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是自己下过令的,两个儿子公然违背命令,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该说的还得说。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准备推一个有眼色的人出去给曹操找个台阶下。
正在这时,有眼色的人自己站了出来。
却是袁绍之妻刘氏。
她向着曹操拜了一拜,诚恳地说道:“非郎君不能保全妾家,愿献贾氏为郎君执箕帚。”
执箕帚,表面意思是拿着簸箕和笤帚打扫卫生,其实是在委婉地说要把贾氏献给曹丕。
曹昂和曹丕有些意外地看了刘氏一眼。
这个女人很会来事嘛!
曹操闻言也是一愣,目光便转向曹昂,目露询问之意。
曹昂立刻说道,“昂以为,贾氏可为丕弟之妻。”
听到长子也这么说,曹操还真来了兴趣,立刻教刘氏将贾氏也叫出来。
曹操看了半晌,最终赞道,“真吾儿妇也!”
便当场下令让曹丕娶了她。
其实在看到贾氏相貌的时候,曹操有那么一瞬间也动了心。
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传出来的,说是自己喜好人妻。
这简直就是荒谬!
众所周知,嫁过人的少妇比起青涩的少女更懂得怎么伺候男人,根本不需要再去调教。
特别是生过孩子的少妇,至少证明她们的生育能力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自己喜欢人妻那只是表象罢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为了子孙后代!
这么现实的想法居然被不知所谓的人说成了自己好人妻,真是不知所谓。
要是如果被自己知道这话是谁传出来的,绝对饶不了他!
只不过如今既然曹丕已经看上了贾氏,还有曹昂为他背书,此情此景,不免就让曹操想到自己先前在许昌跟两个儿子抢妞时的事情。
他到底还是要脸的,所以最终还是成功守住了自己的软肋,将贾氏让给了儿子。
不过……
看了看方才说话的刘氏,见她相貌不差,又是贾氏的婆婆,曹操顿时觉得这个可以有。
不过这件事情还得容后再说。
他现在还要做一件事情。
袁绍墓前。
曹操命人郑重设祭,祭奠自己这位曾经的老大哥。
看着眼前的墓碑,曹操不禁泪流满面,于是又拜了下去。
虽然自己默许了袁术害死袁绍的行为,但那是芝兰不道,不得不除。
如今看到袁绍坟头的青草,不免怀念起了自己当初和袁绍在夕阳下的奔跑。
他转过身来,见众人面露不解之色,便主动解释道:
“昔日吾与本初共起兵时,本初问吾曰:‘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
吾问之曰:‘足下意欲若何?’
本初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吾答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当初的袁绍是老大哥,曹操是跟在他身旁的小老弟,两人齐以协力,匡扶汉室。
彼时的两人恐怕都不会想到,数十年后他们会走到这一步。
曹操摇了摇头,缓缓说道:“此言如昨,而今本初已丧,吾不能不为流涕也!”
不管曹操是不是真心的,领导表现出了一副真情流露的模样,众人自然是很有眼色的跟着叹息起来。
随后曹操又以金帛粮米等物赐给了袁绍的妻子刘氏,以示安慰。
同时告诉她等稍迟一些还会私下来看她。
刘氏:Σ(°△°|||)︴
不久之后,曹操便正式下令以遭受战乱为由,免去了河北百姓今年租赋。
这顿时让他获得了本地居民的支持。
同时又命人将此战经过写表上报朝廷,自请出任冀州牧。
说是自请,其实就是通知一声罢了。
如今别说是冀州牧,就算是他把青州、幽州、并州州牧都兼了也没什么关系。
只不过没那个必要罢了。
与此同时,他终于也得知了张绣已经成功拿下荆州的事情。
第476章 雄乱
自从曹操听说了张绣平定了荆州的事情以后,众人便经常听到他感慨,猘儿难与争锋也!
所谓猘(zhì)儿,就是指勇猛的年轻人。
当初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他也曾发出过类似的感慨。
如今这份感慨只是更加深刻了。
曹操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在他眼中张绣和孙策自然算是年轻人。
况且按辈份来算,他本就跟张绣的叔父张济,孙策的父亲孙坚是同辈人,曾经勉强也算是在一起共事过。
他之所以会不时发出这样的感慨,显然是对于张绣平定荆州的事情意难平。
对于荆州他也算是蓄谋已久了。
早在当初第一次跟张绣在宛城交锋的时候,他其实就想过要趁着在拿下南阳以后,再接再厉去攻刘表,继而拿下整个荆州。
只可惜遇到了张绣这个异数,第一步就夭折了。
然而他对于荆州始终没有放弃。
在此之后,他又多次试图招降刘表,可惜最终都未能成行。
不久之前,他离开河北去往新野对付刘备,也曾想过要趁机在荆州留下一颗钉子。
结果因为张绣派赵云及时赶到,结果没能攻下新野,剩下的事情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不曾想这荆州如今却被张绣给得到了。
这自然让曹操心中十分不爽。
更让他不爽的是,刘协还趁着他不在许昌给张绣升了官,让张绣成为了仅次于三公的骠骑将军。
虽说这件事情对自己影响不大——如今袁绍已死,只要自己愿意,他随时都可以封自己为位在三公之上的大将军。
可他心里就是不爽。
这个当初他跟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时候还看不起的小儿,如今终于成长为了自己的头号敌人。
不能再拖了!
等到彻底平定河北以后,无论如何要把他给除了,否则……
回过头看了看正在忙碌的曹昂和曹丕,曹操暗暗摇了摇头。
这两个儿子的确不错,还有曹彰、曹植、曹冲,同样都是可造之才。
所以曹操倒是不担心自己无后。
可惜的是,他们的成长速度跟张绣相比还是太慢了。
单以现在的实力来论,他们加在一起也不是张绣的对手。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心思,拿下邺城的曹操便开始紧锣密鼓为随后的事情做起了准备。
首先是他不打算再回许昌了。
正如之前计划的那样,他打算用邺城代替许昌,逐步将其建设为自己新的根据地。
邺城作为魏郡治所和冀州首府,在整个汉朝都是极具战略意义的军事重镇。
特别是黄巾起义之后天下大乱,邺城经过袁绍这些年的建设,更是成为了整个北方数一数二的大城。
和自己当初奉天子以令不臣,将汉帝刘协接到的许都相比,它显然更加适合作为自己的大本营。
说干就干。
下定决心以后,曹操当即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
首先就是将荀彧从许昌召了过来。
因为曹操自己接下来还要继续平定北方其他三州,所以只能让他来坐镇邺城了。
就如同以前自己外出时让荀彧坐镇许都一样。
接下来冀州的营建城池、兴修水利、安置移民、迁徙百官和将士家属的事情都需要人来主持,而荀彧无疑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至于曹操自己,则是擘画了具体的事项,为邺城将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闲暇之余,他也会经常去看望袁绍的妻子刘氏,安抚她那颗受伤的心灵。
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插曲。
曹操曾经年少时的好友,曾经袁绍麾下的八大谋士之一,在官渡之战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的许攸死了。
他的死亡完全是一个意外。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典型。
原本许攸在进城那天喊了一嗓子也就罢了。
众人虽然心中不满,但看在曹操都不计较的面子也就过去了。
可偏偏在那件事情以后,许攸自恃功高,屡次做出了轻慢曹操的事情。
关键是他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不管有人没人,都是直呼曹操小名。
来来回回都是那句话:“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门?”
对于许攸的这种行为,曹操脸上笑嘻嘻,心里MMP。
可他终究还是什么都没有做。
曹操的纵容也让许攸愈发嚣张。
终于有一天,许攸踢到了铁板。
他在邺城东门的时候碰上了许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