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746节

  那就是他跟曹操哪怕争得再凶,也是自家兄弟之间的事情。

  但是羌人掺和进来就不行了。

  哪怕是让这些羌人跟着自己身后打秋风对付曹军,他都不乐意。

  原本只想抱一条大腿,在这个时代舒舒服服躺平的张绣之所以会改变想法,一方面是因为大环境不允许他如此。

  特别是自己老婆这么多,还个个都有着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容貌。

  这种情况下的自己如果不争不抢,没有自保的实力,那么在这乱世简直就是一只赤裸羔羊,只有被人吃干抹净的下场。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不愿意让历史沿着既定的轨迹发展下去。

  司马家的晋朝虽然实现了统一,但却太过短暂。

  在那之后便是将近四百年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分裂的黑暗时代。

  张绣实在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同胞遭受这样的磨难。

  所以他要改变,他要努力,他要奋斗。

  羌本就是五胡之一,哪怕此刻的他们还没有露出獠牙,显得十分乖巧,张绣也不愿意给他们殴打汉军的机会。

  所以你们就当当探路和搞后勤的吧。

  战斗,没你们的事!

  在羌人的帮助下,张绣比起预料之中更早了近十日,就打探到了曹纯的消息。

  大概是因为已经知道了夏侯渊在前线作战失败的消息,所以曹纯的行军虽然还没有达到急行军的速度,但明显要比普通的快速行军还要更猛一些。

  这让张绣不禁暗呼一声“天助我也”!

  曹纯,你完蛋了!

  “父亲,送去邺城的探马在半途遇上曹纯将军斥侯,原是邺城已经安排曹将军出兵邺城,增援凉州。”

  “好!”

  夏侯渊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大喜过望。

  “魏公英明、少主英明!”

  虽然这个让曹纯率军来凉州增援的命令是曹昂下达的,但以夏侯渊对曹操的了解,这件事情明显是达到了曹操的首肯。

  毕竟来援助他的人可是曹纯啊。

  在他们这一辈人中,除去曹操本曹之外,还能打的人就只剩下曹洪、曹仁、曹纯,以及他们夏侯家两兄弟了。

  如今曹仁还在郿县一带跟赵云僵持。

  如果他们这一路人马能够取得胜利,那么赵云根本不足为惧。

  以曹仁的能力,到时候说不定反而能够直接吃掉他也说不定。

  曹洪和夏侯惇如今都在邺城,因为曹操还在休养,所以这两人都不能亲出。

  那么安排曹纯赶来,已经足够说明曹操和曹昂对张绣的重视了。

  夏侯渊有相当的自信,只要自己能够跟曹纯顺利会合,哪怕是己方将领的水平不及张绣大军,他也有信心凭借着兵力跟张绣掰一掰手腕,乃至一雪前耻,反败为胜。

  但他随即便皱起了眉头。

  看着夏侯渊眉头紧锁,忧心忡忡的模样,夏侯荣不由奇道,“父亲因何发愁?”

  按说这不是好事吗?

  夏侯渊沉吟道,“张绣号称乱世不败,诸葛亮更是多智近妖,如今由张绣亲自统兵,又有诸葛亮相辅,他又岂会想不到我有援军?”

  “父亲的意思是……”

  “不可固守待援!”

  夏侯渊越想就越觉得心慌,一方面是觉得就这样等待曹纯过来救援太过被动。

  一方面又担心张绣和诸葛亮会想到邺城还会派出援兵,甚至是已经做出了有针对性的部署。

  此时他的副将夏侯难便开口劝道,“大将军莫急,如今我等据有险阻,那张绣和诸葛亮除非是有通天本领,能自我军背后飞过。

  否则纵然知晓曹将军来援,也是无可奈何。”

  听到夏侯难这么说,夏侯渊稍稍安心了一些。

  但他到底还是不放心,想了想,索性吩咐亲兵为自己挂披。

  “父亲要出战?”

  “不见敌将,终究心中不安。”

  夏侯渊如是说道。

  很快,他便率军出战,点名搠战张绣。

  消息传到张营,诸将不免面面相觑。

  心说这夏侯渊今天莫非是吃错药了,不但主动出击,还想着要跟张绣单挑?

  可问题是,你打得过吗?

  所有人当中唯有诸葛亮心中雪亮。

  如今这夏侯渊恐怕是已经得到了曹纯来援的消息,随即又想到他们这边可能会做出有针对性的安排,所以这才亲自领军出战,想要试探一二。

  怎么说呢?

  已经很不错了。

  可惜他的对手是自己。

  “夏侯渊不过区区一勇夫耳,竟也妄想与主公交手?”

  诸将眼见素来稳重的诸葛亮都能说出这般轻视之言,皆是哈哈大笑起来。

  诸葛亮说得一点也不错。

  如今张绣正忙着呢,根本无暇理会夏侯渊。

  甚至于在他们看来,如果让夏侯渊打扰了张绣的造人大计,那才算是他们这群将领的失职。

  嗯,军师一定也是这么想的。

  果然,就见诸葛亮面露不屑之色,开口问道:“不知哪位将军愿意出马打发了他?”

  注意到诸葛亮的表情,再听到他的用词以后,众人更是哄堂大笑。

  果然,就连军师也觉得夏侯渊已经不配跟主公交手了!

  不过玩归玩,闹归闹,不拿打仗开玩笑。

  对于他们而言,能跟敌军主将交手那可是难得的机会。

  如果发挥得好,搞不好有机会直接斩了夏侯渊,那就太美妙了!

  所以诸将奋勇争先,都想争夺跟夏侯渊交手的机会。

  就连步骘这个小将都不例外。

  看到这一幕的孙策目光既是羡慕又是幽怨。

  同样都是张绣的大舅哥,为什么还要差别对待呢?

  都怪公瑾!

  若不是他多事,此刻趁着张绣继续给自己产出外甥的关键时刻,自己明显就是当仁不让的人选嘛!

  哪里还用得着像现在这样眼馋别人?

  诸葛亮看到这一幕也是颇为满意。

  思忖再三,最终决定让徐晃出马,迎战夏侯渊。

第617章 诸葛亮:小心驶得万年船

  徐晃这个人其实是有点意思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当中,他的武力、智谋、统率、敏捷都是偏中间的那一个。

  张辽有过白狼山大破乌桓和八百破十万,威震逍遥津的战绩。

  乐进在青泥之战中击败过关羽。

  于禁有过在宛城败而不乱,也在襄樊之战被关羽水淹七军,战败投降。

  张郃在街亭之战大破马谡,粉碎了诸葛亮北伐距离胜利最近的一次机会。

  徐晃在襄樊之战派援军击败了关羽,再加上东吴方面的学背刺,迫使关羽败走麦城。

  可以说他们五人每个都是战功赫赫,但是徐晃却有一个其他四将不具备的特性。

  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有点类似于意面,每一次都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徐晃是河东郡杨县人,年轻的时候就做过河东郡的郡吏。

  后来因为随车骑将军杨奉讨伐贼寇有功,被提拔为骑都尉。

  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成为了杨奉麾下的一员武将,渐渐展露出了一些本事。

  都说怀才就像是怀孕,要时间长了以后才能够表现出来。

  这一点在徐晃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初平三年,帝都长安发生了一件大事。

  司徒王允设下连环计,以貂蝉为诱饵,和吕布联手诛杀权臣董卓。

  随后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接受毒士贾诩建议,率兵攻破长安城,杀王允等人,后又自相火并,在长安大肆屠杀。

  史称李、郭之乱。

  此时的杨奉原本是在帮助李傕对抗郭汜。

  但徐晃却敏锐的嗅到了机会,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入洛阳。

  杨奉接受了徐晃建议,背叛李傕,一路护送汉帝刘协前行。

  渡河至安邑时,刘协封赏保驾有功人员,向杨奉献计的徐晃也在这时被封为都亭侯。

  徐晃年纪轻轻就受封列侯,可以起点是很高了。

  建安元年七月,刘协终于在时任河内太守的张杨和兴义将军杨奉等残余朝官的保护之下,回到了洛阳。

  在这个时间段,其实徐晃已经跟张绣见过面了。

  但当时的张绣还不是他所属军队的话事人,在张济军中的地位也就跟徐晃在杨奉军的地位差不多。

  所以两人虽然认识,但也就是点头之交,并无再多交集。

  此后,杨奉因功被拜为车骑将军,驻兵大梁。

  到达洛阳以后,大将军兼司隶校尉韩暹居功自傲、为所欲为。

首节 上一节 746/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