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61节

  但现在机会来了,他立刻就委婉的提示张绣实在没有必要为了刘表去蹚浑水。

  张绣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

  不过他这次来豫章原本就不是为了刘表。

  他为的是诸葛玄这个人。

  西城么……

  在豫章郡的地图上找到这个地方,张绣深深吸了一口气,迎着众人惊讶的目光说道:

  “去,为什么不去?

  来都来了,总不能白跑一趟……

  咱们干脆就去西城见一见这位诸葛玄,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

  虽然不理解张绣为什么这么执着,但既然他已经决定了,众人自然是没有二话,跟着张绣继续南行。

  张绣也没有因为诸葛玄被赶走就下令军队降低速度,而是继续保持着之前快速行军的惯性绕开南昌,直奔西城。

  就连张绣自己都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会给他今后的事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

  ……

  ……

  西城。

  诸葛玄正站在城头怔怔望着城内居民发呆。

  年近不惑的他原本是高高兴兴来豫章上任,要成为一方父母官的。

  可事情怎么就发展到了今天这种地步呢?

  想到这里,他不由潸然泪下。

  “玄愧对先祖,愧对兄长啊!”

  诸葛氏本是徐州琅琊郡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汉元帝时期任司隶校尉、光禄大夫。

  此人刚正不阿,对贪官污吏和阿谀奉承的小人恨之入骨。

  后因弹劾权臣,触怒了汉元帝,因此被降为城门校尉。

  不久之后更是被免官,贬为庶人,最终老死家中。

  在诸葛丰之后,诸葛家族在两汉政坛上默默无闻了两百余年。

  直到东汉末年,诸葛家族才又出了一个入仕之人。

  这个人就是诸葛玄的哥哥诸葛珪。

  他时任兖州泰山郡丞,专司辅佐郡守。

  这让蛰伏了两百多年的没落家族终于看到了重新崛起的希望。

  然而就在八年之前,诸葛珪因病去世,英年早逝。

  那时他三个儿子中最大的十五岁,最小的还不到三岁。

  父亲的死亡,意味着家中顶梁柱的崩折。

  在这种情况下,十五岁的长子只能承担起奉养继母的义务。

  诸葛珪另外两个儿子以及尚未出嫁的两个女儿则是全部转由诸葛玄这个弟弟来抚养。

  恰逢曹操因为父亲曹嵩和弟弟曹德被徐州牧陶谦所杀,为此再征徐州,所过多所残戮,搞得徐州兵荒马乱,十室九空。

  诸葛玄原本就跟刘表有交情,为避战乱,就带着哥哥诸葛珪的孩子们去了荆州。

  这次豫章太守周术病亡,刘表立刻就推荐了诸葛玄接替,可以说对他很好了。

  这也让诸葛玄重新振奋起来。

  大哥还只是郡丞,自己却直接成了太守。

  果然诸葛家族还是要在他们这一辈振兴了吗?

  然而他还没有高兴多久就得到消息,朝廷听闻周术过世,任命朱皓代替诸葛玄为豫章太守。

  这个消息犹如一盆凉水,把诸葛玄满腔的雄心壮志全部浇灭。

  然而还没等他对这件事做出反应,刘表却再一次找到了诸葛玄。

  刘表告诉他,皇帝受到了奸佞曹操蒙蔽,所以这个命令作不得数。

  只要赶在朱皓上任之前到达豫章,造成既定事实,那么豫章太守还是他诸葛玄!

  尽管觉得刘表这个理由颇为牵强,但是看到刘表专程派人护送他上任,又想到自己背负着家族传承的希望,再加上对曹操的痛恨,诸葛玄还是默认了刘表给出理由。

  但诸葛玄和刘表都没有想到,朱皓居然主动邀请刘繇出兵了。

第72章 西城乱

  朱皓主动请刘繇相助是个意外。

  刘繇会答应朱皓更是令刘表和诸葛玄始料未及。

  结果就是诸葛玄被朱皓迎头痛击,被迫退守西城。

  此时纵使再不愿,诸葛玄也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豫章太守极有可能和他无缘了。

  向刘表求援,继续跟刘繇和朱皓对着干?

  之前朱皓没有到任,他还可以自欺欺人。

  可现在这样做,跟直接造反有什么区别?

  诸葛氏心向大汉,做不出这种事情。

  似乎也只有返回荆州这一条路可走了。

  正思忖间,忽然一个壮汉飞快地跑上城头,待看到诸葛玄便径直朝他奔了过来。

  诸葛玄认出这壮汉是这次护送他来豫章上任的士卒,看到他面色焦急,不禁心中一惊。

  莫非是出事了?

  果然,这壮汉跑到诸葛玄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太守,不好了,城中居民叛了!”

  “什么?”

  诸葛玄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顿时就惊呆了。

  他想过刘繇或是朱皓会在稳定南昌城的局势以后追到西城,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在西城都还没有站稳脚跟,治下的城民居然先反了?

  “可是有士卒在进城之后胡作非为?”

  诸葛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

  否则好好的顺民怎么就反了呢?

  来报信那人摇了摇头道,“是城中居民得知朱皓已入南昌城安辑居民,又听闻太守新败,便起了异心。”

  诸葛玄闻言悚然惊心。

  一旦被朱皓和刘繇得到西城居民叛乱的消息,他们绝不会放过这样机会。

  “告诉白校尉,我们走!”

  诸葛玄当机立断,立刻决定退出西城。

  即使他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但依旧还是迟了。

  当一众将士护着他来到城门时,愕然发现这里已经被人挡住。

  刘表派来护送诸葛玄的卫队队长名叫白仲,他视力极佳,哪怕是在晚上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在这个时代,军中大部分人都有夜盲症。

  一到晚上就会视线模糊,甚至完全看不见东西。

  白仲本是斥侯,再加上一手好箭术,所以这次被刘表特意选出来护送诸葛玄。

  他眺望几眼,便对诸葛玄说道,“人数不少,太守,我等可要绕行?”

  诸葛玄心知肚明,这些人护送自己上任没问题,可真要让他们为了自己去跟敌人拼命,恐怕只有白仲等寥寥数人才能做到。

  “去东门,我们冲出去!”

  此城虽名为西城,但正门却在东面,是最适合离开的路线。

  白仲自是没有异议,立刻调转马头,护送着诸葛玄向东门而去。

  谁知他们刚走了一段路,就听到人群中有声音叫道:“诸葛玄往城东跑了,大家快抓住他送给南昌刘使君领赏!”

  诸葛玄和白仲听到这个声音骤然变色。

  白仲更是反应神速,循着声音的方向抬手就是一箭。

  刚刚喊话那人应声而倒。

  然而已经迟了。

  这句话仿佛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粒石子,特别是“领赏”两个字,更是一下子打破了城中的平静。

  原本还保持着平静的围观群众一下子就朝他们这个方向强势插入过来。

  “快走!凡挡路者,格杀勿论!”

  白仲和众人立刻护着诸葛玄向城东门狂奔,一路上有不少人冲到他们面前,都被白仲远远用箭射中或是被其他人拿刀劈倒。

  “不怕死的尽管来!”

  白仲弯弓搭箭,连珠箭出,在射翻三人后厉声喝道。

  十数具尸体顿时让原本热血上冲的西城居民恢复冷静,看着凶神恶煞的白仲如同潮水一般散开。

  白仲当即抓住这个机会,加快速度朝东门冲去。

  诸葛玄回头望去,发现这些人并立刻散开,而是远远缀在后边,眉头越皱越紧。

  单是城中居民就已经让他们捉襟见肘,如果再加上西城守军,恐怕自己今天就要折在这里了。

  想到这里他便低声对白仲说道,“白校尉,若待会事不可为,你等不必管我,自行离去便是。”

  “万万不可!”

  白仲摇头道,“我受使君之命护送太守上任,岂有自行逃命之理?”

  诸葛玄摇了摇头,苦笑道:“朱皓方乃朝廷任命的豫章太守……他今得刘繇相助,已在南昌站稳脚跟,我已再无希望。”

  “便是如此,我也要护得先生周全!”

  “他们要找的只是我,你们不必为了我白白送命。”

  “先生不必多说,除非我死,否则仲必不会让你落入刘繇之手!”

  看着白仲坚定的眼神,诸葛玄便知道自己再劝也没有用,只能紧紧握住手中的马缰,暗暗祈祷上苍能让他逃出生天。

首节 上一节 61/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