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她已经二十二岁了。
这个年纪还没有出嫁的女人真的是要老掉牙了。
可是一想到袁术的儿子,吕玲绮忍不住就暗暗摇头。
当初在徐州的时候自己就看不上他。
幸好因为袁术称帝的事情,两人的婚事自此无疾而终。
后来来到河北,袁术欲要重启这一桩婚事,却被吕布拒绝。
当时吕玲绮还很高兴,觉得父亲跟自己心有灵犀。
没想到时过境迁,自己绕了一圈居然还是要嫁给他?
一个连自己都打不过的男人?
吕玲绮觉得无法黎姐。
明明如今吕布的境地要比在徐州那时候强得多,根本用不着依靠联姻这种方式来解决困境。
否则吕玲绮纵然心中不喜,也愿意为了解决父亲面临的困境嫁出去,就像当初她在徐州时那样。
但现在……
一想到自己要嫁给这样的男人,这样的家庭,吕玲绮便觉得前途一片黑暗。
却听貂蝉继续说道,“女儿家若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除非能够嫁给一个真正强大的丈夫……”
听到这里,吕玲绮心中一动,貂蝉这么说……莫非是在暗示什么?
严格地说,貂蝉嫁给吕布,也的确算是做到了这一点。
只不过吕布虽然很强,但还是不够强。
他强在个人武力,所以在这乱世之中自保无虞。
可若再想有所作为,只凭他现在的实力却又不够了。
以前陈宫在的时候还好,如今没有了陈宫,吕布更是成为了一个只会横冲直撞的莽夫。
田丰虽说是比陈宫更厉害,可他却是张绣的人。
吕布多次明着暗着招募,却都被对方婉言拒绝。
对此吕布虽然无奈,却也没有办法。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曾经旗鼓相当的两人如今早已经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了。
但话说回来,貂蝉在嫁给吕布以后,的确算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否则以她一个王允府上歌女的身份,最好的归宿也就是成为一个大户人家的侍妾。
如今虽然也是吕布的侍妾,但至少吕布并没有把她当成玩物。
严氏这个女主人对貂蝉也不错,以及吕玲绮这个女儿,跟她更是情似姐妹。
所以貂蝉对自己现在的处境已经很满足,也不想再折腾。
有道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貂蝉原本只是在拿自己举例,没想到吕玲绮在听了她的话以后,脑海中却暗暗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翌日。
“岂有此理!”
当听严氏说吕玲绮突然不见了的时候,吕布就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
等到他派人自处寻找,最终从守城士卒的口中得知吕玲绮天刚亮便出了城的时候,吕布终于得以确定,自己的女儿这一次是不辞而别了。
“居然为了逃婚做出这种事情!”
吕布原本就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此刻更是勃然大怒。
“来人、备马!我要亲自带人把她追回来!”
一旁的严氏和貂蝉对望一眼,两人想劝又不敢劝。
主要是她们也没想到吕玲绮为了逃婚,竟然会做出这种事情。
离家出走什么的……这的确是有些过分了。
过了片刻,见到吕布似乎是打算真的去追吕玲绮,貂蝉终是忍不住开口劝道:
“将军,玲绮天刚亮便已经出城,如今过去了三四个时辰,纵是将军亲自去追,只怕也难以追上。
况将军又不知玲绮去了何处,反是她单人只骑,想要避开将军却十分容易。”
“那又如何?”
吕布当然知道貂蝉说得有道理,可是正在气头上的他却反驳道:
“难道就要这样眼睁睁将她放跑吗?”
貂蝉继续劝道,“玲绮她只是一时半会想不开罢了。
将军不若让她一个人冷静一段时间,待她想通此事,自然便会回来。”
“倘若她要是一直想不通,吾岂非要一直像这般等着!”
吕布怒道,“此事若是传出去,世人只会觉得吾竟连女儿都管教不了!”
严氏也忍不住开口道,“玲绮一人孤身在外,若是出了什么事,那该如何是好?”
貂蝉有些无奈,“玲绮继承了将军所学,武艺精湛,纵然三五个普通程度的壮汉也无法近身,夫人莫要担心。”
“可她终究还只是个孩子……”
二十多岁的孩子……
貂蝉心说你自己在这个时候女儿都已经五六岁了好吗?
还好意思说她是个孩子。
不过貂蝉也能够理解严氏。
所谓关心则乱,尽管严氏也知道吕玲绮武功不弱,可骤然遇到这种事情,难免会觉得慌乱。
再者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儿女永远都是孩子,倒也没有错。
事已至此,她也不好再说什么。
算了,等吕布发现自己追不到人便会回来,自己又何必多嘴呢?
于是貂蝉便不再相劝,眼睁睁看着吕布骑上战马绝尘而去。
她自己则是抱着严氏安慰起来。
谁料只过了片刻,马蹄声再度响起,貂蝉和严氏抬起头来,便惊讶地看到吕布居然又回来了。
严氏立刻站起身来,惊喜地问道:“可是找到了玲绮?”
貂蝉却有些疑惑,这么一会儿功夫,吕布怕是都没出城吧?
难道吕玲绮真的想通,所以回来了?
“暂时顾不得她了!”
然而吕布却是面色不善地说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袁绍死了!”
貂蝉和严氏闻言顿时愣住了。
因为长年跟着吕布,她们也不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妇人。
袁绍的死亡意味着什么两人心里再清楚不过。
但下一刻,严氏便关心起自己的女儿来。
她不禁喃喃说道,“袁绍若死,那曹贼定要趁机来攻,玲绮此时独自一人出行,岂不是……”
这次貂蝉就连也皱起了眉头。
原本吕玲绮孤身一人在外,她的确并不担心,可现在袁绍一死情况就变了,只怕这世道又要乱起来了。
吕玲绮此时离家出走,的确是不是个好时机。
只不过吕布的心思明显已经不在这件事情上了。
“袁绍死了?”
当张绣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愣住了。
虽然说自己不久之前还在心里假设过袁绍突然暴毙的情况,可他万没想到这件事情居然还真就这么发生了。
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明明经过自己的干扰,袁绍现在的身子骨应该十分强健才对啊
然而诸葛亮给他的加急密信却说得清清楚楚:
袁绍,这个三国时代官渡之战前的主角真的就这样下线了。
按照诸葛亮的说法,逢纪、审配原本对此事秘而不宣,但种种迹象终究还是被诸葛亮看出了端倪,一番探察以后,他便发现了真相。
袁绍的暴毙导致他没能及时立下继承人,所以逢纪和审配便秘不发丧,打算先把袁尚的大司马将军之位定下来再说。
这种行为让诸葛亮十分不满,他找到逢纪审配与之对质,对方却坚决不肯承认。
所以诸葛亮便先将此事告诉张绣,自己则是继续调查,有新的消息会立刻传过来。
张绣忍不住就想起了一句十分应景的话:
“接下来整个晋西北恐怕就要乱成一锅粥了。”
第429章 诸葛亮:此事必有蹊跷
“绣儿,听说朝廷的大将军去了?”
话说这日,正在跟张绣温存的邹氏突然问起了这件事情。
她知道这件事情并不奇怪。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纵然逢纪、审配、袁尚百般遮掩,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蛛丝马迹暴露,面对众人质疑的三人团最终不得不宣布了袁绍的死讯:
大汉王朝邺侯、大将军司马、汝南袁氏杰出代表、反抗董卓的急先锋、大汉王朝的忠实守护者,袁绍袁本初,因病医治无效,在邺城去世,享年59岁。
袁本初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在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他始终保持着对大汉王朝的无限忠诚,对治下四州人民鞠躬尽瘁,他的逝世,是大汉王朝的重大损失。
当然,这只是对外公布的内容。
诸葛亮送给张绣的消息比这详实许多。
在诸葛亮看来,袁绍死的有些蹊跷。
他没理由不怀疑。
袁绍虽然比曹操还要大七八岁,但身子骨却还硬朗着。
虽说官渡之战后他曾有过吐血昏厥的经历,仓亭之战后病情还曾经一度加重,但张绣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改变了他的命运。
随着这五年的调养,他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