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379节

  就在众人因为两个孩子的童言无忌有些尴尬的时候,刘表正在设宴款待刘备。

  自从刘备来到荆州投靠刘表以后,他就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

  类似这样的宴会刘表已经举办过很多次了。

  这一次自然是为了庆祝刘备喜得贵子。

  如果没有意外,刘表和刘备这一对兄弟依旧会跟往常一样,任由舞姬接着奏乐接着舞。

  甚至两人来了兴致都有可能挑一个漂亮的带回家去快活一宿。

  然而刘备在席间如厕时却突然发现,自己原本因为常年骑马而肌肉紧凑的大腿上竟然多出了一层肥肉。

  他不禁愣住了。

  算算时间,他在荆州竟是不知不觉待了好几年。

  看着这一层肥肉,再回想自己这半生遭遇,刘备不禁泪流满面。

  等回到席上,刘表便发现了他没有抹去的泪痕,不禁好奇地问了起来,刘备便如实相告:

  “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刘表听到刘备这番话,不禁对刘备现在的处境深感同情。

  要知道刘表也曾年轻过。

  身为一方诸侯的他有着八俊的美誉,单骑入荆更是他的巅峰之作。

  可如今他已年事已高、年老力弱、年衰岁暮,早就没有了继续发展势力的野心。

  在曹操跟袁绍在河北较劲的时候,刘备一度劝他乘虚袭击许昌。

  然而刘表却始终难以下定决心。

  对他来说,数年前在张绣协同下平定荆南的那一战已经是他最后的绝响。

  再加上蔡瑁不时以刘备之前在汝南进攻曹操反被艹嘲讽刘备自不量力,便让刘表更加犹豫不决了。

  为此刘备自是懊恼不已,甚至有些后悔当初是不是应该去投张绣。

  可转念一想张绣现在同样也是沉迷美色,又觉得这其实并无多大区别。

  事实上,刘表已经把绝大多数心思都用在了下一代身上。

  他想撇开长子刘琦,立次子刘琮为接班人,为此没少询问刘备意见。

  刘琦本人也是多次找到刘备,希望他这位叔父能够支持自己。

  于是夹在两人之间的刘备不免觉得左右为难。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这不仅仅是家事,更涉及到了荆州这一大片土地的归属之争。

  刘备清楚其中的厉害,自是愈加小心,不敢轻易发表意见。

  可即便如此,刘备和刘琦的交谈落在有心人眼中,依旧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这个有心人便是蔡瑁。

第417章 反?

  蔡瑁,字德珪,出身襄阳蔡州人,乃是荆州豪族名士蔡讽之子。

  抛开上一辈不提,只说蔡瑁这一辈。

  他的长姐早年嫁给荆州名士黄承彦为妻,算是豪族的强强联合。

  后来当初刘表单骑入荆州,蔡家再次投资了刘表,二姐又嫁给了刘表为继室,至于蔡瑁本人则是出力协助刘表平定荆州。

  当时江南宗贼兴盛,蔡瑁效力刘表期间,历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诸郡太守,刘表赐镇南将军时,更是命其担任军师。

  自此蔡氏一族威名更加显赫,也让蔡瑁愈加目中无人。

  放眼整个天下,他除了曹操和刘表谁都不放在眼里。

  刘表是他的主公兼姐夫,所以并不奇怪。

  至于曹操,则是因为蔡瑁少年时期就跟曹操是好友。

  他自诩有识人之明,觉得曹操王霸之气十足,若是刘表还在当可与之抗衡,一旦刘表不在,这天下就是曹操的。

  所以他向来都是主和派。

  原本蔡瑁最讨厌的人是张绣。

  建安二年,张绣在宛城以少胜多,大破曹操,这就已经让蔡瑁感觉到自己一向引以为豪的看人眼光受到了挑战。

  因为他原本认定张绣面对曹操是肯定要投降的。

  没想到张绣不但没有投降,反而还打赢了。

  虽然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件事情,但是蔡瑁自己就觉得不舒服。

  所以他在跟张允去荆州的时候才会那般趾高气扬。

  那时他还认为张绣不过是借着叔父那点遗产走了狗屎运罢了。

  万万没想到,张绣这个人居然会这么刚,竟然打算直接将他和张允下手杀掉。

  好在蔡瑁命大,逃过一劫。

  可怜的张允则是成为了替死鬼。

  自那之后蔡瑁就恨上了张绣,有事没事就要在刘表面前说一说他的坏话,还要让姐姐蔡氏吹一吹枕边风。

  万万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证明,张绣此人并不是走了狗屎运,他是真的利害。

  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南征北战数年后闯下了偌大的基业。

  就连曾经不可一世的袁术、吕布都接连败在他手上。

  至于曹操更不必说,一连三次被张绣打败,就连张绣本人都因为这件事情被冠以曹操克星的称号。

  自那之后,蔡瑁对于张绣的感情就不再是仇恨,而是恐惧。

  他引以为傲的看人眼光告诉自己,张绣极有可能是一条潜龙,有朝一日定能一飞冲天。

  可偏偏自己在这条潜龙还在蛰伏的时候就得罪了他。

  为此蔡瑁一度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张绣哪天心情不好来对付自己。

  他曾想去找张绣负荆请罪,又怕被张绣趁机咯嚓了,所以一直犹豫不决、寝食难安。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

  张绣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居然看上了一个从山东来的傻小子,还将其拜为军师。

  蔡瑁一开始还对此不屑一顾,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他也配叫军师?

  可他没想到正好是这个不起眼的少年却成了缓和他跟张绣关系的关键。

  自己的大姐夫黄承彦竟然也看上了诸葛亮,想要把女儿嫁给他。

  此事一成,诸葛亮就成了自己的外甥女婿。

  蔡瑁闻讯顿时大喜。

  一改之前的态度,极力撮合此事。

  恨不能让张绣对诸葛亮再重视一点,最好把他当成亲兄弟才好。

  事实还的确如同他料想的那样发展了。

  在诸葛亮的婚礼上,有刘表和黄承彦调解的情况下,张绣表示从此不计前嫌。

  自此蔡瑁心中大定。

  他虽然对张绣既是仇恨又是恐惧,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

  张绣这个人说话算话。

  他说不计前嫌,那就真的不会再找自己麻烦了。

  自此蔡瑁便觉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只要不招惹张绣,他依旧还是那个可以在荆州横着走的蔡德珪。

  正所谓天晴了、雨停了,我又觉得我行了。

  谁知没过多久,一个比张绣还要讨厌的人就出现了。

  刘备,刘玄德。

  在蔡瑁看来,这个家伙自己命中克主不说,现在还想跑到荆州来害刘表,这就已经十分可恶了。

  更过分的是还敢掺和他们刘家继承人的问题?

  这就是可恶之极了。

  最最重要的是,他居然害得自己被姐夫骂了?

  这简直是罪大恶极、罪不容诛、罪恶滔天!

  于是蔡瑁便如同当初对张绣那般,又开始在刘表面前给刘备上眼药。

  因为事涉刘表继承人之争,他这次更是将姐姐一同拉上战场。

  蔡氏也是全力配合,但凡遇到刘表和刘备叙事,每次都来窃听。

  这一日听到刘备有关大腿脾肉的感叹,立刻就觉得机会来了。

  等刘表回到内宅,蔡氏立刻对他说道:

  “适间我于屏后听的刘备之言,此人虽如今落魄,但其志不小,足见其有吞并荆州之意。

  夫君今若不除,必为后患。”

  刘表对于蔡氏偷听他跟刘备谈话的事情心知肚明,但闻言却只是摇头不语。

  一个女人家,练好床上功夫侍奉自己就好,操心这些干什么?

  对于蔡氏的妇人之见,刘表懒得跟她一般见识,若非今天酒喝得有点多导致有心无力,否则定要拉她到床上好好教训一番才是。

  眼见刘表没有理会自己,蔡氏索性悄悄把弟弟蔡瑁召唤过来,与他商议起此事。

  自从解决了跟张绣的龃龉之后,蔡瑁便又找回了当初那种嚣张跋扈的自己,闻言当即目露凶光,果断说道:

  “那便先斩后奏!吾直接在馆舍杀之,然后告知主公。

  彼时主公再想阻拦,也是悔之晚矣。”

  蔡氏闻言觉得此计大妙,欣然同意。

  于是蔡瑁二话不说,连夜点军,誓要将刘备这个讨厌的家伙格杀当场。

  或许是刘备命不该绝,或许是老天爷就喜欢跟人开玩笑。

  原本蔡瑁的行动极其隐密,连夜起兵也足够果断,可这件事情偏偏还是被人得到了消息。

  这个人的名字叫伊籍。

  他并不是刘备麾下之人,而是刘表的山阳老乡。

首节 上一节 379/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