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343节

  破釜沉舟也不是谁用了以后就能成功的,自断退路的情况下除了别无他法奋起反击,同样也有可能因为失去信心任人宰割。

  反倒是最后的十面埋伏成功率最高。

  只要能够顺利完成前两个阶段,那么就不会出现问题。

  所以程昱给出的计策可行,但却是一条危险与机遇并存的险计。

  像荀攸这种稳重的人就不会给出这种计策。

  曹操思忖片刻,见其他谋士都没有更好的办法,最终一咬牙,还是同意下来。

  他相信自己麾下的将士能够扛住压力。

  随后便将全军分成左右两路大军,又将每军各分五队。

  左一队夏侯惇,二队曹仁,三队李典,四队韩浩,五队曹休。

  右一队曹洪,二队曹纯,三队徐晃,四队于禁,五队夏侯渊。

  中军则是安排许褚为先锋。

  只是因为中军要承担最为关键的破釜沉舟反攻任务,需要一名极为勇猛的将领。

  在典韦死后,许褚自是当仁不让。

  眼看十队人马当中曹家跟夏侯家就占了多一半,曹操不禁再次怀念起了已经牺牲的典韦、乐进和在官渡之战中失踪的张郃、高览。

  如果他们都在的话,选将就不会这么难了。

  倒不是说他老曹家跟夏侯家的将领不行。

  相反,曹休、曹纯等人虽不及曹洪,但绝对当得起名将之称。

  况且曹家和夏侯家的将领忠诚度绝对是曹操麾下一众将领中属于第一梯队的,用起来那是十分放心。

  只是曹操十分重视人材,心里清楚欲成大事虽然要依靠宗族势力,但又不能过于依靠宗族势力。

  所以他始终都在发掘除了曹家跟夏侯家以外的武将。

  想当年濮阳之战对付吕布时六人中只有夏侯兄弟同时上场,如今这十面埋伏却因为少了典韦跟乐进二人,又没有新人加入,只能让曹家跟夏侯家武将倾巢而出。

  曹操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明日定要大败袁军才行!

  就在曹操商议破敌之策的时候,袁绍这一方也没闲着。

  “主公与曹贼在仓亭十数日,曹军损失渐长,只恐近日便要出计。”

  袁绍也觉得曹操这个一肚子坏水的家伙不太可能继续跟自己这样硬碰硬了,听到审配的话深以为然,立刻反问:

  “然则计将安出?”

  审配看了一眼逢纪,见后者朝他微微点头,便开口道: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今我军近五倍于敌,可将其迫至河边,敌无退路,军心必乱。

  彼时再令左右两军出击,可一举破之。

  此乃四面楚歌之计也。”

  袁绍闻言大喜过望,一拍大腿道,“正南此计妙极!”

  然而郭图却在此时提出了不同意见,“若曹军见无退路,背水一战,以一当十,又当如何?”

  一听郭图这么说,袁绍顿时又犹豫起来。

  逢纪则是笑道,“公则此言差矣!汝莫非以为任谁都能那行破釜沉舟之事?须知曹贼不是西楚霸王,主公更非章邯也!”

  袁绍一听对啊,像我这种人,怎么可能跟章邯一样?

  至于曹操,一个七尺差半寸的矮子,给项羽提鞋都不配好吗?

  遂下定决心,就用这四面楚歌之计。

  不过在人选上又犯了难。

  正面追击曹操的军队当然是由袁绍父子自己领队,但在左右两路军的人选上又犯了难。

  按照审配的意思,这两路军的将领只有一个要求:能打!

  反正策略他都已经安排得明明白白,将领基本不用动脑子,只要负责执行就行。

  最主要的是一照面就要让曹军胆寒,彻底丧失反抗的信心。

  要知道曹操军中猛将如云,许褚、徐晃、夏侯渊等人皆乃当世名将,没有能耐的可镇不住他们。

  此时袁绍不免想起了自己麾下的河北四庭柱。

  无论是已经战死的颜良、文丑,还是到现在都不知所踪的张郃、高览,若他们还在,自己现在又何需犯难?

  “父亲,孩儿有一人选!”

  “父亲,孩儿推荐一人!”

  袁谭和袁熙几乎同时开口说道。

  二人出列之后有些意外的对望一眼,没想到对方的同步率居然会跟自己这么高。

  袁绍倒是不以为意,闻言便问道:

  “难得吾儿能替为父分忧,你二人且说说看,何人可领军出战?”

  袁熙看了袁谭一眼,开口道,“请兄长先讲。”

  袁谭也不推辞,点了点头便道,“山东纪灵,勇猛非常,使一口五十斤三尖刀,曾与关公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

  “竟有此事?”

  袁绍闻言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关羽的厉害他是亲眼见过的,当初虎牢关下三英战吕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他眼里吕布之下便是关羽、张飞,比起颜良文丑更甚一筹。

  当初刘备在他麾下的时候他就动过这两人的心思,只可惜没能让他们为己所用。

  如今听说纪灵曾跟关羽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不禁有些意外。

  不过想到对方本就是袁术麾下第一猛将,能有这样的水平倒也说得过去。

  想到这里,他又转向袁熙,“吾儿又要举荐何人?”

  哪怕是比纪灵稍差,他也可以接受。

  这样一来有这两人带队,明日定可一举攻克曹贼!

  却见袁熙微微一笑,淡淡说道:“吕布。”

  虽然仅仅只有两个字,但厅中众人却是齐齐倒吸一口冷气。

  袁熙没有像袁谭那样对纪灵一般给出介绍,只因为“吕布”这两个字足矣,实在是无需多言。

  袁绍惊道:“吕布竟也来了!”

  “不错”,见到袁绍惊讶的模样,袁熙面有得色,他缓缓说道,“去岁吕奉先与田元皓未能追回甄氏……”

  说到这里,袁熙脸上的得意之色不免淡了些,但他随即便摆脱了这种情绪影响,接着说道,“吕奉先心中羞愧,故特让孩子替其请战,欲要凭此战一雪前耻!”

  “好!此真天助我也!”

  袁绍闻言大喜,吕布加上纪灵的组合,绝对能够完美的实施审配的四面楚歌之计。

  曹阿瞒,你当真以为自己在官渡打败了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今次吾便要一雪前耻,让你知晓谁才是天命所归之人!

  议事既毕,众人便回到各自营中休息。

  因为纪灵和吕布没有参加这场战前调度会,所以袁谭和袁熙便将此事分别告知二人,二人得讯面露喜色,纷纷表示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全力以赴,打击曹贼。。

  在将袁谭、袁熙送离之后,纪灵跟吕布的脸色不约而同冷了下来。

  纪灵在第一时间去找袁术,将这件事情告之于他。

  吕布则是召来自己的女儿吕玲绮,跟她商议起来。

第386章 你可是张博超的人?

  以前的吕布是从来不会对自己的妻儿说这些事情的。

  因为他认为打仗是男人的事情,哪怕女儿继承了自己的天生神力,又有一身精湛的武力,但吕布依旧不认为她应该上战场。

  直到徐州一战,吕布的这种心态开始产生改变。

  一方面是他发现自己的女儿真的很强。

  单以武力论,就能跟宋宪、魏续等人打成平手。

  以一介女流之辈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另一方面则是他发现女儿的智力好像也比自己要高一些。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事实的确如此。

  特别是吕布上次去追甄宓,等回来就惊讶地发现跟他一起来投袁绍的宋宪、魏续等人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竟是已被袁熙收编。

  显然在他们眼中,跟着袁熙这个袁绍的次子都比现在的吕布更有前途。

  吕布自然是又惊又怒,却也无可奈何。

  怎么说袁熙都是幽州刺史,又背靠袁绍这棵大树,手底下有钱有人,不比他一个光杆司令强得多?

  况且袁熙还对他没能抢回未婚妻的事情既往不咎,吕布是真的没有立场再说什么了。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吕布觉醒了。

  吕玲绮来打起仗来不弱于魏续、宋宪,脑子也不比他们二人差。

  还不用担心她像这两人一样叛变。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依靠自己的女儿呢?

  自那之后,吕布遇事便要听听女儿的意见。

  不过在那之前,他先是去找了袁绍麾下的纪灵。

  曾经为敌的两人再度重相逢,不禁有些欷歔。

  当初两人也曾有过交集:纪灵奉袁术之命去攻刘备,被吕布以辕门射戟之法化解了两家矛盾。

  只可惜如今物是人非。

  好在两人如今处境相似,倒也有了几分共同话题。

  不过也仅此而已。

  因为纪灵的老领导袁术一直缠着吕布,想让他履行曾经的婚约,把女儿嫁给他儿子。

  所以哪怕跟吕布同病相怜,但纪灵也不愿跟吕布走得太近。

首节 上一节 343/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