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挡下了魏延的奇袭,此时的刘勋志得意满。
“各位毋须担心,此事我前几日便命人已飞马报至寿春。”
他的目光在身后众人身上环视一圈,信心满满地说道,“主公的援兵不日就到!”
很快,魏延攻打庐江的消息就传到了寿春。
袁术自是勃然大怒:
“刘表小儿,欺我麾下无人否!”
众人议论纷纷,长史杨弘分析:“主公,刘表使人攻我,只怕是为先前江夏一事……”
袁术听到杨弘之言默然不语。
主要是没想到一个默默无闻的魏延居然这么能打。
他现在倒是有些后悔借兵给孙策让他江东了。
否则这种时候直接让孙策领兵去庐江就好。
虽然袁术一直提防着孙策不假,但那句“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可是真心实意的。
只是一想到传国玉玺,袁术心头又不禁一阵热切。
先前汉天子还都,主簿阎象曾建议他迎帝寿春,被他拒绝,就是因为他暗有称帝之心。
如今得到传国玉玺,更觉这是天赐良机,根本没打算还。
“便是如此,庐江也不可不救”,见袁术沉吟不语,阎象就猜到了他的心思,劝道,“庐江接荆、豫二州,一旦有失,则寿春危矣。”
袁术听了觉的有道理,目光就从都督张勋、纪灵、桥蕤,上将雷薄、陈兰等人身上一一扫过:
“有谁愿为我去擒此贼!”
众人面面相觑,都没有说话。
自打袁术从孙策那里得到传国玉玺以后,众人多多少少都猜到了他的心思。
本朝从汉世祖光武帝利用预言书即位以后,谶(chèn)纬思想就极为盛行。
谶是预言,纬与经相对。
纬书就是专门编集出来,用预言来解释儒家经典的。
谶纬曾有言曰,“代汉者,当涂高也”。
要知道袁术字公路,“术”与“路”同意,都有道路、路途的意思。
再加上“涂”通“途”。
所以袁术理所当然的认为,“当涂高”说的就是他自己。
这种解释听上去固然有些牵强附会,但袁术却如获至宝。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先有谶纬,后有玉玺。
再加上袁术出身四世三公的士族豪门,如今割据淮南,兵粮足备,你别说还真有几分真命天子的气象。
值此关键时刻,谁都不愿离开。
见此情形,袁术顿时怒气爆发,站起身一拍桌子:
“怎么,吾麾下竟当真无人?”
眼见袁术发怒,终于有一人迈步走出,从容道:“主公,某愿前往!”
第40章 伐兵与攻城
张绣还在半路,就接到了魏延的传讯。
“刘勋既坚守庐江,必已向袁术求援”,祢衡当即给出建议,“为今之计,当赶在寿春来援前攻下此城。”
张绣深以为然,立刻下令全军加速赶路。
等来到庐江城下,张绣就看见魏延还没有放弃。
他口出各种粗鄙之言,锲而不舍的在城外挑衅叫嚣。
张绣不禁哑然失笑,看来魏延这次真的是被气坏了。
风度都不要了。
“主公,末将无能,未能拿下此城,请主公责罚!”
魏延听到消息,第一时间赶过来向张绣请罪。
“本来就没说让你一定打下来。”
话虽如此,但魏延没能拿下庐江城,张绣心里还是有些失望。
现在他倒是有些理解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纳魏延的建议了。
所谓奇谋,就得承认有赌的成分。
诸葛亮北伐时,曹魏已占九州之地,蜀汉只有一州不说,而且治下人烟稀少。
用奇谋赢了倒好,单车变摩托。
输了……
根本输不起。
好在他不是诸葛亮。
如今虽说是输了,倒也问题不大。
“庐江城防远胜江夏,陆康了不起啊——只是便宜了刘勋。”
听到张绣这么说,魏延也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张绣不会责备他。
毕竟庐江原本就不好打,刘勋在得到消息以后又抽调了各县兵力来援。
只要他不跑,打不下来才是正常的。
张绣军中风气不错,也没有人落井下石,但魏延就是过不去自己这一关。
毕竟这计策是他提出来的……
“好了,事已至此,也不必多说。”
张绣不再纠结,开始就着手重新安排攻城事宜。
“文长,你继续领本部人马攻东门。
兴霸,你领二千五百人马攻南门。
我领剩下的人攻西门,今天先稍作探试性攻击,看看他们的布防。”
攻打城池的精要在于调动对方防守力量,而不是平均分配兵力。
之前魏延那三千五百人相比庐江城人数略少,其中还有五百是骑兵,所以一直在等。
此刻人马到齐,也有必要真刀实枪干上一场了。
“诺!”
魏延和甘宁齐齐领命离开。
刘勋固守不出,张绣也不可能拿骑兵去攻城,因此他把所有骑兵都集中起来,部署在舒县四周。
一方面分散观察,预防刘勋受不住激领兵出城。
尽管魏延已经跟刘勋对峙了好几天,但他始终没有暴露骑兵的存在。
所以一旦守军出城,骑兵势必能给予沉重的打击。
当然了这种可能性不大。
只是张绣也不愿意硬攻。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可惜如今他无论是身份、名望,实力暂时都不够,魏延先前奇袭之计失败,他也只能伐兵和攻城了。
但是对方已经守了这么久,只要稍微有些脑子,就不会在这种时候被引出城。
那就只能强行攻城了。
至于布置骑兵的另一重目的,就是拦截从北面寿春方向来的援军。
他这次的行军速度原本就不慢,在半道得到魏延传讯以后又加快了行军速度。
所以他觉得寿春方向来的援军应该没有他快。
“希望还来得及吧……”
张绣的目光向北望去。
现在他就希望袁术的注意力都在称帝上,不要太重视一郡的得失,随便派个不靠谱的将领过来就好。
“真是……老子最讨厌打攻城战了!”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寿春援兵何时能到?”
庐江城内。
就连太守刘勋都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次问出这个问题了。
他本以为魏延退兵是放弃了攻城,谁知道后面来了个更狠的。
北地枪王张绣。
刘勋之前并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但是原本已经退避三舍的魏延突然一反常态开始攻城,刘勋这才知道原来是张绣来了。
时至今日,庐江城已经被张绣大军团团围住,粮道早被切断。
如果不是刘勋之前为了防备孙策囤积了不少粮草,恐怕这数万大军早就没吃的了。
即便如此,大军压境,城内难免人心浮动。
张绣主力赶到的第一天就对庐江城发起了进攻。
城内守军地利优势明显,再加上之前准备充分,坚持了半日之后,张绣便鸣金收兵。
但只这半日的表现,就让刘勋知道张绣不是好相与的。
他原本还担心张绣会在之后给予更猛烈的进攻。
但接下来张绣的所作所为就让人有些看不透了。
他每日攻城之前,都会派士卒对城中大喊一番。
说刘勋忘恩负义、恃宠而骄、卑鄙无耻,抢了孙策的庐江太守之职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