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也没有告诉太史慈,自己还安排了甘宁作为一支奇兵用以破局。
直到诸葛亮得到消息,袁尚派去支援袁谭的人马被曹操悉数坑杀,他便当机立断,下令甘宁离开冀州。
来到黎阳城外的甘宁并没有急于动手,也没有跟黎阳城内的太史慈和张郃通气。
他先是安排这八百人做好隐蔽,随后一连三天都亲自带人前往曹营,暗中观察。
等到初步摸清了曹营的部署以后,也明白了己方面临的严峻形势。
坏消息是曹军兵多粮足,又携新胜之威,锐气正盛。
自己这边别说是八百人,就算是八千人,对上曹操的大军也只有白给的份儿。
好消息是将黎阳包围的曹操并不知道自己这支奇兵的存在,同时连日以来的胜利也让曹军产生了一定的懈怠心理。
这也是难免的事情。
一向被自己视为头号敌人的袁绍死了,留下的三个儿子目前看来也是一个不如一个,自己打起他们简直跟爸爸打儿子没什么两样。
纵然曹操自己能够克制住这种心理,也阻止不了麾下连连获胜的将士们产生轻敌之心。
在分析了敌情以后,甘宁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要取了曹操的项上人头!
诸葛亮原本交给甘宁的任务是给曹操狠狠一击,然后果断撤退。
但甘宁却认为如今的形势比起诸葛亮的判断还要恶劣,只是小打小闹根本不足以撼动曹操的优势,也没有办法让他们摆脱如今这种被动的局面。
既然要玩,索性就来一场大的!
如今袁绍已死,只要曹操也死了,那么整个天下便再无一人是主公敌手!
想到这里,甘宁只觉得混身热血沸腾。
这段时间他跟这八百骑兵同吃同住,指挥起他们来早已经达到了如臂使指的地步。
在下定决心要玩一场大的以后,他立即召集人马,开始了最后的战前动员。
“此次进击,必能丧敌胆魄!”
甘宁命人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米酒和羊肉分发给众人,高高举起手中的碗说道:
“今夜,宁将率诸位劫寨,请诸公满饮一觞,努力向前!”
听到甘宁的话,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除了几个亲近之人,没有人知道甘宁这次带着他们来到黎阳是做什么。
大多数人都以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斥侯,要不就是协助黎阳城守军骚扰曹军。
万万没想到,甘宁竟如此胆大包天,居然要带着他们这区区八百人去劫曹营?
要知道对面的人数几乎是己方的一百倍!
他们这八百人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这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所以听到甘宁的话,众人皆是面面相觑,竟无一人回应。
甘宁眼见众人面有难色,缓缓站起身来,环视了四周一圈,徐徐说道:
“尔等随我离开冀州时皆称无惧生死,为何如今却是一言不发?”
在场诸人心说哪个将领上战场的时候不这样说?
可谁能想到你居然真的玩得这么绝?
这哪里是九死一生,简直是十死无生!
甘宁倒也不急,他又命人斟酒,首先递给麾下几名都督。
眼见几人跪伏在地,迟疑着不肯受酒,甘宁二话不说,直接将自己的酒碗狠狠掼在地上。
那碗“砰”的一声摔得粉碎,顿时将附近众人吓了一跳。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甘宁直接拔刀出鞘,厉声喝道:
“我甘宁受主公知遇,甫为上将,且不惜命,汝等又何得迟疑!”
几名都督见甘宁神色严厉,乃是动了真火,低着头相互对望一眼,皆是看懂了同僚的心思。
罢了,甘将军视我等如手足,今日便陪他舍了这条性命又如何?
便是当真战死沙场,有主公在,自会照料我等在荆州的妻儿老小。
此时此刻,张绣在南阳、江夏等地颁布的一系列优待政策浮上众人心头,免除了众人的后顾之忧。
再加上他们十分清楚甘宁的性格,所以闻言皆是不再犹豫,立刻起身施礼,恭敬地接过酒一饮而尽。
之后便学着甘宁的模样将酒碗狠狠摔在了地上,以示决心。
解决了这几个都督,剩下的人士兵自然更好说了。
等所有人都将酒饮尽之后,便向甘宁大声说道:“愿为将军效死!”
“这才是我大好男儿!”
甘宁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
至此,不到千人的敢死队集结完毕。
此时的甘宁亦是从众人身上收回目光,缓缓望向远方:“曹操老贼,今夜吾便要取你狗命!”
甘宁向来都认为夜袭是一个好主意。
特别是二更到三更这段时间。
根据他的经验,这正是人在一天当中最为困乏,想要休息的时间。
所以甘宁最终选择了这时间劫营。
因为担心在夜色当中伤了自己人,所以甘宁让八百壮汉都在头盔插上白鹅翎。
又下令所有人裹甲衔枚,轻装疾进,保持肃静,以利奇袭。
这一次行动的核心就是:快、准、狠!
只要能杀了曹操,便是这八百人全部葬在这里都值!
曹军并非全然没有防备。
相反,曹操麾下良将众多,同样也知道这个时间点是人最容易犯困的时候,所以皆是安排了专人守夜。
不过有人守夜是一回事,能不能落实又是另一回事。
最初大家皆是兢兢业业,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
但时间久了不发生事情,人自然就会麻痹大意。
这便是人本身的天性,没有办法避免。
更不必说如今的曹军处于全面优势,袁绍突然暴毙不提,不自量力的袁谭人马被己方团团围困,就连派来的援军也已经被威武霸气的夏侯惇将军率人先一步坑杀。
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人想到居然还有人敢来。
偷袭?
开什么玩笑,他们都没有胆量出城好吗?
所以虽然一众将领都安排了士卒守夜,但事到如今,负责守夜的士卒大都开始应付差事、敷衍了事。
更有个别将领不担当不作为,对值勤值守工作不够重视,工作作风漂浮,责任心缺失,只满足于做表面文章,重显绩不重潜绩,重包装不重实效。
导致的结果就是上行下效,值守士卒也热衷于走过场、搞形式,最终使守夜这项工作流于表面、浮于形式,没能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这就给甘宁劫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敌袭!敌袭!”
直到甘宁率人拨开鹿角,杀入寨中,凄厉的喊声才在夜空中响起。
然而此时的甘宁距离曹操中军已经只有百步之遥。
甘宁哈哈大笑,声音在这夜空中格外响亮:
“纵有劲甲良盾,也难挡我神射之威!”
第443章 百骑劫曹营
扬锦帆,劫四方,快意逍遥!
这便是甘宁曾经的生活。
当年他以锦帆贼的绰号扬名蜀地,号称铃声所至之处,再无安宁之地。
直到后来洗尽铅华,在蜀地做了官,这才渐渐适应了身份的转变。
只可惜他时运不济,造刘璋的反没能成功,展转到了荆州刘表处。
只是在刘表麾下的甘宁并没有受到重用。
甘宁心高气傲,自然不愿受这种屈辱。
再加上他本就看不上刘表,所以便随便找了个借口离开荆州,打算去江东碰碰运气。
结果路过江夏的时候又因为种种原因留在了黄祖那里。
这也是他过得最憋屈的一段生活。
就在他以为这样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时候,张绣出现了。
张绣的出现,对于甘宁来说不吝于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
自此之后,他便跟着张绣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功劳。
单以资历而论,除了原本属于张济的凉州人马之外,甘宁便是武将之中主动投效张绣的第一人。
跟文臣中的贾诩并列,地位甚至还要在魏延之上。
为此魏延十分不开心。
明明是他先来的!
可没办法,事实就是甘宁比他快了一步。
他不开心也没办法。
跟着张绣的甘宁偶尔也会怀念当初做锦帆贼时那段肆意妄为的时光。
只是张绣治军甚严,再加上甘宁现在的身份也跟以前不同了,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般。
但是今天,带着八百壮汉来劫曹营的甘宁却再一次有了自己当年做锦帆贼时的感受。
一个字:爽!
跟着甘宁的人心态也都差不多,因为知道自己此行必死,所以都抱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的心态,个个都是视死如归。
由于夜晚伸手不见五指,骤然遇袭的曹军又不知到底来了多少人马。
只见这支来劫营的队伍个个勇猛异常,为首的那个更是如入无人之境。
偶有将领想要组织人手加以反击,都被甘宁在第一时间发现,要么弯弓搭箭射杀,要么直接冲上前去一刀劈落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