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别说是有内应帮忙,就算是没有内应,强攻都能把益州给打下来!
至于隶属东吴的黄盖为什么会跟着他们一起入蜀,倒是纯属巧合了。
赤壁一战,黄盖身为东吴老将却身先士卒,不巧却中了于禁这个老六的暗箭,直接落入水中。
好在黄盖的水性不是一般的好,大冬天身披重甲落入滚滚长江,竟然还能侥幸活下。
随后又被张绣的新晋大舅哥步骘和文聘给救下。
按照正常情况来讲,黄盖是应该还给东吴的。
不过当时战局混乱,军医又不认识黄盖,只知道这人是被步骘和文聘救下,下意识就把他当成了张绣这边的将领。
因为伤势严重,所以理所当然将他送回荆州救治。
在这期间黄盖也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等到他清醒过来,发现自己身处荆州,又得知了赤壁之战已经结束,倒是也不着急回去了。
反正回去也没仗可打,倒不如在这边继续养伤。
其实就是想蹭一蹭张绣这边更加优越的医疗环境和比江东更好的伙食。
好不容易等到身体彻底恢复,他便想向张绣辞行,同时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不料却被步骘告知张绣要入川作战了。
正好彼时荆州也有一批将士要跟随张绣一起入川,黄盖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跟着张绣一起去打仗!
反正如今双方算是友军,自己帮助友军作战也是非常合理的。
有一说一,如果黄盖手底下还有兵,那他肯定不能这么做。
但如今他独自一人,算是孑然一身,自然是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
不过这种事情步骘自然不能自己作主,就将黄盖打算跟着张绣一同出征的事情告诉了徐庶。
徐庶一听当即乐了。
自家主公还处心积虑想着从其他势力那里挖人呢,如今有人主动送上门,那不是求之不得?
徐庶可没有忘记,对于人材张绣的处置原则向来只有一个。
那就是应收尽收!
所以他二话不说就是一拍大腿,准了!
不但允许,而且还是热烈欢迎。
直接参照黄盖在东吴那边的官职,让他带三千人去找张绣。
突出一个信任!
黄盖十分感动,然后就踏上了入川之旅。
不过等他找到张绣的时候,张绣已经在汉中揍完张鲁回来了。
这不免让他大为懊恼,终究还是错过了一场战斗啊!
他也只能安慰自己,益州面积广袤,仗少不了他打!
对于黄盖能够主动申请跟自己入川这件事情,张绣自然也是非常高兴。
孙伯符你看好了,这可不是我主动去挖你墙脚的。
这是你家黄盖自己送上门的!
对于这种事情,张绣的原则向来都是不主动、不拒绝、但负责!
为了不让黄盖感觉到孤单,张绣甚至特意把黄忠给调了过来。
两人都算是老将,又同样都姓黄,肯定有共同语言。
事实证明还真是如此。
黄盖和黄忠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另一方面,在张绣的情报部队帮助下,法正没过多久就见到了张绣。
当第一眼看到张绣的时候,法正顿时心中一凛。
这、这正是我要找的主公啊!
他正准备口呼主公,纳头便拜。
不料有人比他更快。
但见一道人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如破竹冲到张绣面前,纳头便拜。
法正顿时被吓到了。
此人是谁,为何速度如此之快?
“师兄!”
哈,原来是赵子龙将军。
法正顿时就理解了。
也只有能在汝南杀个七进七出的英雄人物才有这般惊人的速度。
只不过他跟主公的关系也未免有些太好了吧?
那眼泪就跟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啊!
张绣看到泪流满面的赵云时,也被吓了一跳。
“子龙,你我不过半年未见,不至于这般吧?”
“师兄,云未能说动大师兄,有付所托,请师兄责罚!”
“嗨!”
张绣一听是这件事情,顿时反应过来。
事情的经过他已经从前期送来的情报中搞清楚了。
可以说张任这种态度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在另一个世界里,刘备和刘璋翻脸以后,刘璋就派遣张任、刘璝、泠苞、邓贤这西川四将领兵抵御刘备。
然而他们却不敌刘备大军,一一都被击败,退往绵竹。
见此情形,刘璋任命李严为护军,统一指挥张任等人据守绵竹的各路军队。
没想到李严这货却主动投降了刘备,导致绵竹失陷。
张任等人只能再退,与刘璋之子刘循共守雒城。
后来刘备进军包围雒城,张任领兵出城,大战于雁桥,战败被俘。
刘备欣赏张任的忠勇,想劝降张任,但被厉声拒绝。
最终刘备不得不杀掉张任,并为他的忠义叹息。
像这样宁死不屈的人物,又怎么会在两军还没有开打之前就跳反?
所以这是情理之中。
至于意料之外,自然是因为这个世界的张任可是张绣和赵云的师兄。
张绣原本还觉得有他最疼爱的小师弟出马,能够说服张任。
如今看来的确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话说回来,有了吴氏兄弟帮助,谋取西川的难度已经从普通难度降到了简单难度。
如果连张任也跳反了,那就直接成新手难度,毫无挑战了。
“子龙不必如此,大师兄性格你我皆是再清楚不过,你又何必如此?
况且即便师兄不愿相助,有吴氏兄弟,子乔、子度、孝直相助,我取西川已是易如反掌。”
张绣一边安慰赵云,一边看向法正,微笑着开口道:“孝直先生,我没有说错吧?”
法正见张绣向自己询问,终于找到机会纳头便拜:
“主公所言极是,正亦是此意。”
张绣知道法正已经跳反了,却没想到他竟然这么直接。
正准备开口,不想郭嘉却上前一步问道:
“孝直先生请起,汝乃刘益州麾下谋士,怎称我主为主公?”
法正看了郭嘉一言,认真地说道:“自正与孔明先生相识后,得知宣威侯雄才大略,乃是当世明公。
是以正与吾友子乔、子度早已下定决心,弃暗投明,为宣威侯效力!”
郭嘉还准备再说两句,却被张绣阻止。
他知道郭嘉还有所怀疑。
毕竟这未免也有些太顺了。
这还没干什么呢,对方阵营就已经有人跳反了。
虽然这也有前期赵云和诸葛亮等人的功劳,但出于常理,还是要考较一番才能放心。
然而作为穿越者的张绣却很清楚,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在另一个世界里,法正深得刘备信任,为其平定汉中立下了不可忽视的功劳。
甚至于有一种说法是,假如法正不死,刘备都不会在夷陵之战失败。
理由就是诸葛亮曾经说过,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诸葛亮的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就是刘备听法正的话,或者说法正能够让刘备听从自己的意见。
第二是有法正在刘备身边,刘备不会惨败。
这也说明法正能够给刘备出谋划策,能够引导刘备打胜仗,即使打不赢,也不至于遭到如此大败。
当然这话多少有些马后炮的意思。
谁知道法正真的活着,刘备会不会听他的话?
但是从这句话却可以看出,法正之于刘备,的确有那郭嘉之于曹操的意思。
他能劝得动刘备。
作为一个穿越者,张绣认定法正想要投靠自己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哪怕抛开穿越者的身份,也可以得出同样的判断。
法正可是名士法真之孙。
法真是谁?
东汉时期名学者,他对于诸子百家经典以及谶纬之学都颇有造诣,以清高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