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539节

  夏侯惇肯定没有说清楚事情的全貌。

  或者就是郭嘉有些事没有告诉夏侯惇。否则郭嘉绝不可能做出这种毫无逻辑的举动。

  所以便由李典留下来安抚夏侯惇的情绪,于禁则是去找郭嘉询问事情经过。

  “军师!”

  于禁刚刚进入房门,郭嘉一看是他便主动问道,“文则此来可是来询问嘉去江夏之事?”

  于禁先是一怔,随即便露出钦佩的目光:“军师当真神机妙算——方才元让将军找到曼成与吾,称那徐庶邀军师前往江夏,军师答应孤身一人前往。”

  郭嘉:━━∑( ̄□ ̄*|||━━

  纵然被于禁称为神机妙算,但郭嘉依旧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在夏侯惇的口中居然成了这副模样。

  你这缩句可真是太合格了。

  郭嘉叹了口气,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从曹操征乌桓前张绣有意提醒,到自己给张绣回信要致谢,再到曹操专门安排到他前往荆州。

  等到将这些事情全部说完,于禁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军师并非刻意来此相助我等。”

  “此事吾亦是适逢其会。”

  郭嘉点了点头,“只是未曾想到那徐庶竟随荆州援军一同来到了南阳。否则单凭张辽一人之力,必不可让元让遭受如此惨败。”

  于禁对于郭嘉的说法颇为赞同。

  倒不是他张辽不利害。

  相反,张辽能文能武,无论个人实战能力还是统兵作战能力都是很强的。

  但夏侯惇、于禁、李典三人也不是吃素的。

  以夏侯惇为主,再加上两人查漏补缺,对上张辽纵然不敌,怎么也不至于惨败。

  可徐庶一来就不同了。

  此人身为张绣麾下四大军师之一,用计突出一个奇字。

  火烧博望坡倒也罢了,更关键的是他算准了夏侯惇的心理。

  一步一步将他引入伏中,直到最后时刻得李典和于禁提醒才幡然醒悟。

  只可惜已经迟了。

  幸好有郭嘉酷炫路过。

  “只是……那张绣当真能未卜先知?”

  于禁对于这一点依旧持有怀疑。

  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些神神叨叨的事情,他总是不怎么相信,也不愿意去相信的。

  特别是这件事情还发生在了张绣身上。

  “文则有所不知。”

  郭嘉叹了口气,又说出了一件让于禁大为惊讶的事情。

  “昔日张绣曾提前告知小霸王孙策当心刺客,提前示警,助其逃过一劫。”

  “此事不是在军师预料之中?”

  于禁闻言再度一怔。

  他记得十分清楚,当初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就曾经忧心过这件事情。

  结果郭嘉一方面抛出十胜十败论,分析了曹操和袁绍之间的优劣,从而稳定了军心,提振了士气。

  另一方面,对于曹操担心的来自江东的后顾之忧,他声称孙策平定江东肯定会有后遗症,十有八九会遭遇刺客。

  结果没过多久,孙策果然被许贡的门客所行刺。

  虽然孙策命大逃过一劫,但终究是证明了郭嘉算无遗策。

  也为郭嘉的神奇事迹再添一笔。

  可现在怎么又跟张绣扯上了关系?

  郭嘉笑着摇了摇头,“所以嘉方才说文则有所不知……”

  他说着便又将张绣详细预言了孙策会在何种情况下被行刺的事情说了一遍,直把于禁听得目瞪口呆。

  “竟有此事!”

  “正是”,郭嘉颇为感慨地说道,“吾尝听闻张绣与那左慈、于吉相交莫逆,兴许此事乃是得二人提醒亦未可知。”

  “原来如此。”

  于禁点了点头,表示可以接受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左慈和于吉的名气已经是越来越大了。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证明了这两人是有真本事的。

  如果张绣真是得到了这两人提醒,那么提前预料到郭嘉的结果还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想到这里,于禁心中蓦的一惊。

  注意到于禁的表情,郭嘉不禁露出一个苦笑,“看来文则也想了?”

  于禁缓缓点了点头:“张绣既能知晓此事,却还愿意如实告知,可见他对军师……”

  “无论是他想要将嘉收为己用,亦或是真如其信中所言,不忍吾英年早逝……”

  说到这里,郭嘉自嘲地笑了笑,“……张绣能以天妒英才形容郭某,还当真是令嘉受宠若惊——总而言之,这江夏,嘉都是非去不可。”

  于禁沉默不语。

  从理智上来看,他知道郭嘉说得一点也不错。

  但从情感上说,他实在是很难接受这个结果。

  “文则,此事告知曼成便可,莫要再让其他人知晓。”

  于禁面色沉重地点了点头。

  理由不必再说。

  大家都是聪明人,了解。

  等到于禁回去对李典把情况一说,他当即面露恍然大悟之色。

  然后夏侯惇就绷不住了。

  因为他发现原本跟自己站在统一战线的于禁和李典不知为何就改变了主意,改为支持郭嘉前往江夏去见张绣。

  这简直让他无法理解。

  这一个个的,都在玩他呢是吧?

  不过于禁和李典纵然理解郭嘉,但终究还是有些担心他的安全。

  所以最终还是采取了一些措施。

  其中之一便是让精锐的将士经过伪装,混入到陪同郭嘉前往江夏的队伍当中。

  由于曹军跟张军这些年来经常战斗,所以双方将领相互之间都颇为熟悉。

  考虑到这一点,于禁和李典特别挑选了像郭淮、夏侯霸这种有实力、却没怎么在人前亮过相的将领混入其中。

  虽然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卵用,但是郭嘉还是接受了于禁和李典的这份好意。

  他也知道如果自己不接受,两人肯定不会安心。

  很快,郭嘉和徐庶这一对刚刚在战场上较量过的对手终究是在宛城之下相见了。

  当看到一袭白衣、风度翩翩的郭嘉时,纵然立场不同,徐庶亦是忍不住为他的风姿所折服。

  心说难怪主公泄露天机也要救他一命。

  似这等人物如果让他英年早逝当真是太过可惜了。

  郭嘉看到徐庶,同样也是惊叹不已。

  心说像这样的人物合该为张绣所用。

  如果他来到了曹营,恐怕这一身的本领都要被埋没。

  两人虽然是初次见面,但立刻便有了一种英雄之间惺惺相惜、情不自禁的感觉。

  “郭奉孝。”

  “徐元直。”

  “汝等放弃南阳,自今日起开始退兵。”

  “吾随汝前往江夏,汝不必再追元让等人。”

  “曹司空大军南下之前,荆州及弋阳依旧归我主所有,汝等在此期间莫要再多生端。”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在夏侯惇惊讶的目光和于禁、李典钦佩的目光中,徐庶跟郭嘉刚一见面,便如同商量好了那般你一言我一句说了起来。

  等到夏侯惇反应过来,徐庶和郭嘉就已经用短短几句话把从现在到下一场大战之前的所有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

  两个聪明人互相对望一眼,同时点了点头,郭嘉又询问道:

  “给吾三日时间,解决此战后续事宜可否?”

  因为谈判的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所以郭嘉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安顿。

  他心里十分清楚,直到曹操做好准备南征之前,他接下来十有八九要一直留在荆州了。

  虽然无奈,但至少不用担心生命安全。

  徐庶代表张绣,充分展现出了慷慨:“吾打算十日之后返回江夏。”

  郭嘉颇为欣喜地点了点头,对着徐庶抱了抱拳:“多谢。”

  徐庶微微一笑,“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罢了。”

  话虽如此,他心中却是暗暗好笑。

  如今张绣已经去了江东,别说是等你十天,就是一个月都没有问题。

  但他却不能那样说。

  否则郭嘉绝对能够看出其中的猫腻。

  这十天的时间是他在经过仔细斟酌以后决定的。

  不多不少,刚刚好。

  等到郭嘉离开以后,徐庶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别看他方才面对郭嘉的时候表现的游刃有余、应付自如。

首节 上一节 539/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