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对袁谭投降自己这件事情有所疑虑的曹操在听了辛毗的话以后,对他精辟的分析却心悦诚服,随即打消疑虑,直接出兵。
诸葛亮得知此事,不禁仰天长叹:“竖子不足与谋!大事去矣!”
和上次的袁绍暴毙时的情况一样,袁谭和袁尚这一对活宝兄弟再次争先恐后的为他秀起了下限。
一个没有本事,非要再三挑衅,等发现打不过的时候就去叫家长。
这个家长还是他老子的仇人。
另一个则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还非要把己方盟友赶尽杀绝。
诸葛亮只觉得自己心好累。
想想自己在河北已经坚持了整整六年之久,诸葛亮忍不住在心中说道:“主公,亮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这两个队友实在是带不动啊!
如果不是张绣的基本盘在南方,他都想要劝张绣亲自来北方跟曹操痛痛快快打上一场了。
此时曹操放弃攻打荆州,返回河北的消息也通过机要渠道传递到了诸葛亮手中。
当得知刘表已死,张绣在庞统的辅佐下准备谋取荆州的时候,诸葛亮便下定了决心。
“也罢,便让某为主公再出一份力气!”
在张绣拿下荆州之前,他说什么也不会让曹操离开河北!
另一方面,当袁尚得知了曹军渡河的时候以后就急了,生怕冀州有失的他立刻引军还邺,又麾下将领吕旷、吕翔兄弟二人断后。
袁谭眼见袁尚退兵,不由心中大喜,便知道是辛毗出使有了成果。
果然,辛毗很快派人传来消息,说是曹操已经接受了袁谭投降,正在率领大军赶来的路上。
得到消息的袁谭心中顿时就有了底气,尽起平原军马追击袁尚。
逆风仗他不会打,顺风仗可是他的强项。
只是不曾想还没走上十里,只听一声炮响,却是前方左右冲出了两队人马。
正是袁尚专程留下的吕旷和吕翔兄弟。
袁谭被两人截住,倒也不惧,正准备和二人大战一场,却被郭图拦了下来。
袁谭不解其意,却见郭图微笑着对两人说道:
“昔日大将军在时,吾主并未慢待二将军。
如今袁尚假造大将军遗命,二位将军何从吾主弟而见逼吾主邪?
今吾主已得曹司空相助,那袁尚已是冢中枯骨,二位将军莫非还要继续自误否?”
郭图的想法是让袁谭收服吕氏兄弟,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一场战斗,还能趁机扩大的袁谭的实力。
但他跟袁谭都没有注意到,当他说到“冢中枯骨”四个字的时候,袁术的眉头几乎要拧成了麻花。
第458章 窃听者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曹操和刘备在许昌有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往事,低调的刘备自然不会主动去宣传。
然而当时的旁观者并不少。
曹操又不像刘备那样,并没有禁止麾下其他人把这件事情说出去。
结果就是这件事情愈传愈广,最终全天下的人几乎都知道了那句著名的“唯使君与操耳”。
与此同时,曹操对当时各方诸侯的点评也在同时为众人所知。
如今时过境迁,除了张绣这个例外,其他各种诸侯的表现都跟曹操预料的大同小异。
所以此刻当袁术听郭图说起“冢中枯骨”四个字的时候,才会感觉到格外刺耳。1
因为当时曹操对他的评价就是这个。
他向来就不是一个大方的人,此刻恨不能跑过去给郭图两个耳光。
但他也知道郭图并不是有意在讽刺自己。
挫折会令人成长。
这些年的经历虽然不至于彻底改变袁术的性格,却也让他不再像以前那般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为所欲为——至少明面上不会表现出来。
所以尽管他的眉头几乎拧成了麻花,但最终却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他只是看了郭图一眼,把眼前这一幕深深记了下来。
郭图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一匹豺狼盯上了,依旧费劲心思劝说着吕家兄弟。
“二位将军皆知,废长立幼乃取乱之本。
况袁尚如今倒行逆施,惹得百姓怨声载道,此时不弃暗投明,更待何时?”
吕氏兄弟二将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其实袁尚和袁谭谁来做继承人,对于两人的影响并不大。
只不过袁绍死的时候正好就在冀州,所以他们顺水推舟跟了袁尚。
这段时间他们也看得清楚,袁家兄弟的能力是比不上他们父袁绍的。
袁尚特意留两人断后,心中未尝没有存了舍弃二人之意。
既然如此,干脆降了袁谭便是。
反正来来回回都是替袁氏打工,能不拼命就不拼命。
两兄弟打定主意,便下马投降。
袁谭见状大喜,正准备受降,不料此时袁术却是咳嗽一声,迈步出列。
“叔父?”
袁谭不解地望向袁术。
这段时间他对于袁术是越来越倚重了。
所以此刻尽管不明白袁术为什么要阻止自己,依旧是一脸认真地看向袁术。
袁术不着痕迹地看了郭图一眼,随即淡淡说道:
“吕氏兄弟投降自是喜事,只是如此谭儿你已降了曹司空,倒不若令这二人直接降于他。
如此一来,你未入曹营便已是立了一大功,何愁他不信任?”
袁谭闻言微微一怔,心说有这个必要吗?
自己投降曹操原本就是权宜之计,只想着他能替自己对付那个不争气的兄弟袁尚,至于立不立功的其实并不重要。
就在他发楞的这个时候,袁术已经走上前一步,对着吕氏兄弟说道:
“汝二人勿降我侄,可降曹司空。”
得,袁术这话都已经说出了口,袁谭也不好再反驳,索性便默认了这件事情。
很快,曹操大军赶至,袁谭和袁术便引着吕氏兄弟去见曹操,说明了二人投降之事。
曹操自然是十分开心,干脆的让吕旷、吕翔做媒,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袁谭为妻。
袁谭有些意外,没想到曹操表的表现居然会这般热情。
眼见许给自己为妻的女子虽是曹操庶女,却也长得眉清目秀,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胚子。
于是他欣然答应,随即又请曹操尽快去攻取冀州。
对于他来说,现在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了。
然而曹操却是十分沉得住气,对袁谭说道:
“方今粮草不接,搬运劳苦。
吾欲济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然后进兵。”
一席话说得堂堂正正,有理有据,袁谭无奈,只能听从曹操之言,暂且驻扎在平原。
曹操自己则是引军退屯黎阳,同时还封吕旷、吕翔两兄弟为列侯,随军听用。
当天晚上,袁谭便跟郭图、辛评秘密商议起来。
袁谭指出曹操对于袁术不管不顾,就好像是没有看到这个人似的,未免有些反常。
辛评却认为这恰恰是正常的。
主要是袁术的的身份太特殊了。
当初他可是僭越称帝的。
可以说无论是谁,只要以汉臣自居,就应该跟这个反贼不共戴天才对。
曹操位居当朝三公之一的司空,更应该在第一就砍了袁术的脑袋。
可如今袁术跟袁谭在一起,为了照顾袁谭的面子,曹操也只能装作看不到他。
这样一来尴尬的就只有袁术一个人了。
“原来如此”,袁谭恍然大悟,又问道,“曹操以女许我,莫非当真是不计前嫌?”
“非也!”
郭图坚定地说道:“曹操以女许婚,恐非真意。”
“何以见得?”
袁谭闻言不禁大吃一惊。
曹操要许给自己的庶女他已经看过画像,袁谭的观后感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
“我想修她的车。”
所以此时听到郭图这么说,心里不免有些小想法。
他目光炯炯地望着郭图,如果郭图今天不给出一个正当理由的话,他是绝不会放弃这门亲事的!
好在郭图早有准备,闻言便说道:
“今曹操封赏吕旷、吕翔,带去军中,此乃牢笼河北人心之策也。
一旦二者为其笼络,后必终为我祸。”
袁谭一听,顿时就觉得郭图说的有道理。
想想看就连自己都被曹操留在了平原,吕氏兄弟却被他带在身旁,还封为列侯,这不就是想要挖他袁家的墙脚吗?
此时他却忘记了,吕氏兄弟可是在袁术的建议下投降了曹操,所以人家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他立刻转向郭图,紧张地问道:“既如此,那该如何是好?”
郭图微微一笑,捻须说道:“主公可刻将军印二颗,暗使人送与二吕,令作内应。
待曹操破了袁尚,便可乘便图之。”
袁谭一听顿时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也不跟袁术商议,便依郭图之言刻将军印二颗,暗中让人送给了二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