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487节

  更何况赵云和黄忠用兵老到,刚来就打了一波快攻。

  在连斩数将以后瞬间逆转局势,总算是协助高干守住了壶关。

  高干见状自是大喜过望。

  眼见徐晃跟于禁久攻未下,便趁着这个机会再度分兵去攻邺城。

  赵云和黄忠劝之不住,只能任由他去了。

  可惜在荀彧的主持下,邺城始终是固若金汤,不得攻克。

  高干纵然心中焦急万分,亦是无计可施。

  就这样又拖延了一段时间,曹操终于自前线返回,亲率大军征讨壶关。

  赵云和黄忠一商量,觉得他们不能留在这里跟曹操硬拼了。

  否则一旦被曹军堵上,就算想走也走不了了。

  反正他们帮高干守壶关的这段时间已经算是拖延了曹操的脚步,如今既然守不住,索性最后再干一波大的就撤!

  两人皆是艺高人大胆,决定以后干脆主动出城,趁曹操立足未稳,在半道给了他一次奇袭。

  曹操也没想到赵云和黄忠以少打多,居然还会这么刚。

  一时不察,顿时吃了点小亏。

  不过曹军毕竟是新胜之师,又是远道而来、锐气正盛,所以在曹操的主持下很快就调整了过来。

  赵云和黄忠见事不可为,也觉得只能帮高干到这里,于是不再犹豫,果断撤退。

  曹操本想趁机拿下赵云和黄忠这支人马,但又担心诸葛亮安排了伏兵。

  毕竟这种事情发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再加上此时他的主要任务打败高干势力,拿下并州平定河北,所以在仔细斟酌一番后,最终还是放任赵云和黄忠离去。

  至此,张绣当年留在河北的几路人马全部离开,这也代表着他正式放弃了河北。

  他跟曹操即将从战略相持转到了下一阶段。

  高干得知赵云和黄忠撤了,顿时就慌了。

  毕竟之前他在是赵云和黄忠的帮助下才能守得住壶关。

  此刻曹操亲率大军赶来并州,再加上原本被赵云和黄忠挡住的徐晃跟于禁军,他自料兵势上不能相抗衡,遂主动撤出壶关城。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高干以一州之力无论如何都不是已经彻底拿下了冀、幽、青三州的曹操对手。

  哪怕赵云和黄忠已经尽力给他创造出了条件,哪怕他主动撤出壶关,没有落入曹操包围,哪怕他在后续的起点中超常发挥。

  可惜的是对于高干而言,敌人实在太强大了,他挣扎了几下,最终还是没能挺过去。

  当然,曹操平并州的过程说起来就几句话,其实还是花了一个多月——哪怕在赵云和黄忠离开以后诸事顺利,没有再遇到什么意外。

  高干一死,原本活动于太行山一带的黑山军头目张燕眼看袁家势力彻底覆灭,干脆也投降了曹操。

  至此,曹操先后平定冀、青、幽、并四州,基本上一统北方。

  之所以说基本,是因为此时还有河内太守张杨和西凉势力的存在。

  先说张杨。

  这个原本在历史上就应该早早死亡的人物因为张绣的原因一直苟到了现在。

  只是随着曹操平定河北全境,他的处境也变得微妙起来。

  因为河内郡恰好位于并州南部,洛阳之北。

  曹操现在控制的地盘已经完全将他包围。

  张杨一看情况不妙,知道曹操不会放过这块肥肉的他果断放弃河内,率大军南下,投奔张绣。

  他这种壮士断腕的行为大大出乎了曹操的预料。

  要知道张杨盘桓河内十多年,可以说是把这片区域经营的针插不进。

  便是曹操想要将它拿下,没有小半年是不可能的。

  曹操心里也早就做好了要啃这块硬骨头的准备。

  万万没想到,张杨竟然能够狠下心来舍弃自己十多年的基业。

  这份决心着实令人动容。

  他却不知道,张杨之所以这么果断,是因为他早早就收到了张绣的亲笔信。

  其中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他: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所以张杨一看情况不对,毫不犹豫就撤了。

  然而曹操却不愿意放过他。

  毕竟张杨算得上是张绣的铁杆支持者,再加上他的声望不低,一旦让他投了张绣,说是如虎添翼也不为过。

  曹操安排了曹家兄弟和夏侯兄弟去追赶张杨,绝对称得上是足够重视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四人还是失败了。

  因为先前从幽州奔路而逃就销声匿迹的吕布居然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河内。

  曹家兄弟和夏侯兄弟虽然很勇,但面对天下无敌的吕布顿时也没了脾气,数次交手不胜,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跟张杨离开。

  原来当初吕布杀死吕家兄弟,从幽州夺路而逃以后,便发现这偌大的河北竟然再无他的安身之处。

  其实吕布原本也想过要投靠曹操,还派人去找了袁术。

  然而袁术却表示除非你能把女儿先送过来,否则这件事情免谈。

  得到这个回复的吕布顿时就被激怒了。

  袁术这种做法简直跟当初他在徐州被围时如出一辙。

  这让他感觉自己就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此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三个选择:

  第一,越过袁术这个落井下石的卑鄙小人,直接降了曹操。

  但他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了了这个念头。

  如果是当年的徐州之战,他还是愿意向曹操投降的。

  甚至连台词都想好了,“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

  然而如今时过境迁,吕布的心态也产生了变化。

  如今再要让他向曹操这种人投降,他是做不到了,曹操也未必肯答应。

  就算是曹操真的答应了,比他先降的袁术肯定也会在暗中下绊子。

  所以还是算了吧。

  第二条路就是投降张绣。

  说起来,自打当初张绣亲自来到河北劫走了袁熙的未婚妻甄氏以后,吕布就跟张绣一直都是半个同盟关系。

  甚至就在不久之前,他还想着让田丰来做自己的军师。

  可谁曾想诸葛亮居然强行把他给要走了。

  不过也正因为他及时放手,倒也没有破坏他跟张绣的关系。

  再加上放眼如今天下,还能够有所作为的诸侯已经不多了,张绣正好是其中之一。

  所以投奔张绣其实也是一个蛮不错的选择。

  如果是当年的徐州之战,他还是愿意向张绣投降的。

  甚至连台词都想好了,“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

  然而如今时过境迁,吕布的心态也产生了变化。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可郁郁久居人下!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吕布的潜意识告诉他自己,一旦真的投降了张绣,那么他这辈子就真的只能当张绣麾下的大将,再也不会被人称为主公了。

  所以张绣看似很美,其实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最终吕布还是选择了第三条路——投张杨。

  说起张杨,吕布觉得他是此世除了家人之外对自己最好的人了。

  当初从长安逃出来的时候就蒙受他的照顾。

  后来在徐州被曹操围攻的时候,也是张杨不顾风险,出兵东市,与他遥相响应。

  徐州之后,他亦是曾想着去投奔张杨,可终究还是因为不好意思做罢了。

  如今走投无路,他便又想到了这个好人。

  这一次,他终于放下了自己的矜持,偷偷摸摸来投张杨。

  然而吕布万万没想到,他刚刚来到河内,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张杨告知要去投张绣了。

  吕布:(* ̄︿ ̄)

  如果不是听张杨仔细分析了敌情,吕布甚至都要认为自己是被针对了。

  正巧在这个时候,曹洪、曹仁和夏侯惇、夏侯渊这两对族兄弟追了过来。

  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就被当成了出气筒。

  暴怒状态的吕布以一敌四,当场将四人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如果不是几人的副将和一众士卒拼死相救,恐怕盲夏侯都要当场去世。

  即便如此,四人也是各自身负重伤。

  四人的副将更是被吕布全部斩杀。

  这一刻,曹军终于回忆起了当年被吕布支配的恐怖。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吕布天下无敌!

  不过纵然打退了曹家兄弟和夏侯兄弟,张杨和吕布依旧没有办法跟不断赶来的曹操大军硬拼。

  最终还是张杨忠心耿耿的部将魏赤炳主动留下断后,一场激烈的战斗以后,魏赤炳失踪,曹军也终于放弃了追击。

  没了主意的吕布在张杨的劝说下,最终还是和他一同去了荆州。

  先有个安稳的落脚地,至于投不投张绣回头再说。

  不曾想等他们到达荆州以后,张绣已经接到圣旨离开了。

  好在诸葛亮也已经回到了荆州,当即代张绣将两人安顿下来,等到张绣返回荆州再议其他。

  说完张杨,就轮到了西凉的韩遂和马腾势力。

首节 上一节 487/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