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知道汝是何人……”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便既然你选择了在此处与吾战,那吾便要应战!”
内心的骄傲让郭嘉接下了徐庶的挑战。
随着他的一道命令,曹操亦是兵分两路,全军压上。
接下来,双方便在这刚刚经历过一场大火的战场重新展开了一场没有任何技巧的纯粹战斗。
这一战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
从主帅到大将再到普通的士卒,双方都不认为自己会输。
结果就是,在以攻对攻的情况下,博望坡一战比起当年的宛城之战和汝南之战还要激烈。
无论是将领还是普通士卒,双方皆在这一战拼尽了全力。
激烈的战斗整整持续持续了一整个夜晚。
待到天色放亮,双方这才不约而同收拢兵力,清点损失。
但见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显然,这一战双方皆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军师?”
注意到徐庶的眼神有些不对劲,张辽吓了一跳。
昨晚那一战,徐庶着实是把他给吓坏了。
因为徐庶一开始仅仅是行使着主帅和军师的职责,居中指挥,运筹帷幄。
可是战到后来,由于夜色朦胧,无论是徐庶还是张辽都已经无法顺畅指挥。
结果徐庶便如同张绣军中另一军师诸葛亮那般,直接跨上战马,手持单刀也加入了战场。
当然,作为此战的军师和主帅,他的安全优先极是相当高的。
一看徐庶亲自上了战场,早有数十名亲兵护卫将他牢牢保护起来。
徐庶亲上战场,影响到的仅仅只是附近的将士。
可如今天色放亮,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
张绣军的将士们看到徐庶亲自上了战场,原本因为一夜的战斗而疲惫不堪的身体竟然是再度爆发出了一股力量。
与此同时,位于战场另一方的张郃跟乐进两人在经过一整夜的尝试以后成功会合。
两人一旦合兵,立刻便发挥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原本还保持着平衡的战场形势终于第一次发生了改变。
正是这个改变,决定了整场战斗的结果。
徐庶见状,当即不再犹豫,竟是直接放弃了这个收拢兵马的大好机会,直接率部朝着曹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他要靠着这一波冲锋彻底击溃敌军,拿下这场战斗的胜利。
主帅身先士卒,所有的将士们皆是大受鼓舞,跟着徐庶就冲了上去。
马谡在哥哥马良的安排下直接举起了“徐”字大旗,紧紧跟随徐庶,誓要一雪前耻。
“徐?”
当看到张绣军主帅的旗帜时,郭嘉当即愣住了。
作为曹操麾下最早就开始研究张绣的人,他对于张绣的起家经过和其麾下的一众将领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抛开张绣和赵云这一对师兄弟不谈,从跟随张绣的时间算起,甘宁、魏延、太史慈、张辽、高顺、臧霸、文聘、乐进、典韦、张郃、高览、文丑、黄忠、韩琼……
这些都算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名将。
哪怕再把次一等的胡车儿、桥蕤、蔡瑁、张先等人算上,也从来没听过有什么姓徐的能人啊?
难道是张绣又招募了什么姓徐的利害人物吗?
如果不是的话,以对方战场指挥官不逊于自己的能力来看,没理由让一个不知名人士来当主帅啊?
等等!
念及此处,郭嘉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如果对方的主帅和军师是同一个人……
郭嘉的脑海中顿时就跳出了两个字。
“徐庶!”
关于徐庶此人,郭嘉的同事程昱曾有“其才十倍于昱”的评价。
虽然程昱的评价有略显浮夸之嫌,但也足以说明徐庶的能力。
除了贾诩那只老狐狸,还有已经崭露头角的诸葛亮和庞统之外,张绣军中能够在才智上跟自己拼一拼的人还真就是徐庶了。
“竟然是他!”
郭嘉深深吸了一口气,就准备骑马上阵,跟徐庶喊几句话。
对于这位能够设下火攻之计,还能在被自己破解以后随即转奇袭为强攻的对手,郭嘉的心中很是佩服。
但就在士卒已经准备好马匹的时候,郭嘉又看了一眼实时战况。
这一看,他不禁怔住了。
“军师?”
奉命准备好马匹的那小校看到不知为何呆在原地的郭嘉,等了片刻不见回应,终是忍不住轻声唤了一句。
这一声顿时将郭嘉从深思中清醒过来。
他收回目光,看了看正一脸好奇望着自己的小校,叹了口气:
“传令下去,前军变后军,鸣金收兵。”
那小校闻言当即面露欣喜之色,匆匆便去传令了。
对于普通曹军的普通士卒而言,甚至他们已经有些厌倦这一场战斗了。
郭嘉以火灭火的表现在他们心中固然可以称得上是奇迹。
可昨晚一战,他们却发现那种想象中摧枯拉朽、势如破竹的胜利并没有出现。
相反,这一战打得无比艰难。
敌军的士气和战斗意志丝毫不在他们之下。
更有甚者,己方的将领在单挑的时候甚至还打不过对手。
夏侯惇还勉强能跟张辽打个平手。
李典和于禁则是都要靠着副将帮衬才能跟敌人放对。
漫漫长夜,终于是将曹军重新被鼓舞起来的士气和斗志慢慢磨尽了。
所以此刻听到了郭嘉的命令,普通士卒自然是十分欣喜。
不过将领方面的想法却是又有不同。
夏侯惇、于禁、李典三人得到郭嘉传来的命令时,不禁都愣住了。
撤军?
为什么要撤军?
都已经打到这种地步了?
这个时候撤军是什么意思?
“若是再不撤,这一仗我等恐怕要全军覆没。”
郭嘉的观察力何等敏锐?
尽管徐庶立起旗号、张郃跟乐进成功会合的事情才刚刚发生,但他已经察觉到了其中蕴含的危机。
从这一刻开始,战场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了。
也就是这时天刚放亮,一场彻夜大战带来的惯性还没有消退,所以双方士卒还没有反应过来。
否则一旦这微小的量变慢慢积累,等到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候再想撤军,那就是兵败如山倒了。
此时的郭嘉已经来到了夏侯惇身旁。
经过一夜大战,夏侯惇也没有再继续跟张辽PK,等打到后半夜的时候,就率领着士卒跟敌军混战起来。
倒是被他击杀了不少普通程度的士卒。
“军师来得正好!”
夏侯惇看到郭嘉,正要开口询问,不料郭嘉却主动解答了他的疑惑。
虽然郭嘉已经在名义上接过了这场战斗的指挥权,但毕竟是一个后来者,具体命令还是需要通过夏侯惇这个主帅来下达。
为了避免一切可能的意外,所以郭嘉提前找到夏侯惇,将事情解释清楚。
“真的……无法挽回了吗?”
听完郭嘉的话,夏侯惇愣了愣,脸上浮现出了一抹苦笑。
他的心情颇为复杂。
这场战斗一开始就是因为他的失误造就的。
只差一点点,这十万大军的前部人马就要被这一场大火消灭殆尽。
好在千钧一发之际,郭嘉如同天降猛男一般赶到,挽救他于危难之中。
正因如此,夏侯惇十分感激郭嘉,将一场大败变成了小败。
那个时候夏侯惇就想撤军的。
然而郭嘉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觉得此战可以败中求胜,转败为胜。
夏侯惇同意了。
接下来战况的发展也的确是证明了郭嘉的判断。
一场夜战下来,双方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这也让夏侯惇重拾了信心。
换言之就是天晴了、雨停了、他又觉得他行了。
夏侯惇甚至已经打定主意,他要在这化拂晓时分再度组织人手,发起对敌军最凶猛,也是最后的一波攻击。
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郭嘉再一次阻止了他。
生怕他不肯接受,还专程找到他说明了原因。
因为已经经历过一次失败,所以夏侯惇这一次并没有刚愎自用。
况且郭嘉的分析已经很透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