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60节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童渊是什么人?

  单以枪法而论,已经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地步。

  当初张绣学艺的时候,没少跟师兄张任,师弟赵云一起挑战自家师傅。

  可结果往往就跟李杀神、王诛魔、刘斩仙对上赵日天一样。

  当然,三兄弟失败之后一直在努力。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最终痛定思痛,想出了这个反败为胜的法子。

  由两个人制造机会,另外一个人施展杀着。

  终于,在成千上百次的交手过程中,大师兄张任在两位师弟的帮助下,靠着回马枪羸了童渊半招。

  自此他正式出师,跑到蜀地去了。

  又过数年,张绣自觉再呆在山上也没有进步,干脆辞别师傅和师弟,下山投奔叔父张济去了。

  谁知没过多久叔父身死,只余俏丽的婶娘与自己相伴。

  如今回想起这一切,张绣只觉恍若隔世。

  这些往事说起来虽久,但在张绣脑海中却也是一晃而过。

  眼见孙策佯败逃去,张绣收拢心思,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

  一边跑一边放声高呼:“哪里逃!”

  听着身后张绣的声音,诈输的孙策心头一喜,“中吾计也!”

  他有意放慢速度,暗暗计算和调整着两人之间的距离。

  等到时机成熟,突然调转马头,全力一刺。

  这一枪乃是孙策精心准备许久,专门为了今天练成的。

  可以说是他出道以来最强的一枪!

  单单是这气势,竟似要把张绣戳个对穿!

  “哎呦!”

  看到这一幕的太史慈忍不住叫出身来。

  一是担心张绣,二是从这一枪看出了自己跟孙策的差距。

  他自忖换成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接不下这一枪的。

  轻则身受重伤、卧床不起,重则当场丧命、魂归九泉。

  不单单是他,自甘宁、王虎以下,一众南阳将士皆是暗暗捏紧双关,暗暗祈祷张绣能够安然无恙。

  只是孙策这一枪实在太过耀眼,这让原本对张绣充满信心的他们也不免有了动摇。

  反观孙策一方,周瑜、张昭等人皆是喜上眉梢。

  尤其是周瑜。

  被张绣压制了这么久,总算是能够扬眉吐气一回了!

  就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张绣大喝一声:

  “雕虫小技,竟敢班门弄斧?”

  话音未落,他便一枪刺出。

  这一枪后发先至,居然比孙策更快。

  孙策目光骤然一缩,心知是自己的打算被张绣看穿。

  但他依旧有着十足的信心。

  这是自己最强的一枪,张绣不可能接得下!

  然而下一刻,他的信心就被张绣粉碎了。

  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只听一声脆响,张绣的虎头金枪枪尖竟然直接跟孙策的枪尖狠狠撞在一起。

  孙策只觉一股沛然巨力沿着枪身传递过来,他心中大惊,正要用力,忽然觉得手上一松。

  跟着眼前就是一道白光闪过。

  孙策暗道不妙,百忙中一个后仰避了过去。

  原来是长枪受不住力,枪头竟被张绣硬生生给折了断,险险擦着孙策的面庞飞了出去。

  手中只余一根长棍的孙策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张绣的虎头金枪已经抵在他喉头。

  张绣也不说话,就保持着这个姿势淡淡地望着孙策。

  拉风的造型和不俗的外貌让他的逼格在这一刹那瞬间拉满。

  场中一片寂静。

  这一下兔起鹘落,转折实在太快。

  少顷,还是太史慈先反应过来,兴奋地振臂高呼:“主公胜了!”

  有了他带头,南阳将士纷纷欢呼起来:

  “主公胜了!”

  就连那只鹦鹉也叫道:“胜了!胜了!”

  直到这时,孙策一方才意识到,他们的江东小霸王最终还是不敌北地枪王,败了。

  张绣见胜负已分,便收回了虎头金枪。

  孙策低头沉思片刻,抬起头来问道,“为何你能做到?”

  他问得颇为朦胧,但张绣却明白他的意思。

  “因为这一招我已经用过无数次了”,在孙策惊讶的目光中,张绣缓缓地陈述着事实,“每次都被我师傅像刚才那样接住。”

  说完这句话,张绣长长叹了一口气,拨马便走。

  他相信孙策的人品,既然输了,肯定会履行承诺。

  孙策又思索片刻,眼见张绣就要回到自家军阵,忍不住叫道:“敢问令师是……”

  “家师童渊,人称蓬莱枪神散人!”

  “原来如此,怪不得……”

  孙策恍然大悟,难怪张绣这么厉害,原来他竟是枪神童渊的徒弟!

  自己败得不冤!

  想到这里,原本因为败给张绣郁闷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

  不但如此,他还反过来安慰起周瑜等人。

  败给枪神的徒弟,吾虽败尤荣!

第71章 豫章……咱们还去吗?

  正如张绣猜测的那样,孙策是个真英雄。

  在跟张绣打完这一场以后,只在泾县象征性地留下几百兵马,就立刻领着众人直奔吴郡而去。

  没了人拦路,张绣自然也是率领众人快马加鞭往豫章郡赶去。

  但让张绣始料不及的是,他们还没走到一半,就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

  刘表推荐的豫章太守诸葛玄已经被朝廷新任命的豫章朱皓击败,退居到了西城。

  张绣:?_?

  玩我呢是吧?

  尽管在出发前已经想到了自己此行可能并不会很顺利,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还没到呢,诸葛玄就被朱皓打败了。

  朱皓……有这么厉害吗?

  还是说这一对真是虎父无犬子?

  不过很快更详细的消息就传了过来,张绣也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朱皓固然是不简单,但这次诸葛玄之所以铩羽而归,主要原因竟然是因为几乎要被人遗忘的扬州刺史刘繇。

  先前刘繇接二连三被孙策打败,逃到了豫章。

  但他毕竟是名正言顺的扬州刺史。

  甚至在跟孙策交战之前,他已经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

  所以到了豫章的他,顺理成章接手了原豫章太守周术的一切。

  原本这倒也没什么。

  但关键就是朱皓。

  他在明知刘繇被孙策打败,来豫章投刘表的前提下,依旧选择了向刘繇求援,请求他出兵,共击诸葛玄。

  按说刘繇跟刘表同为皇室宗亲,这次又是奔着刘表而来,正常来看他怎么都应该跟刘表站在同一边才是。

  但朱皓就偏偏去向他求援了。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刘繇居然还真的同意了!

  无论过程如何令人不解,但刘繇终归是跟朱皓形成了统一战线。

  诸葛玄虽然有刘表的人护送上任,但对上刘繇和朱皓联手自然不够看,双方打过几仗以后就被逼无奈退守到了西城。

  朱皓则是顺利入驻豫章郡治南昌城。

  这个结果让关注着这件事情的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不过张绣回过头来细想,其实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刘繇素有不畏权贵之名。

  虽然他跟刘表关系很好,又同为宗室大臣,但既然朝廷光明正大授予了朱皓豫章太守的职务,那他就会全力支持。

  哪怕诸葛玄是刘表的人也没用。

  朱皓也正是清楚这一点,才会向刘繇求助。

  只是这样一来,就让原本准备帮诸葛玄争夺豫章太守的张绣有些尴尬了。

  “主公,豫章……咱们还去吗?”

  甘宁谨慎地问道,“朱皓本就是朝廷任命的豫章太守,如今又得扬州刺史刘繇支持,可谓名正言顺。”

  言下之意就是诸葛玄名不正则言不顺。

  甘宁原本就看不上刘表,因为之前事情未定,他也不好说什么。

首节 上一节 60/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