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352节

  说到底还是怪袁绍。

  昨晚袁绍领兵追出去的时候,吕布和纪灵因为事先通过气,所以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去询问袁谭和袁熙。

  按照张绣之前的安排,这一战的结果是要让曹操赢。

  但只能是小赢、中赢,而不能是大赢。

  所以两人昨晚的想法也很简单:

  袁绍占优,那就在背后捣乱,帮曹操。

  曹操占优,那就袖手旁观,静观其变。

  一旦发现曹操要大赢的时候,那就要帮袁绍止住这种急速下滑的趋势。

  实际上,两人的想法并没有错。

  这的确是实现张绣战略最合适的方法,简单粗暴,直接有效。

  如果他们得到的信息正确无误的话。

  可惜是的,面对吕布和纪灵的询问,袁谭和袁熙都给出了无比坚决的答复:

  曹操夜晚劫寨是自寻死路,这一战赢定了!

  袁谭和袁熙的信心自然来源于袁绍。

  可惜的是,自从官渡之战开始以后,袁绍的判断貌似就没有正确过。

  这一次也不例外。

  吕布和纪灵倒也没有轻信袁绍的判断,听到袁绍说自己要大赢的时候,一开始也有些怀疑。

  不过当亲眼看到许褚当来劫寨的人折损大半,又被袁绍领军追了整整一夜的时候,两人便觉得这应该假不了。

  既然袁绍都要大赢了,那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了。

  背后搞事,帮曹操!

  “阿翁,你为何要帮那张绣?”

  纪灵一直都以为吕布跟自己一样投降了张绣,所以对于吕布这种行为并不觉得奇怪。

  但吕玲绮却知道自己的父亲跟张绣充其量就是合作关系,所以才对吕布这么配合张绣的指令感觉到奇怪。

  听到女儿询问,吕布长长叹了一口气,“为父漂泊半生,只恨未逢明主……”

  吕玲绮睁大眼睛看着自己的父亲,等了半天却没有下文。

  她忍不住抬起头看向吕布,见他的表情有些尴尬,不禁心中奇怪,“所以呢?”

  吕布的脸色有些尴尬,“我的意思是,如今为父寄人篱下,须得早做打算才是。

  如今愿配合纪灵行动,也只是提前为自己留一条退路罢了。

  此事在去岁我将你救回来之际便已经说过了。”

  回想起自己去年被张绣俘虏时发生的一些事情,吕玲绮脸色微红,“阿翁的意思是,那张绣比曹操和袁绍更厉害?”

  吕布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是。”

  吕玲绮闻言更惊讶了。

  她没想到吕布对张绣的评价居然会这么高。

  正如吕布所说的那样,他飘泊了半生,投奔了好几任主公,一开始是丁原,后来是董卓,再后来又是王允……

  想着想着,吕玲绮蓦地睁大双眼,一个大胆的念头突然浮现在了她的心头:

  父亲该不会是……想拜那张绣为义父吧?!

  他不是最喜欢干这种事情吗?

  当然这话可不能说出口。

  吕玲绮也只能默默把自己这份疑惑藏在心中,留待日后验证。

  不提吕玲绮心中这个大胆的想法,总之,在认定袁绍这一战将会大获全胜的时候,吕布和纪灵做出了决定。

  先不出兵。

  如果这样还不够的话,再考虑怎么给袁绍使绊子。

  但让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即将天亮的那个时刻,两人真真切切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战场风云、瞬息万变。

  前一刻,准线探马传回来的消息还是“大将军亲率大军追赶贼军”,“三位郎君奋勇向前”,“贼军不敢回头”。

  结果下一刻就变成了“不好了,张将军被贼将斩了”,“不好了,李将军被贼将斩了”,“不好了,王将军和赵将军被贼将斩了!”

  吕布和纪灵被这一连串的消息给唬得一愣一愣,都觉得这未免有些太儿戏了。

  可当许褚以一己之力连斩十数将,曹军背水一战大败袁军的消息传来时,两人都沉默了。

第394章 惨

  “温侯,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当听到袁绍大军已经追着曹操来到河边,竟然被人数才是他们五分之一的曹军反败为胜,甚至杀到血流成河的时候,纪灵只觉得不可思议。

  “汝莫问吾,吾亦想知道!”

  吕布同样是百思不得其解。

  他比纪灵考虑的还要更多一些。

  从前线探马传回来的消息可以看出,这场战斗许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他,曹军想要反败为胜恐怕还不会这般顺利。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

  自己又不是没跟许褚打过。

  许褚水平纵然不差,但在自己眼中也就最多也就称得上一句“不差”。

  可从战报中来看,这货简直都成了西楚霸王转世好吗?

  在败军之际以一己之力连斩十数将,自己都没有这么辉煌的战绩。

  袁绍更是让人莫名其妙。

  在己方兵力五倍于敌的情况下,他到底是怎么做到被曹操反败为胜的?

  虽说自己也没少打败仗,但他自认为绝不会像袁绍败得这么离谱!

  “温侯,既如此,我们……帮袁绍?”

  纪灵终归还是记挂着张绣安排的任务,在从惊讶中回过神来以后,便向吕布问道。

  “走!”

  吕布果断答应下来。

  他也想看看,这许多日不见,许褚到底是不是长出了三头六臂。

  因为两人昨夜都压着士卒没让动弹,此时领兵出战,正好将又来劫营的曹家兄弟挡住,顺便救下了袁绍。

  看着袁绍落荒而逃的模样,吕布不屑地摇了摇头。

  汝南袁氏?

  四世三公?

  十八路诸侯盟主?

  不过如此!

  反倒是那个跟在袁绍身旁的小老弟曹操如今却让人刮目相看。

  至于连续三次打败了曹操的张绣那自然是更利害了。

  想到这里,吕布不由就是一阵兴奋。

  说实话,他现在还真有那么一丝拜张绣为义父的想法了……

  “阿嚏!”

  等待着探马消息的张绣突然打了个喷嚏。

  “八成是大桥和阿宓又想我了。”

  张绣揉了揉鼻子,自嘲了一句。

  反正不可能是感冒。

  他现在的身体素质早已经达到了寒暑不侵的地步。

  感冒,不可能的!

  不过等的时间是有点久了……

  正思忖间,就听诸葛亮突然说道:

  “主公,若亮所料不差,袁绍应已是败了。”

  诸葛亮这一开口,顿时就把众人注意力吸引过来。

  特别是沮授,更是目不转睛地盯住了他。

  “何出此言?”

  张绣虽在询问,但其实已经下意识相信了他的话。

  除了看人的眼光之外,张绣无条件相信诸葛亮的判断。

  至于对人的判断这一点,恰恰又是张绣这个穿越者的强项。

  “若是袁绍获胜,此时消息必已早就传来。”

  诸葛亮伸手指了指远方,平静地说道:“绍军数倍于敌,又将敌迫之河上,若能获胜,必是速胜。

  反观操军,背水一战,便是能胜,亦是艰难,是以此刻尚未传来消息。”

  众人闻言皆是点头。

  很简单的道理,哪怕诸葛亮不说,等再过一会他们也能想到。

  “那便开始行动吧!”

  张绣丝毫没有犹豫,直接就按照袁绍被打败的结果提前部署起来。

  这一点也是极让诸葛亮欣赏的地方。

  实际上,自从他答应加入张绣的阵营以后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张绣对他很信任。

  这原本并不奇怪,从古至今很多雄主都能做到这一点。

  但是张绣对他的信任却有些古怪。

  怎么说呢?

  虽然这样说有些不好,但是诸葛亮的的确确感觉到,自己这位主公对自己的信任简直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

首节 上一节 352/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