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刻见到对自己感恩戴德的诸葛玄,张绣甚至产生了一种自己是天命主角的错觉。
“诸葛先生……”
“不敢当此称呼,张将军称我淳平即可。”
这话一说,张绣也就知道了诸葛玄的字。
他也不推辞,点头道,“淳平,我想问你一件事。”
“张将军但说无妨。”
“你家中可有人叫诸葛亮?”
张绣的目光带着三分紧张、三分兴奋、三分期待,就担心诸葛玄说出一个“不”字来。
好在诸葛玄没有让张绣失望。
“将军说的可是孔明?”
“不错,就是他!”
张绣的目光在刹那间兴奋起来,“淳平知道他?”
“孔明乃吾兄君贡次子,吾之从子,自吾兄病逝后,孔明便一直由吾照料。”
诸葛玄说完,有些好奇地望向张绣,“张将军为何知道孔明?”
此时此刻,张绣恨不能仰天长啸一声。
倒不是说他沉不住气。
主要是因为这个时代英才辈出,但真正让他当成偶像的,唯有诸葛亮一人。
都说人无完人,可从诸葛亮的一生事迹来看,他几乎已经是那个最接近“完人”的人物了。
且不提张绣这个现代人,便是历朝历代对诸葛亮的赞美之词都是数不胜数,就连张绣这个理工男随随便便都能念出几句:
千古怨怀汉宫秋,三分天下战不休。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所以当听到诸葛玄居然是诸葛亮的亲叔叔,张绣又怎么能不兴奋,怎么能不开心呢?
他本想趁热打铁,说自己久仰诸葛亮的才学,然后借着诸葛玄对自己好感满满的机会直接把诸葛亮要过来。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妥。
现在的诸葛亮连弱冠的年纪都不到,几乎没有任何名气,自己如果说久仰大名实在是太假了。
另一个方面则是张绣对把诸葛亮拉到自己阵营并没有信心。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表面上看,是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打动。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两人的三观高度契合。
以千年之后的观点来看,诸葛亮的目标是兴复汉室,天下太平。
所以他选择的主公,不光是要有这个实力,同时还要具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德。
如果是汉室宗亲那就更好了。
这样一来直接Pass了当时实力最强的曹贼,其他诸如孙权、刘表、刘璋也都差那么点意思。
此时恰好刘皇叔三顾茅庐,事情就这么顺理成章的成了。
但是现在的张绣却并不具备这些优势。
想到这里,张绣压下心中的兴奋,强行转移了话题,“淳平今后有何打算?还想不想去南昌城?”
眼见张绣问完诸葛亮又把话题扯回到自己身上,诸葛玄虽然心中不解,但也顺着他的话题说道,“吾欲回荆州。”
意思就是不想当这个豫章太守了。
张绣也觉得这是个正确的选择,朱皓名正言顺,又占了先手,实在没有必要再死磕这个豫章太守了。
不过回荆州就不必了。
诸葛玄能被刘表推荐为豫章太守,想必业务水平是过硬的——刘表不是袁术,这方面还是很可靠的。
况且连诸葛亮都是被他一手带大,能教导出那样的千古名相,他的水平怎么想也不可能低。
与其让他跟着刘表蹉跎人生,倒不如跟着自己去建设南阳。
他把自己的意思告诉了诸葛玄,后者却陷入了沉默。
张绣鉴貌辨色,开口问道:“淳平可是有难言之隐?”
按说以诸葛玄目前对自己的感情,不应该是这样的反应才对。
听到张绣的话,诸葛玄只觉得“难言之隐”这四个字简直是太贴合他的心境了。
虽然这次他没能成为豫章太守,但说一句刘表对他有知遇之恩,还是没有问题的。
况且之前徐州战乱的时候也是刘表收留了他和诸葛亮兄弟姊妹。
如果他弃刘表而投张绣,总觉得有些忘恩负义。
可张绣偏偏又是他的救命恩人。
如今这位救命恩人拿出礼贤下士的姿态,自己再拒绝简直是不知好歹。
这简直是让他左右为难。
诸葛玄是个老实人,思来想去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最终只能说道,“张将军可否让玄再考虑考虑?”
“没问题!”
张绣表现的很洒脱,“你正好趁这段时间好好养伤。”
第76章 整了一个大活
离开诸葛玄的房间,张绣长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把诸葛亮的事情糊弄过去了。
让诸葛玄加盟自己的团队,也是他突然想到的主意。
在他的印象里,刘备三顾茅庐那个阶段,并没有提到诸葛亮有这样一位叔父。
这让张绣怀疑诸葛玄很有可能就是死在了西城的这场战斗中。
也就是说,自己大概率又在无意中改变了历史。
不过那已经不重要了。
对于这个把自己抚养成人的叔父,诸葛亮肯定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只要能把他拉到自己阵营,再表现出一些吸引诸葛亮的气质,就能慢慢把诸葛亮哄过来。
除了诸葛玄,张绣也没有忘记白仲。
如果没有这位神箭手,诸葛玄肯定撑不到他赶来的一刻。
跟诸葛玄相比,收编白仲的过程就顺利多了。
因为张绣原本就是建忠将军、南阳太守,这次又是奉了刘表的命令来帮诸葛玄,白仲作为护送诸葛玄上任的军中校尉,在这种情况下理所当然要服从他的领导。
于是张绣在见过他的能力以后,直接就让他担任了自己的斥候卫队队长。
白仲对张绣的礼遇受宠若惊,稍一犹豫便答应下来。
他也清楚,从自己答应的那一刻起,身份也就发生转变。
不过只看张绣千里迢迢来救诸葛玄这一点,张绣就是一位值得追随的主公。
更不用说张绣其他方面的能力亦是非常优秀。
接下来的几天,张绣一边等着诸葛玄和白仲养伤,一边做诸葛玄的思想工作。
在他的努力下,诸葛玄总算是吞吞吐吐把自己的心事说了出来。
张绣不禁莞尔。
一方面是觉得诸葛玄真的老实,另一方面则是觉得他的顾虑毫无必要。
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太简单了,自己出面,直接跟刘表把诸葛玄这个人要过来不就得了?
如果是之前在南阳的时候,刘表或许不会答应。
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他已经在扬州打开局面,还牢牢把南阳控制在自己手中,就是刘表也不愿意贸然跟自己撕破脸皮。
况且自己这次还专程从丹阳跑到豫章,卖给他的面子可不小。
怎么想刘表都不会拒绝。
正当他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诸葛玄的时候,面色古怪的甘宁领着一个人找到了他。
那人见到张绣,当即恭恭敬敬把一封信递给了张绣。
“张将军,我家主公让我把这封信带给你,希望你能出手相助。”
张绣没有接信,反问道:“你家主公是谁?”
“我家主公便是扬州刺史、扬州牧、振武将……”
不等这人把这一长串头衔念完,张绣就惊讶地打断了他:
“刘繇,他给我写信?”
总算知道甘宁为什么会露出那种表情。
刘繇能派人把信送到西城,肯定是知道了自己救下诸葛玄的事情。
正因如此,现在的他跟刘繇的立场其实是对立的。
既然如此,他还来向自己求助?
难道说又出现了什么情况?
带着一肚子疑惑,张绣接过刘繇写给自己的这封信仔细看了起来。
这一看才知道,好嘛,刘繇又给整了一个大活。
朱皓死了!
没错,就是名将朱儁之子,刚刚联合刘繇打败诸葛玄,还差点让诸葛玄死在西城的豫章太守朱皓,死了!
更让张绣无语的是,朱皓居然是被刘繇的手下笮融给杀害的。
话说诸葛玄退守西城,刘繇就派出笮融去协助朱皓。
朱皓就个正直君子,素来以诚待人、以德服人。
便是没什么交情的人来投奔,他也会热情迎接,更不必说笮融还是协助朱皓驱赶了诸葛玄的刘繇派来专程协助他的。
所以朱皓对笮融推心置腹,还将他奉为贵宾,并摆下盛大的酒席招待笮融及其部属。
万万没想到,笮融这王八蛋却对朱皓起了邪念。
他在一次酒宴时,藉以敬酒的时候斩杀朱皓,自封豫章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