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405节

  正思虑间,却听小桥又说道:“对了将军,等我和姐姐一起的时候,干脆让姐姐也叫你妹夫吧!”

  张绣:╰(*°▽°*)╯

  这一刻,张绣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

  人们都说小桥瓜,其实小桥一点都不瓜,大多数时候她都聪明的一逼!

  在这之后,张绣便带着小桥和其他人一起去吃早饭。

  甄宓、大桥、曹节、郭女王四人看向小桥的目光中自然变得跟以往不同。

  虽然对于两人而言小桥依旧还是妹妹,但此妹妹却非彼妹妹。

  尤其是大桥和郭女王。

  已经开始考虑应该如何说服小桥跟自己一起陪同张绣了。

  殊不知此刻的小桥已经先行一步,提前就做好了铺垫。

  “此行荆州,短则十日,长则一月,家中诸事便交给你们了。”

  在吃过早饭以后,张绣便向着五女交待起来。

  大概是因为昨天的事情造成的影响还没有退散,所以邹氏今天依旧没有出现。

  张绣也不意外,决定在临行之前再去跟她道别。

  “阿宓,子龙已经过两日便要北上,你要盯着叡儿,莫让他落下功课。”

  甄宓点了点头,“妾身知道,定教叡儿不负夫君厚望。”

  “将军,妾身也可以教叡儿练剑!”

  听到小桥自告奋勇,张绣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剑术行走江湖更为合适,若论战场杀敌,还当属刀枪。”

  小桥闻言却是有些不服气,正要开口,甄宓却接过了话头,笑道:

  “不若小桥妹妹教我吧?我早就想学剑了呢!”

  “好啊!”

  小桥一听,注意力顿时就被吸引了过去,两人随即窃窃私语起来。

  看着自己的后宫一片和谐,张绣不禁颇感欣慰。

  自己这几位红颜知己都是聪明人,从来不存在什么勾心斗角。

  所以像什么美人心计、步步惊心、宫锁连城、女主攻略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真好!

  “你们都可以跟小桥学一学,能强身健体也是好的。”

  大桥、曹节、郭女王纷纷点头答应。

  在临行之前,张绣又召来赵云,询问他北上事宜。

  此时的赵云已经挑好了跟自己一同前往河北的人选。

  三名偏将分别是张辽、高顺、黄忠,谋士则是陈宫。

  对此张绣自然是没有意见。

  赵云考虑问题全面,挑选的三员武将各有侧重,性格能力呈互补之势。

  再有他这个主帅负责统筹,配合起来自然不成问题。

  谋士方面反倒没那么重要了。

  毕竟有诸葛亮、田丰、沮授三人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赵云之所以会带上陈宫,张绣估计八成也是陈宫自己去找的赵云。

  还是那句老话,无论是谁打曹操,他陈公台一定要帮帮场子。

  张绣也不多问,只是嘱咐赵云一路小心,不必跟曹操硬拼。

  虽然这次的目的是帮助袁绍的三个儿子对付曹操,但依旧还是要以保存自身实力为第一要务。

  赵云点头应下。

  就在张绣打算去跟邹氏道别的时候,却有探马飞奔而来,言称北方送来急报,还有诸葛亮亲笔手书附上。

  “莫非孔明那里出了事?”

  张绣一听这个时候还有急报,不免有些惊讶。

  赵云一听是从河北来的探马,正准备离开的他也停留下来,静静驻足在旁,等待着张绣揭晓答案。

  他注意到张绣在看军报的时候似乎是一目十行,只扫了两眼就将其收了起来。

  但在查看诸葛亮写给他的书信时却是十分仔细,所用的时间足足是看军报的好几倍之多。

  良久,看完诸葛亮手书的张绣终是长长出了一口气,抬起头看向身旁的赵云,苦笑道:

  “子龙,你可以不用走了?”

  “却是为何?”赵云惊讶问道,“莫非……我们已经败了?”

  “那倒没有。”

  张绣将军报和诸葛亮写给自己的信递赵云,“孔明携率四州之军,在黎阳与曹操形成相持之势。

  如今他亲笔手书一封,便是劝我们不要出兵北上。”

  张绣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立功的居然会是甘宁。

第441章 各方反应

  河北战场。

  当身处黎阳的袁谭从太史慈处得知,袁尚仅仅派来五千兵马支援自己,且还在半路被曹操坑杀,不由便是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他本欲就此杀了逢纪,逢纪却在关键时刻提出,自己可以写信给袁尚请求援兵。

  勉强算是完成了一次自救。

  但让袁谭和逢纪都没有想到,袁尚在接到了逢纪的亲笔信后,居然依旧没有出兵相救。

  其实他的想法十分简单。

  袁尚认为,之前郭图来到冀州的时候之所以没有对自己继承袁绍的位置提出置疑,就是因为如今曹操大军压境。

  一旦这次他协助袁谭破曹,等到外敌一除,袁谭必然心中不服,要来与他争冀州。

  倘若自己的实力在跟曹操的战斗中遭受损失,只怕还真不一定是袁谭对手。

  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拒不发兵,借曹操之手,将袁谭这个竞争对手除去。

  只是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审配以后,一向支持他的审配这一次却没有同意。

  审配认为,如今的袁尚跟袁谭、袁熙、高干等人唇亡齿寒,一旦袁谭被曹操消灭,他们接下来的抗曹之战只会更加难打。

  就算要争,也应该先打退曹操再说其他。

  然而袁尚作为最得袁绍喜欢的儿子,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不但像貌跟袁绍长得最为相似,就连脾气也几乎是全盘继承了下来。

  袁绍刚死的时候,袁尚对逢纪跟审配还称得上是言听计从,深为倚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袁尚渐渐觉得自己翅膀硬了。

  也不像一开始那样能够听得进去他人的进意见建议了。

  简单来说是,天晴了、雨停了,他又觉得他行了。

  因而这一次袁尚并没有听从审配进谏,执意不肯发兵。

  很快,使者便将袁尚不肯出兵相救的消息回报袁谭。

  袁谭闻言,不禁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

  这一次,他说什么都要斩了逢纪祭旗!

  任谁说话都不好使!

  得知消息的逢纪万万没想到袁尚竟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做出这种决定。

  整个人都被惊呆了。

  自己跟审配究竟扶植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上位啊!

  刹那之间,逢纪心若死灰,竟是连求生的意志都丧失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知道袁尚这次做得太过分了,哪怕自己跪在地上求饶也不见得有用。

  既然如此,倒还不如死的有尊严一些。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声音突然开口:

  “刀下留人!”

  听到这个声音,逢纪立刻抬起头来。

  是张郃!

  当看清楚说话那人的模样时,逢纪原本无神的双眼在刹那间迸发出一股强烈的求生信念。

  他看到了生的希望!

  另一方面,袁谭眼见张郃似乎是又一次打算阻止自己斩了逢纪,不由皱起了眉头。

  如今袁尚都已经摆明了等着曹操来灭他,留着逢纪还有何用?

  虽然袁谭愿意给张绣面子,可张郃也不能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在众人面前打击自己的威信吧?

  “张将军?汝又有何话说?”

  袁谭强压着心中火气问道,但语气已经不再像以前那般客气了。

  张郃对此却是恍若不觉,向前迈出一步,向袁谭行了一礼后认真说道:

  “逢纪虽说有罪,却罪不至死。”

  张郃很无奈。

  他也没有想到袁尚的目光居然会这般短浅。

  在这种关键时刻,居然会拒绝出兵?

  那可是你的亲哥啊!

  由于袁尚这种做法,张郃都不知道再用什么理由来保住逢纪了。

  只是他身负诸葛亮交托的使命,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对袁谭说道:

  “正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如今三郎之所以不愿发兵相救,定是一时糊涂,受了他人蛊惑所至。

  不若让郃修书一封于孔明先生,以先生之才,自可劝三郎出兵。”

首节 上一节 405/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