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353节

  诸葛亮本是一个十分自信的人,自打懂事起就觉得自己是不输于管仲、乐毅的综合性人才。

  就这他都已经觉得自己够自负了。

  但是!

  张绣比他自己还要信任自己。

  他在言谈之中不止一次提到过,管仲、乐毅算什么?

  张良、萧何、韩信加一起才是你诸葛亮!

  诸葛亮:(°ー°〃)

  纵然诸葛亮再自负,年方弱冠的他也觉得自己没有到以一己之力媲美汉朝开国三大功臣的地步。

  可偏偏张绣就这么说了。

  不但这么说,还是真心实意这么认为的!

  诸葛亮实在不明白张绣对自己的这份信任究竟是从何而来。

  无论如何,单单只凭这份信任,诸葛亮便下定决心辅佐张绣。

  张绣对他的信任实在太过沉重,沉重到他只能用八字来表达自己对张绣这位主公的心意: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公台,曹操便交给孔明与你了!”

  “喏!”

  陈宫闻言大喜。

  他当初之所以愿意加入张绣阵营,就是因为张绣答应他要跟曹操对A。

  虽然之前已经有过打败曹操的经历了,但一想到这一次搞不好能够骑在曹操头上拉屎……咳咳,说得文雅一些,能够当面直斥其非,陈宫就激动的浑身发抖。

  当初曹操说他跟错了人,这一次他就要让曹操看看,他陈宫陈公台没有跟错人!

  “子龙,你与兴霸、子义、叔恶、季子随军师同行。”

  只让陈宫独自一人对付曹操,张绣生怕他控制不住自己,直接把曹操给剁了,所以让诸葛亮带队,掌控大局。

  再加上赵云、甘宁、太史慈这三员大将和原本的河北四庭柱一正梁中的文丑、韩琼。

  五位一线武力担当,已经足以应付曹操麾下那一群将领了。

  至于张郃、高览、田丰、沮授这四位袁绍的旧将,自然是由他亲自带队准备去会一会袁绍。

  对于这一位官渡之战前的主角,张绣也算是神交已久了。

  这次也终于是到了两人见面的时候了。

  根据史书和演义所说,此战过后,袁绍将会一蹶不振。

  但张绣需要他再坚挺一段时间,帮自己在前边坦住曹操。

  套用一句不那么合适,但是却十分应景的话,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半死不活的袁绍才是好袁绍。

  随着官渡之战和此战过后,曹操一统北方已经是大势所趋。

  但是袁绍坚持的时间越长,自己可以埋头发展的时间也就越长。

  那样等到曹操一统北方的时候,自己就会拥有更多的资源来与他抗衡。

  想要让袁绍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单凭现在的他肯定是不够的。

  毕竟印象中他也再坚持不了多久了。

  张绣已经改变了祢衡、吕布、袁术、孙策等人的死局,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是想试试能不能在袁绍身上再成功一次。

  还要在帮他一把才行。

  等张绣安排完毕,所有人都觉得十分满意。

  陈宫终于能够与曹贼那无耻老贼刚一波正面。

  文丑和韩琼能够一雪官渡之战被曹军追杀的耻辱。

  沮授终于能够再一次见到心心念念的旧主——虽然如今他已经是张绣的人了。

  但他对于袁绍的忠心还是不会改变——好在现在这位主公答应自己要保住袁绍。

  田丰、张郃、高览,这三位袁绍的旧将则是想让袁绍知道什么叫做失去以后才知道后悔。

  你不珍惜我们,自有人珍惜我们。

  至于赵云、甘宁、太史慈的想法就更简单了。

  有仗打就行。

  三人当中赵云更纯粹一些,能帮到师兄就行。

  这一点倒是跟诸葛亮不谋而合。

  张绣虽然做出了部署,但他只给出大方向,具体行动则是需要由其他人自行安排。

  一来是出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二是给予众人高度的自由。

  陈宫激进,但有稳哥诸葛亮在上边压着。

  至于自己这一方就更不必说了,田丰+沮授的组合怎么也不会差。

  他们缺的只是一个能够听得进意见的主公而已。

  刚好自己就是这种人。

  安顿好这一切之后,张绣的目光便看向远方。

  历史的车轮似乎又要向前滚动起来了呢……

  就在张绣已经开始着手布置仓亭之战的后续事宜时,正面战场上的战斗依旧还没有结束。

  吕布和纪灵截住曹家兄弟,救下袁绍。

  被救下的袁绍则是继续逃跑。

  他对吕布很有信心,这样的绝世猛男应该可以将所有的追兵挡在身后。

  纵然挡不住,也足够让自己从容逃跑。

  万万没想有,身后的追兵虽然没能赶上来,前边却又有人拦住了去路。

  来者不是旁人,正是曹操麾下宗族势力中的头号人物:

  曹洪、夏侯惇!

  先前将吕布和纪灵误认为了是伏兵的时候,袁绍就已经想到了十面埋伏。

  但后来误会解除,这个念头便随之消散。

  万万没想到,曹操竟真给他安排了十种伏兵。

  “十面埋伏!”

  袁绍咬牙切齿地说道,“曹阿瞒,你好狠的心!”

  自己听了审配之计来了个四面楚歌,曹操就回了一个十面埋伏。

  曹阿瞒,你跟我还真是有默契啊!

  想到这里,袁绍也不再逃避。

  因为他知道此时再逃避也已经没有用了。

  于是他放声高呼:“若不决死战,必为所擒矣!”

  下一刻,他便如同方才在河岸的曹操那般,率先迎着曹洪跟夏侯惇冲了上去。

  主帅冲锋,袁绍军总算是提起了最后的士气。

  在经过一番激烈到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残酷冲杀,曹洪和夏侯惇终究还是没能拦住死战的袁绍,被他突围而出。

  然而结果却是异常惨烈。

  袁熙和高干皆被箭伤,没有数月别想把伤养好。

  最后的军马亦是几乎死伤殆尽,与官渡一战的结果不相上下。

  袁绍见状,忍不住和三个儿子抱头痛哭,竟是直接昏了过去。

  怎一个惨字了得。

第395章 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在吕布和纪灵的帮助下,袁绍终究还是成功突出了重围。

  但是他专程为这一战凑齐的四州精锐之兵却是几乎死伤殆尽。

  麾下将领被许褚一人力斩十数人,在后来逃跑的路上亦是损失不少,到如今袁熙和高干更是身中数箭、惨不忍睹。

  望着眼前的这一幕,袁绍不禁心中大恸,终于忍不住三个儿子抱头痛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捶胸顿足:

  “袁绍,你怎会落到了这种地步?”

  哭着哭着,他实在难以承受这份来自内心深处的痛楚,竟然是直接昏了过去。

  众人见状就慌了,一番操作好不容易将其救醒,袁绍却又大口大口吐起血来。

  众人又是一阵手忙脚乱。

  好容易不再咳血,袁绍终是忍不住长叹一声,说出了心里话:

  “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此……天丧吾也!”

  陪着袁绍的三子一外甥和还跟着身旁的几位谋士一听这话,吓了一跳,连忙开口相劝。

  他们生怕袁绍从此失去信心,一蹶不振。

  如今还跟着袁绍的都是对他忠心耿耿的人,自然不希望他就此沉沦。

  袁绍倒也是能够猜到他们的心思,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多言,吾非是怕了曹阿瞒!

  只是逢此大变,心有感慨罢了。

  汝等且各回本州,待重整人马,吾誓与曹贼一决雌雄!”

  听到袁绍这么说,众人才放下心来。

  还好,原来主公并没有丧失信心。

  就在这时,就听一个声音自他们前方幽幽传来:

  “昔日袁术兵败淮南,曾言曰‘袁术至于此乎’,吾便叹为观止。

  不曾想袁本初今日竟也落到了这般地步,果真是兄弟啊!”

  听到这个声音,众人尽皆脸色大变。

  只因……

  此时此刻,他们再也没有余力去对付来犯之敌了。

首节 上一节 353/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