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518节

  “庶……必不负主公厚望!”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张绣非常清楚徐庶的能力。

  特别是演义世界里的徐庶。

  他虽然出手次数不多,却是极为惊艳。

  就连程昱都说过徐庶才能十倍于他这种话。

  但是其他人却不清楚。

  不过疑惑归疑惑,众人对于张绣的安排却没有异议。

  毕竟身为军师的诸葛亮都能提着大刀片子上阵砍人,那么作为他好友的徐庶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

  况且张绣看人的眼光是出了名的利害。

  哪怕抛开这些统统不提,张绣的威望摆在那里。

  说句大实话,就算是张绣让吕玲绮去当主帅,他们也不会反对。

  顺带一提,如今的吕玲绮已经正式成了张绣的人。

  张绣对她的安排相当于是女版的典韦,主要负责保护张绣及其亲属安全。

  一旦需要,也可以随时上战场。

  所以从理论上讲,张绣真的可以让吕玲绮担当这次行动的主帅。

  等到众人离开,张绣将贾诩、诸葛亮、徐庶三人留了下来。

  他的目光从三人身上掠过,越看越是高兴。

  这三人再加上庞统,便是张绣麾下的四大军师。

  东诸葛、西贾诩、南庞统、北徐庶。

  四人皆是这个时代第一梯队的顶尖谋士,如今齐聚自己麾下,他又怎么能不开心、怎么能不激动呢?

  稍稍平定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张绣便开口问道:

  “可知吾为何将汝等留下?”

  听到张绣这么问,诸葛亮和徐庶对望一眼。

  诸葛亮没有立刻回答。

  徐庶思索片刻反问:“可是为了此行北上之事?”

  贾诩更是懒洋洋地说道,“诩知主公心中自有定计。”

  张绣虚着眼看向贾诩,“文和,你若是还偷懒,这次便由你代元直为主帅北上!”

  小样,还治不了你是吧?

  果然,一听张绣这么说,贾诩闻言立刻换上了一副严肃脸:

  “窃以为,主公留我等在此,当与马良幼弟马谡有关。”

  张绣闻言不禁暗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自己方才提及马谡马幼常,诸葛亮和徐庶都没有注意,贾诩却看出了端倪。

  不过张绣心里也清楚,如果自己不问,贾诩这货肯定不会主动说。

  徐庶却是微微一怔:“马幼常?”

  诸葛亮同样奇道:“当真是他?”

  徐庶注意到诸葛亮的口吻,当即惊讶地转向他,“汝也发现了?”

  诸葛亮微微俯首,“主公方才提及马幼常时神态有异,只是亮未曾多想。”

  他说着便看向了贾诩,心说自己还是要多多跟这位老狐狸学习才是。

  张绣听完三人的回答,便将目光转向徐庶,缓缓说道:

  “元直,君才十倍于夏侯惇,此行以你为主,吾亦十分安心……”

  听到张绣这么吹自己,纵然徐庶是个相当自信的人,也是有些不好意思。

  “主公谬赞,夏侯惇为当世名将,又有于禁、李典相辅,庶初上战场,还需小心应对。”

  “不用谦虚,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徐庶:Σ(っ°Д°;)っ

  这叫什么话?

  太主观了吧!

  然而让他惊讶的还在后边,“你此行要注意马氏兄弟,尤其是马幼常。”

  听到张绣终于说到了正题,徐庶和诸葛亮皆是面露肃然之色,徐庶更是忍不住询问:“主公可是有其他消息?”

  在场几人都知道张绣的谍报部队厉害,听到他这么说,还以为是马家五兄弟居心不良,可能跟曹操勾三搭四。

  “并非你想的那样。”

  张绣摆了摆手说道:“只是孔明先前曾言马幼常虽然年少,却才器过人,好论军计……

  可吾却听闻此子言过其实,如那纸上谈兵的赵括一般。

  你此行便替吾观察一番。”

  “言过其实?”

  “纸上谈兵?”

  诸葛亮和徐庶再度对望一眼,皆是看出了对方眼中的疑惑。

  马谡如今不过十八岁,如今也算是第一次上战场,张绣这是哪里的情报来源?

  贾诩只是静静地听着,似乎是对此事并不关心,却也暗暗记下了马谡这个名字。

  作为跟着张绣最早的顶级谋士,贾诩早就发现了张绣身上的特殊之处。

  他不止一次将张绣有时那未卜先知的本领看在眼中,但向来奉行明哲保身之策的他却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意见。

  如今十多年过去,他亲眼看着张绣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对于张绣早就有了自己的看法。

  正因如此,他才会给人一种整天在摸鱼混日子的感觉。

  他看了看面带疑惑之色的诸葛亮和徐庶,暗暗摇了摇头。

  还是太年轻啊!

  张绣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办就好了,想那么多干什么?

  况且张绣的安排也没毛病,只是让徐庶观测马谡,又不是要把他们怎么办。

  在叮嘱徐庶要注意马谡以后,这件事情就算是彻底被安排了。

  所谓兵贵神速,待准备完毕以后,一行人便即刻启程,奔赴前线。

  至于张绣,自然是一边练枪玩鸟,一边坐等他们的好消息。

  江夏距离南阳的距离不算远,但也同样谈不上近。

  所以等到徐庶一行日夜兼程赶到宛城,夏侯惇亦是领兵到了博望附近。

  张辽听闻援军赶到,亲自出城来迎接他们。

  当看到张绣竟然支援了他五万兵马,不禁大喜过望。

  虽然张辽在当初追随张绣的时候就已经觉得这个主公比起吕布好上太多,但每每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他依旧会忍不住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跟对了主公真是太棒了!

  他本以为张绣最多只会支援一到两万人马。

  毕竟这是守城战,再加上对面来的不过是区区盲夏侯罢了。

  万万没想到,张绣竟然这么豪气,不但一口气派出了五万人马,甚至还把张郃、乐进这种跟自己水平不相上下的良将给一并派了过来。

  有这五万人马,再加上城中三万精兵,纵然夏侯惇手握十万大军,他都敢出城与之一战。

  不过当验看军令的时候得知徐庶这个军师做了主帅,张辽不禁暗自嘀咕起来:

  “莫非主公用孔明用得习惯了,故而如今行军作战皆以军师为主帅?”

  众所周知,自从数年之前张绣用过一次诸葛亮为主帅后,这个年轻人就再也没有从这个位置上挪下来过。

  但凡是有诸葛亮参加的战斗,主帅都是他这个军师。

  不过诸葛亮在北方战场也的确是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凭借着手中数量不多的己方人马和袁氏的客军,愣是将曹操的大军拖在河北战场整整五年,如今世人皆知诸葛孔明的大名。

  如果不是最后袁术暗杀袁绍,袁绍的三个儿子又实在太不争气,搞不好曹操现在为平定河北而头痛,哪里还有时间来找张绣的麻烦?

  如今张绣又让刚上场的徐庶做了主帅,八成是又想复制诸葛亮的战绩?

  不过张辽相信张绣的目光,既然他这么安排了,就一定有其道理。

  除非徐庶的命令太过离谱,否则自己听命行事便可。

  张辽、乐进、张郃三人也是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在简单的寒暄过后,双方便进入了正题。

  张辽当先开口介绍道:

  “曹操自平定河北以后,便兴建铜雀台、玄武池,欲要南下攻伐主公。

  如今派遣夏侯惇前来,攻城是假,意欲试探我军战力是真。”

  张郃闻言不禁冷笑一声:“派出十万大军试探,当真是好大的手笔!”

  当初他跟高览在官渡之战被郭图陷害,走投无路之下险些就投靠了曹操。

  幸亏被及时赶到的赵云劝下,这才没有误入歧途。

  虽然张绣对此并不介意,但他跟高览二人却总是觉得意难平。

  所以自打加入张绣阵营以后,只要对手是曹操,二人便格外兴奋。

  这也是正常的人性体现。

  如果不能在张绣麾下痛殴曹军,又怎么能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呢?

  乐进比张郃的情况更甚。

  张郃只是差一点投靠了曹操,乐进原本就是曹操的人。

  如今张绣麾下的曹操降将就只有他跟典韦两个。

  典韦是个粗人,对此浑不在意,乐进可不像他这般没心没肺。

  虽然说这些年也曾为张绣南征北战,特别是在扬州战场上证明过自己,但他犹觉不够。

  这次被张绣安排来对付夏侯惇这位昔日的同僚,他便觉得这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元让,对不起了啊,只有将你打败,方能证明我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首节 上一节 518/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