们分别是一处密林、一座山坳、一条小道。
不错,是三处,而并非一处。
这让张绣在意外之余,也是十分满意。
这些羌人可以啊!
果然,还是要把正确的人放到正确的位置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