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477节

  “如今局势已是十分明了,曹操据有冀、青二州,若再被其得到幽州,彼时我便是再想反抗也是无能为力。”

  反抗什么啊反抗?

  既然已经投降曹操了,为什么还要反抗呢?

  就这样当大汉忠臣不好吗?

  仲长统正要开口,却听高干继续说道:

  “……然诸葛亮等人既然愿意跟他拼个你死我活,便由着他们去又如何?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只要此时我按兵不动,待他们与曹操快要分出胜负时再加入战场,届时无论谁胜,势必都要感谢高某,岂不美哉?”

  高干这么一说,倒是把仲长统给唬得一愣一愣的。

  这么清醒的吗?

  他还以为诸葛亮是故意让沮授缠住自己,好说服高干跟着他一起反曹呢。

  没想到最后却是这样一个结果吗?

  如果这样的话,倒也未尝不可啊!

  老实说,现在这种情况,高干还的确有待价而沽的条件。

  “若是如此,倒也无妨,只是彼时若曹公追究起让道之责……”

  “他哪里还有追究的功夫!”

  高干以一反常态的强硬态度打断了仲长统的话,果断地说道:

  “我方才不是已经说过,待到时机成熟,我便要领军出征。

  若曹操在我的帮助下获胜,他谢我都来不及,又岂会再怪罪?

  若是曹操失败,恐怕他便要想着怎么逃跑,更无精力来找我算账,只怕到时还要求我放他一条生路!”

  仲长统:w(?Д?)w

  看着这个河北名士被自己这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高干心中大爽。

  ——虽然他只是狐假虎威。

  这番话自然是诸葛亮说的。

  此时的他只不过是将之转述了一遍罢了。

  有些事情其实就是这样,在道理被说清楚之前感觉有如一团迷雾,看不透、说不清、道不明。

  可一旦抽丝剥茧把话说开,哪怕是再愚钝的人也会恍然大悟:

  哦,原来是这样啊!

  这便是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方法,我们通常称其为透过现象看本质。

  只不过说来容易做来难。

  哪怕是系统学习过马哲的现代人都难以做到这一点,更不必说还在这个时代的人了。

  诸葛亮恰恰就是这种人。

  就在高干也借着诸葛亮的智商在仲长统面前狠狠装逼的同时,黄忠也正在向诸葛亮请教问题:

  “军师,难道我等真的要与曹操拼死拼活,却要让那高干从中渔利不成?”

  尽管黄忠在众人当中年纪最长,但他对于这位年纪的军师却丝毫没有轻视之心。

  对于张绣能够主动相邀他加入,黄忠一直以来都心存感激。

  毕竟说起如今张绣麾下这些文臣武将在过去谁最憋屈,黄忠认了第二,恐怕没人敢认第一。

  无他,他年纪太大了。

  如今是建安十二年,经历了大汉王朝的四位皇帝的黄忠已经到了花甲之年。

  在被张绣招募之前的整整十年,明明加入了刘表团队的他都在蹉跎岁月。

  正值壮年的他明明有一手精湛的刀法和准确度极高的箭术,可偏偏却没有受到重用。

  这一切直到在加入张绣团队以后才发生了改变。

  尽管先前也没有经历过战事,训练新兵的工作也很枯燥,但他却能清楚地感觉到张绣对自己的重视。

  对黄忠而言,这便已经足够了!

  这一次能够跟随赵云北上,更是让他兴奋之极。

  所以此刻心中有了疑惑,他立刻就问了出来——哪怕他知道以诸葛亮的能力多半不会做出这种事情。

  “汉升将军莫要着急。”

  对于这位老将军诸葛亮还是很尊重的,他耐心解释道,“亮对高干所言,皆是真话。”

  听到诸葛亮这句话,众人都朝他望来。

  诸葛亮轻摇羽扇,不紧不慢地说道:“只是他想要做渔翁,只怕力有未逮。”

  “请军师为我等解惑。”

  先前一直都保持着沉默的张辽此时也开口了。

  其实他也跟黄忠抱有同样的疑惑。

  只不过他性格沉稳,再加上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所以一直没有询问。

  此刻眼见诸葛亮似乎有要将话说开的趋势,便趁机问了出来。

  诸葛亮笑了笑,“高干此人心高气傲,虽此时被亮说服,可一旦战局有变,势必按摁不住,提前出手。”

  此时的沮授便接着诸葛亮的话头顺势说道:

  “彼时我等便可趁机抽身而退,若是战事顺利,便将胜果让他一些也无妨,若战局不利……”

  “便让这最后的袁氏势力去跟曹贼去拼,我等则是返回荆州。”

  等到陈宫说完这最后一句话,一众武将便产生了拨云见日之感。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冲就是了!

  另一方面,曹操破南皮,斩袁谭,得青州以后,便听从郭嘉之言,安排了三路大军猛攻幽州。

  其中两路皆是降将。

  一路是当初被袁谭说降的吕旷、吕翔兄弟。

  一路是被吕家兄弟说降的马延和张顗。

  至于中路大军,则是由李典和于禁率领。

  曹操相信,在这样强大的攻势下,袁熙和袁尚根本撑不了多久。

  然而他却没有想到,诸葛亮居然绕道并州,还跟已经投降的高干谈好了条件。

  结果高干一路对诸葛亮等人大开绿灯,使得诸葛亮等人虽然绕了路,却还是赶在曹操三路大军之前来到了幽州。

  眼见事情好不容易有了转机,结果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却直接把他们给打懵了。

  吕布反了!

  没错,自从徐州之战以后投奔袁熙,一直蛰伏了将近十年之久的吕布,在袁熙和袁尚处于逆境的关键时刻,反了。

  袁熙和袁尚没有料到吕布会在这种时候背刺他们。

  再加上战斗力本就不及,结果一场混战过后,两兄弟不得不弃城,引兵去投奔辽西的乌桓了。

  这两人一撤,幽州自然便被吕布所占。

  等到诸葛亮到幽州边境的时候,正好得知他驱逐了袁氏兄弟,自封幽州牧的事情。

  “这吕布,当真是……”

  纵然是诸葛亮这种见多识广、智多近妖的厉害人物,此刻都不知道应该怎样形容吕布这种行为了。

  沮授则是直接给出了结论:“竖子不足与谋!”

  至于陈宫、张辽、高顺这三个曾经跟过吕布的人则是面面相觑,一时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

  他们知道吕布坑,可万万没想到他会这么坑。

  这个时候还窝里反,有意义吗?

  当初你经营了那么多年都守不住徐州,如今凭什么以为自己可以守住幽州?

  没那个能力知道吗?

  说不定还没有袁熙和袁尚两兄弟干得好呢!

  ——毕竟这幽州原本就是他们的地盘。

  可惜如今说得再多,也是木已成舟,难以挽回了。

  “如今我真不知如果是好了”,陈宫苦着脸望向了诸葛亮和沮授,“孔明、公与,靠你们了。”

  陈宫原本不是那种容易服输的人。

  可是自打他来到河北以后就发现,这队友特么的一个比一个坑。

  袁谭投降,袁术跳反,高干不救,袁尚犯二……

  真正是没有最坑,只有更坑。

  如今勉强算是半个盟友的吕布又搞了这一出……

  算了,毁灭吧,累了。

  眼看陈宫直接摆烂了,沮授皱了皱眉头,犹豫片刻说道:“可否尝试和吕布先接触一番?他虽反袁自立,却未必会投降曹操。”

  诸葛亮沉吟片刻,觉得唯今之计也只能这样了。

  毕竟谁也不知道吕布现在到底是什么想法。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今传来的消息可没有跟田丰相关的内容。

  无论是他留在了吕布身旁,还是跟着袁熙、袁尚兄弟去投了乌桓,想要知道他的下落都需要跟吕布接触才行。

  只不过吕布不比高干,其人反复无常,不可以常理而论,搞不好他还真就抓了众人献给曹操。

  甚至在诸葛亮和沮授看来,这都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了。

  最怕他一个想不开,直接把他们给当场咔嚓了。

  毕竟能在这个时候窝里反的人做出什么事情都不奇怪。

  所以众人的安全就成了重中之重。

  好在这次他们这边的武将力量不弱。

  赵云+张辽+黄忠+甘宁+太史慈,这样组合应该能跟吕布掰一掰腕子。

  就算打不过,自保应当无恙。

首节 上一节 477/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