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清闲下来的张绣虽然跟五位夫人一起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但他其实还是最想跟邹氏练枪。
毕竟一开始启发自己的人是她。
可惜的是如今的邹氏学乖了,开始搞起了群众路线,她发动甄宓等五人缠住张绣,让他无暇分身。
好不容易等被张绣抓到机会,她甚至还会拉出张叡、张绵、张厚作为挡箭牌,让张绣犹如狗咬刺猬,无从下口。
“婶娘学坏了啊!”
张绣看着怀里抱着张厚,手里牵着张绵,身旁还围绕着张叡的邹氏,不禁发出了感慨。
仿佛是听到了张绣的声音一般,正在逗着三个小孩子的邹氏甚至还转过脸,朝着张绣露出一个胜利者的微笑。
“竟然还敢挑衅!”
正所谓叔叔可以忍,婶婶不能忍……啊不对,应该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才对。
就在张绣觉得不能再让邹氏这样得意下去,准备采取一些强硬措施的时候。
一场战役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爆发了。
夏侯惇引兵十万,急攻南阳。
张绣得到消息,立即召集众人议事。
“季常,你先把情况跟大家说说。”
“诺!”
被张绣称为季常的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男人,他五观周正,是土生土长的荆州人,眉毛中掺杂着些许白毛。
自从张绣穿越到这个世界以后,他主动发现和寻找了不少人才。
不过随着他的名望和实力与日俱增,虹吸效应日趋明显,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投效他。
马氏五常就是一个典型。
马氏五常是马家五兄弟的合称,他们一家都是襄阳宜城人。
五兄弟都颇有才华名气,其中尤以老四马良为最。
故而坊间就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
在张绣得到蔡氏、蒯氏的支持,彻底控制荆州以后,马氏在不久之后也全面倒向了他。
其实对于荆州的官员而言,继续为刘琮办事和改投张绣的区别不大。
刘琦在母亲和舅舅的影响下,早就看清了形势,安心地当起了甩手掌柜。
荆州的小事全部交给中下层官吏去做,大事则是交由庞统负责。
但凡庞统来提要求,他是统统答应。
发展到后来干脆就连荆州牧的印鉴都交由庞统保管。
不过像马家兄弟这样明白人心里却十分清楚,只要不真正的投靠张绣,那么他们就始终不能进入张绣的核心圈子。
所以在马良的建议下,大哥马伯常便代表几人找到庞统,表达了投靠之意。
庞统自是大为欣喜,立刻代替张绣表达了对五人的欢迎。
然后就把马良安排到了南阳。
这次曹操派兵攻南阳,马良便回来报信。
听到张绣的话,马良点了点头,面对一众大佬也并不怯场,便将如今的形势娓娓道来:
“……曹操以夏侯惇、于禁二人为将,率军十万南征宛城。
如今前军已至司州南部,太守料得无法久守,特令良来求援。”
南阳太守在轮岗以后已经换成了张辽,他自忖没有张绣的本领,能够领着五万大军打败对面的十五万人。
况且今时不同往日,当初曹操南征宛城的十五万大军乃是虚数,如今夏侯惇和于禁带来的这十万人却是实打实的。
靠着南阳原本的防守力量,张辽倒是有信心守他十天半个月,但如今对面来势汹汹,他自然要搬救兵。
好处是张绣的情报系统给力,夏侯惇和于禁刚刚进入南阳境内,他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所以第一时间就让马良来搬救兵。
当然了,如果对面来的是孙权,那么救兵什么的就根本不需要了。
这一幕似曾相识啊。
听完了马良的陈述,张绣不由回忆起了建安二年的情形来。
当初自己刚刚穿越不久,就遇上了曹操率军亲征宛城。
他最初的打算是在这乱世之中抱一条大腿,混吃等死。
甚至都已经打算听从贾诩建议,投降曹操了。
可在关键时刻,他却想起了曹操的爱好,故而怒拍桌子,表示要跟曹贼势不两立。
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发展到了今天。
至于他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从原本的混吃等死变成了要主动出击、结束乱世,从而避免未来近四百年的混乱之治。
所以当听到曹军又来的时候,张绣不免有些唏嘘。
当真是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再回首天荒地老。
他转向众人:“季常已经说完了,大家也都说说罢!”
众人当即纷纷开口,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人认为敌军远道而来,锐气正盛,应该暂时避其锋芒,先守上一段时间,再想办法反击。
有人却认为敌军远道而来,乃是疲军之师,正应趁其立足未稳,主动出击,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还有人认为可以让弋阳太守黄忠出兵,绕道夏侯惇和于禁后方,跟张辽来一个前后夹击。
总之,众人的建议都是积极应对,跟曹军干他娘的!
看到这一幕的张绣颇为欣慰。
想当初曹操率军南下,除了胡车儿等寥寥数人之外,他麾下诸人皆是认为应该投降。
如今情况却是截然相反。
这一方面说明了己方的实力在这十年之间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家的精气神跟以前不同了。
事实这其实没什么可比性。
毕竟贾诩、胡车儿、张先、雷薄等个别人之外,如今在坐的跟当初已经不是同一批人了。
眼见众人差不多都发表完了自己的看法,只剩下贾诩、诸葛亮、徐庶三人还没有开口,张绣的目光在三人当中来回打转,最终还是落到了贾诩身上。
他微微一笑,拖长了声音:“文和……”
站在肩头的怀英果断开口:“你怎么看?”
贾诩:o( ̄ヘ ̄o#)
搁这文艺复兴呢是吧?
已经很久没有被这般询问过的贾诩不禁没好气地看了张绣一眼。
如今张绣麾下众人也就只剩下他一人有资格这样对待张绣了。
比他资历老的能力不足,比他能力强的资历不够。
事实上,张绣麾下能力跟贾诩差不多的一只手就数得过来。
也就是孔明、庞统、徐庶、刘晔、鲁肃寥寥数人。
真正比贾诩能力强的更是只有诸葛亮和庞统这一对卧龙凤雏,徐庶、鲁肃、刘晔跟贾诩不相上下。
甚至卧龙和凤雏都不一定能够稳压贾诩,毕竟这货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个混子,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会出手。
可一旦他出手那就是大招。
贾诩心里自然清楚,像眼前这种场合其实根本用不上自己,只不过张绣不想看到自己这般懒散,所以才故意找上了自己。
可他也不看看自己?
你这个做主公的都心安理得的当起了甩手掌柜,我这个军师岁数这么大了,怎么就不能休息了?
况且当初创业的时候,张绣手头吃紧,可用之人没有几个的时候,自己可是没日没夜苦过一段时间的。
如今也正是在还当初透支的债。
换言之,我辛苦了大半辈子,享受享受怎么了?
不过既然张绣主动询问,贾诩虽然暗中腹诽,却是缓缓回答道:
“诩以为诸君所言甚是,曹军远道而来,我等当认真应对。”
张绣等了片刻,见贾诩没了下文,不禁奇道:“下面呢?”
“下面没有了。”
贾诩看着张绣,一脸认真地说道,“依诸君方才所言,已经足够退敌,主公任择其一便可。”
“好你个贾文和!”
张绣闻言也忍不住笑了出来,“想当初曹操率军攻打宛城,吾问计于汝,汝送我三策退敌,如今竟是连一策都不愿出了?”
面对张绣的调侃,贾诩认真地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昔日主公仅有宛城,自当置之死地而后生,毕其功与一役也。
如今主公手握四州十二郡,麾下文臣武将亦是不弱于曹操,自不必以身犯险。
况来敌只是夏侯惇与于禁,实无必要如临大敌,积极稳妥应对便是。”
“积极稳妥……”
张绣将这个词咀嚼了几遍,也不得不承认贾诩说得的确是有道理。
大人,时代变了。
当初面对夏侯惇的时候还需要自己在正面战场发光发热,好为偷袭粮道的胡车儿吸引注意力。
如今像盲夏侯和渣于禁这种五子良将级别的敌人已经都用不着自己出手了。
随着自身实力的增长,战斗的容错率大大增加了。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自己是输不起的。
一旦失败,婶娘就要被曹贼给抢走,这是他无法容忍的。
但现在的自己已经能够承受的起失败了。
当然了,能打胜仗最好还是不要败。
“孔明……”
想到这里,张绣又看向诸葛亮。
怀英:“你怎么看?”
诸葛亮:o( ̄ヘ ̄o#)
尽管如今成为完全体的诸葛亮已经取代贾诩,成为张绣麾下真正意义上的第二人,但他对于贾诩却始终极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