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723节

  颇有点现代买那种R4、R5级别股票的感觉。

  经常投资A股的人都知道,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你怎么就能确定,自己是在低点买入,还能在高点卖出呢?

  这太难了!

  此时的张绣不由飘向了远方。

  有关子午谷奇谋,还真是张绣这个半吊子的历史爱好者认真研究过的课题。

  因为他知道,在历史上的诸葛亮北伐之后,有人不止一次的实践过魏延的想法。

  就在同一时期的三国,曹魏政权的大都督曹真南下伐汉,走的就是子午谷。

  然而一声大雨却直接把栈道冲毁,使得魏军历时一月仍未能走出子午谷。

  结果被迫原路撤回长安——要知道这还是在事前做好了准备工作的。

  后来三国归晋,衣冠南渡后的东晋政权,桓温北伐前秦,先派别军进攻上洛,又派遣司马勋走子午谷。

  结果还没有走出子午谷,就被前秦丞相苻雄率军截住,几乎全军覆没。

  最终导致北伐失败。

  千年之后,初代闯王高迎祥北上进攻长安,走的还是子午谷。

  子午道经多年维护,路途已经好走许多,所以他是这一众人中第一个成功走出子午谷口的将领,历时十五天。

  万万没想到,老高刚一出谷,就被明朝大将孙传庭包围,高迎祥兵败被俘。

  自此老高的外甥李自成就成为了二代闯王,并将这个称号发扬光大。

  导致后世一提起闯王,很多人只知老李,不知老高。

  时间来到近代,1936年,双十二事变爆发。

  当时驻扎在汉中的国民革命军五十一师师长同样是率军走子午谷,前往西安解救光头。

  结果王师长进入子午谷才三天,就因为没找到水源,加上山路太过崎岖,被迫退回汉中。

  要知道这可是已经到了近代,走子午道尚且还是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放在古代执行这个计策的难度有多大。

  想到这里,张绣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转向诸葛亮问道:“孔明既不同意走子午谷,可是要走其他三道?”

  众人闻言也是纷纷向诸葛亮望去。

  显然,既然不走子午谷,就只能从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三条道路择其一了。

  然而诸葛亮却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出祁山!”

  这三个字一说出口,郭嘉和法正首先反应过来,两人不约而同齐齐开口:

  “孔明,汝竟是要取陇右!”

  经郭嘉和法正这么一刊提醒,其他人也反应过来。

  好你个诸葛亮,天天喊着北伐中原,还祭出了出师表这样的大杀器,结果你连自己人都骗?

  嘴上说着要北伐,其实根本没有进攻关中的计划,反而是想要夺取陇右?

  众人心中也只是惊讶。

  但是郭嘉和法正却已经完全明白了。

  因为张绣跟孙策打赌的事情知道的人是极少的。

  两人的赌注就是张绣能够在不依靠东吴的情况下,独自打穿雍凉之地。

  一旦成功,按照两人的约定,东吴就会全面投向张绣。

  郭嘉又想了想,只怕自己当初告诉诸葛亮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为今天的谋划做准备了吧?

  好你个孔明,没想到你这个家伙看着浓眉大眼,竟然也玩了这么一手!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既然战略目标不是关中,显然是诸葛亮的计策更有可操作性。

  如此一来,郭嘉虽然觉得可惜,但依旧还是不再坚持。

  都已经确定北伐的目标是陇右,那么奇袭子午谷已经跟这次的战略意图背道而驰了。

  然而,就在郭嘉这个最初提出计策的人都已经决定放弃的时候,张绣却突然开口,再度让众人大吃一惊。

  “兵分两路,声东击西固然是妙,但既然要追求刺激,为何不贯彻到底?”

第601章 愤怒的曹操

  建安十五年春。

  在经过了一番紧张而又激烈的讨论以后,以张绣为首的荆州、益州集团最终下定决心,誓师北伐。

  至于对手,自然是以曹操、曹昂为代表的北方军阀。

  只是由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又在不久之前刚刚拜为魏公,反倒是占据了大义名分。

  不过张绣也不慌,因为他依旧可以奉衣带诏讨贼。

  这样一来,张绣就比原本的历史上的诸葛亮提前了整整十八年,发动了对曹魏的北伐。

  当然,此刻的曹魏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政权,但是在曹操称魏公以后,魏国已经出现。

  所以称之为曹魏倒也没错。

  顺便一提,《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把诸葛亮北伐总结为六出祁山。

  但事实上,诸葛亮其实只有过五次北伐,其中更是只有两次走的是祁山道。

  但是由于第一次出祁山是五次北伐中蜀汉政权距离胜利最近的一次,久而久之,出祁山就成了北伐的代名词。

  张绣这一次北伐,同样也是走的祁山道。

  然而跟历史上的诸葛亮北伐不同的是,出祁山只是其中一路。

  还是那句老话,行军打仗,行军在前,打仗在后。

  只有真正上过战场的人材清楚,能够带着数万人出发,成功到达指定地点,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将领了。

  举个例子。

  汉朝的某位著名将领,每次打仗都会迷路,久而久之,他就成了飞将军。

  好在如今张绣麾下并没有这样的人才,倒不用怕会迷路。

  这次的北伐,张绣的准备可以说是非常充分。

  谋士方面,诸葛亮、郭嘉、法正三人倾巢而出,就留了一个贾诩管后勤。

  顺便一提,先前贾诩去执行阻止曹操迁移汉中百姓的任务完成的非常顺利。

  主要也是打了一个时间差。

  曹操还没有来得及实施这个计划,贾诩就已经做好了防守工作。

  这样一来,等到曹操准备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是有心无力了。

  贾诩返回以后,原本想着能够让诸葛亮跟先前一样继续镇守大后方,自己则是去混水摸鱼。

  不曾想他刚刚回来就赶上了张绣北伐。

  由于这是第一次北伐,张绣对此格外重视,所以把诸葛亮也给一并拉到前线去了。

  这样一来,徐庶、庞统、荀攸等人又都在荆州,还能够让张绣彻底放心又有能力镇守后方的人就只剩下贾诩了。

  不过有一说一,仅仅只管后勤,对于贾诩而言那根本就不叫事。

  那就是分分钟,洒洒水的事情。

  再加上他也知道初次北伐意义重大,所以也就欣然接下了这个任务。

  北伐军共计八万,兵分三路。

  第一路大军由张绣麾下的武将第一人,他最亲爱的师弟赵云率领。

  带一万人兵马走汉中四道中历史最悠久的褒斜道,进入斜谷,攻眉县。

  按照诸葛亮的原计划,这一路人马其实是疑兵。

  但是张绣却觉得,既然要追求刺激,索性贯彻到底。

  出于后勤供应和其他方面的考虑,这一路军队的人马是没有办法再增加了,所以张绣就在其他方面加以弥补。

  将领方面极为耀眼。

  去岁才在定军山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将黄忠和黄盖再度披挂上阵,陪同赵云,除此之外还有五子良将中的乐进和于禁,谋士则是郭嘉。

  这个阵营可以说是相当可以了。

  如果兵马再多一些,甚至可以直接硬刚曹魏在关中的兵马了。

  所以张绣赵云的命令也很明确,把声势搞的越大越好。

  如果有可能,直接变佯攻为实攻,直接拿下眉县。

  随后的战略部署也可以围绕这一路兵马取得的战果开展。

  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假戏真做。

  以这样的将领阵营,已经足够做到这一点了。

  张绣北伐的声势极为巨大,并没有刻意掩饰,所以动静就很快就被边庭探知,早有探马飞报邺城。

  此时的曹操还因为左慈的事情养病,一切事宜皆由曹昂作主,魏国得到消息便向曹昂上报:

  “边官报称张绣率领大兵三十余万,出屯汉中,令赵云、乐进为前部先锋,郭嘉为谋士,引兵入境。”

  虽然张绣北伐总兵力不过八万多人,但是既然当年赤壁之战曹操都能把二十万兵马对外号称百万,张绣觉得自己这八万人报个二十来万也不算过分吧?

  却不想这玩意越传越越是玄乎,等消息传到邺城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三十余万。

  这倒是让张绣自己也始料未及的结果了。

  曹昂闻讯,不由大吃一惊,立刻询问群臣:“今贼兵犯境,如之奈何?”

  众人闻言也是面面相觑。

  如今的张绣可不仅仅只是当初宛城之战的那个北地枪王了。

  十余年过去以后,如今的张绣不但成为了仅次于曹操的天下第二大势力,更是三败曹操,有着曹操克星的绰号。

  如今渭南之战刚刚结束不久,张绣便率大军前来,不免让群臣有些心惊肉跳。

  曹昂见众人皆是一言不发,不由皱起眉头,正准备开口,忽一人应声而出曰:

  “张绣其人,得贾诩、赵云、诸葛亮等人相辅,鹰视狼顾,素有枭雄之姿。

  又得西川、汉中,欲图我北方数州之意已是昭然若揭。

  今又起兵犯境,已成我心腹大患,今若不能退之,则中原震动。

  是以必命一勇武大将率关西之兵前往破蜀邪!”

首节 上一节 723/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