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676节

  所以黄盖实在是对于黄忠继续攻打定军山不报希望。

  但让黄忠和黄盖万万没想到的是,张绣竟然同意了让他们这老将二人组继续抱团。

  虽说是还给他们安排了法正这个监军,但相比起让他们继续攻打定军山的安排,这个条件简直相当于不存在好吗?

  况且两人皆不是有勇无谋之人,深知有法正相助,对于这场战斗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反正在拿下了天荡山以后,定军山的守军已经有了准备,所以急也不急于这一时。

  两人便屯兵原地,安营扎寨,耐心等候法正到来。

  法正并未让两人久候。

  他这次也算是被张绣提拔重用了,所以心情并不比黄忠和黄盖平静多少。

  法正深知,尽管自己在张绣拿下西川的行动中立了功,但难免会有人给他扣上“背主求荣”的帽子。

  但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只要自己能够跟着张绣搏出一番事业,那么后人只会说自己眼光独到,及时完成了弃暗投明的英明选择。

  所以此战他不但要赢,还要赢得漂漂亮亮,让那些在暗中盯着自己的人无话可说。

  同时也是为了向张绣证明他对自己的信任是有价值的!

  “孝直先生竟来得这般快?”

  黄忠和黄盖都没有想到法正来得这么快,在看到他的时候先是一惊,随即便欣喜起来。

  毕竟法正来得越早,他们就可以越早开始攻略定军山的计划。

  由于三人都是雷厉风行的性格,所以一经碰头,立刻就开始研究起此战的攻略方案。

  “山南有一洼,长达千米之上,可屯万兵,是人俗称‘仰天洼’。

  北麓乃一片广漠沃野,山旁有一桥及一琉璃井,井口呈八角,以薄页细花纹汉砖砌成。”

  早在法正到来之前,黄忠和黄盖就为这一战做了充足的准备,此刻自然是定军山周边地势娓娓道来。

  法正在来的路上就已经做足了功课,黄忠说的这些他其实都知道。

  不过他却并没有打断,而是摆出了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

  直到黄忠将他所知的事情全部说完以后,法正这才补充了几句。

  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法正的词虽然不多,但仅仅就是这几句,却让黄忠和黄盖皆是眼前一亮。

  只因两人都是识货的,法正短短几句话就全部说到了点子上。

  随后法正便建议道,“山路崎岖,难以克敌。

  仰天洼适合伏兵,奈何如今却被敌军所据,窃以为此战若要制,需将敌引至山北。”

  黄忠和黄盖闻言便是一笑:“孝直此言极是!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原来法正到来之前,黄盖就黄忠就已经初步拟定了这样一个大的行动方针。

  如今听到法正也赞同他们的想法,自然是大喜过望。

  法正既到,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黄忠将本部兵马和法正带来的援军引兵屯于定军山口,随即便开始向敌军叫战。

  定军山的守将名为鹿仁,虽是一名不见经之辈,但却极为沉得住气。

  无论黄忠派人如何辱骂,哪怕全家女性都被问候过来,就是坚守不出。

  黄忠到底是岁数大了,比不得对面沉稳,着急之下就想主动进攻,却被法正拦下。

  理由就是山路危险,前途未卜、难以料敌,所以劝黄忠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黄忠虽然性子有些急了,但优点就是听劝。

  所以法正言明厉害以后,黄忠就清楚对方说的有道理,因而继续派人叫战,跟对方陷入了僵持。

  只是定军山比起天荡山还要险峻不说,后勤补及也是不缺。

  再加上守将鹿仁实在坚挺,结果这一对峙,就是十数人。

  这让法正都有些佩服对方的耐性了。

  不过佩服归佩服,法正却是一点都不急。

  既然打定主意要把这一战赢得漂漂亮亮,那么就不能急躁。

  如果连这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都熬不过去,又怎么能够推平整个汉中呢?

  所以法正强烈建议建议黄忠一方面继续让人天天叫战,同时却也分出数股精锐兵马充当斥候,在定军山附近游荡,寻找战机。

  建安十四年。

  接受刘璋投降、攻克成都不久的张绣反客为主,攻入汉中。

  张绣亲自带荆、蜀联军进屯汉中西面的门户阳平关,与盘踞汉中近二十年的张鲁争夺汉中。

  汉中守军在张鲁的鼓舞下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战局遂陷入僵持。

  随后张绣听从郭嘉、法正谋划,命黄忠、黄盖另起一军率军强渡汉水,强攻天荡山,开辟第二战场。

  张鲁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在向曹家父子求助的同时率军固受定军山。

  由于地利优势,明明占据着兵力优势的黄忠所部亦未能取得战果。

  自此,定军山战场也和阳平关一般陷入僵持状态。

  与此同时,张绣的另一路人马也在荆州北部边界被曹仁、曹彰牵制。

  凉州方面,自曹洪丢了潼关,曹昂又被马超击败以后,双方亦是在潼关对峙起来。

  结果就是整个战场都进入了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

  这种情况持续数月。

  直到失踪已久的曹操再一次出现在曹军阵营的时候,局面终于产生了改变。

  “父亲!”

  当看到曹操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曹昂激动的泪流满面。

  虽然他也只是大半年没有见曹操,但这半年对于他来说却仿佛像是永远都不会结束一般。

  我太难了!

  这就是曹昂的真实感受。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只要真正的开始指挥全军的时候,曹昂才算是深入了解了这件事情的难度。

  曹昂觉得自己已经做得不错了。

  跟随曹昂的众人亦是这般认为。

  但就实际结果来看,却是他统率下的军队一败再败。

  先丢了长安,又失了潼关,到最后就连野战都输给了精锐的西凉军。

  巨大的压力让曹昂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好在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曹操终于出现了!

  曹昂在确认了曹操安然无恙以后,便要将兵权交还给他。

  然而却被曹操直接拒绝了。

  “此战便由我儿来指挥!”

  曹操如是说道。

  曹昂正准备询问,不过当看到曹操望向自己那满怀期望的目光时,他顿时就明白了。

  如今天下三分的局势已经越来越明朗了。

  东吴那边的主事者是孙策。

  荆、益二州的主事者是张绣。

  这两人都称得上是年轻有为,正值当打之年。

  可作为他们对手的曹操虽然还算是在壮年,但明显已经跟这两人隔了辈。

  作为曹操的嫡长子,曹昂也是时候该成长起来了。

  明白了曹操的良苦用心以后,曹昂的眼神顿时变得犀利起来。

  “父亲,孩儿明白了!”

  “明白就好——吾且问汝,此战我儿何以应之?”

  曹昂沉吟片刻,并没有先回答曹操的问题,而是忧心忡忡地说起了另一件事:

  “因昂前日作战失利,关中各部闻讯,皆向潼关添兵。

  前日马超又添二万生力兵来助战,乃是羌人部落。”

  一听马超添兵,曹操不禁仰天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

  曹昂顿时吓了一跳。

第575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

  虽然没能亲眼见证,但曹昂可是从程昱那里听说过,曹操在赤壁之战以后,逃亡路上三笑招敌的事情。

  如今曹操再次露出了魔性的笑容,尽管他们人都在己方大本营,想来应该不至于能把敌人给召唤出来,可曹昂难免还是心惊肉跳。

  直到谨慎的四处张望一番,确定安然无恙,这才开口问道:

  “敌军添兵,父亲不忧反喜,却是何故?”

  曹操深深看了曹昂一眼,淡淡说道:“此事汝自去想,若是想不明白,便回邺城留守去罢!”

  曹昂一听这话,顿时又被吓了一跳。

  明明曹操刚刚还说这一战让自己继续指挥,结果一转眼又说出这般无情的话,未免有些无理取闹了。

  可没办法,谁让他是自家老爹呢?

  曹昂自然不想回邺城。

  毕竟那里已经有了荀彧,可以说是稳如泰山。

  自己如今回去,那就等同于是放弃。

  如果现在就放弃,战斗就相当于提前结束了。

  这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看着曹昂冥思苦想的模样,曹操脸上的希望亦是渐渐变成了失望。

  他心中暗道:“吾儿还是历练太少——生子当如张博超、孙伯符也!”

  与此同时,远在汉中的张绣和孙策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首节 上一节 676/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