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342节

  眼见甘宁就要中腿不保,小桥忽觉肩头一沉、手腕一酸。

  下一刻,她手中的长剑便再也拿捏不住,被人轻轻巧巧夺去。

  同时一只大手按在她的肩头,让她再也无法前进一步。

  张绣观战半晌,对小桥的身法和剑术虽然不能说是了若指掌,但也已经足够了解。

  所以看准机会的他一旦出手,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如破竹将小桥及时制服。

  说起来张绣还有些遗憾,原本还想多看一会美女舞剑呢。

  不过话说回来,只是为了自己的个人爱好就让甘宁失去以后的性福生活,这种事情他还是做不出来。

  “放开我!”

  被张绣制住的小桥自然不肯罢休,拼命挣扎起来。

  然而张绣既然已经出手,又怎么可能让她这么容易挣脱?

  虽然只用了一只手,依旧能将小桥牢牢掌握。

  反观小桥,她越挣扎张绣就越是兴……

  “咳咳,都散了吧!”

  打消了自己脑海中突然冒出来的奇怪念头,张绣让其他人先行离开。

  “这里交给我便是。”

  众人自然不会担心小桥会伤到张绣,纷纷称是告辞。

  惊魂未定的甘宁也是如此,在向张绣道谢之后又深深看了小桥一眼,便转身离开。

  他要去找太史慈算账。

  自己刚才差点就被割了,他居然还大声叫好?

  不把他打个鼻青脸肿,自己就不叫甘兴霸!

  等到所有人离开,张绣这才把小桥放开。

  “还给我!”

  刚刚获得自由,小桥便向着张绣伸出手,讨要自己的武器。

  “大喜的日子动兵刃可不好,这把剑就让我先替你收着吧。”

  按小桥现在的情绪管理,拿到剑以后肯定会再去找甘宁拼命。

  虽然这次甘宁有了准备,倒不用怕被小桥割掉第三条腿,但是在这种场合舞刀弄剑也是不行。

  他一边说一边细细观察着这把剑,发现它比一般的三尺青锋略短,应该是为小桥特制的武器。

  品质做工上乘,跟自己曾经的虎头湛金枪不相上下。

  不过虎头湛金枪在被自己强碎之后浴火重生,已经比这把剑更强……

  自己也真是无聊,这有什么好比的。

  “我说还给我!”

  眼见张绣不愿归还自己的武器,小桥二话不说就扑了上来。

  可惜没有剑的小桥就像是没有牙齿的老虎,虽然还有其他武器,但对上张绣却没有一点作用。

  他身材高大,手臂又长,只是伸出一只手按在小乔的额头上,小乔再怎么挣扎却连张绣一片衣角都够不到。

  原来动画片里都是真的。

  张绣看到自己只用一只手就制住了手舞足蹈的小桥,顿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噗嗤!”

  这一幕实在太过滑稽,旁观了整件事情都没有吭声的曹节此时实在忍耐不住,笑出声来。

  “张绣,你放开我!”

  此时此刻的小桥也改变了主意。

  果然还是这个家伙更可恶啊啊啊!

  “没礼貌,要叫我姐夫!”

  张绣淡淡说道。

  “才不会叫!”

  “那叫师叔。”

  “你休想!”

  “这也不叫,那也不叫,要你何用?”

  “噗嗤!”

  一旁的曹节没忍住,再一次笑出声来。

  通过今天的这一幕,她发现了张绣的另一面,同时也在心中暗暗做出了一个决定……

  张绣最终还是放过了小桥。

  其实是吉时已到,颜玉派人来寻小桥。

  小桥又不愿被他人看到自己这副模样,只得作罢。

  张绣也就顺水推舟放过了她。

  不过那把剑却没有还给她。

  小桥纵然生气,可是典韦和颜玉成亲在即,她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暗暗忍下这口气,先陪着颜玉去完成婚礼。

  很快,婚前礼结束,婚礼进行到了第二个阶段: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礼成,送入洞房!”

  典韦成亲的仪式流程跟张绣大同小异,主要差距体现在两地的习俗。

  随后就是惯例的觥筹交错场面。

  看着眼前一派热闹的景象,颜平忍不住捻须微笑。

  自己总算是把这个老姑娘嫁出去了!

  不但嫁出去了,还嫁得不错。

  典韦的身份不必再说,身为张绣的护卫,他日后的成就肯定不会低。

  张绣已经答应,等典韦跟颜玉成亲以后,便要拜他为将军。

  虽然只是杂号将军,但毕竟也是将军。

  颜平投桃报李,表示从此以后将大力支持张绣,无论袁绍和曹操此战结果如何,颜家都将是张绣在北方大地的一个重要据点。

  联姻的好处也在此时体现出来。

  “张将军,听玉儿说桥家小娘是你侍妾之妹,可有此事?”

  张绣点了点头:“不错。”

  颜平眼前一亮,“听闻此女已过十七,吾有一子,年方二十,品行端庄、武艺尚可,不知张将军可愿与我颜家亲上加亲?”

  张绣闻言不禁看了颜平两眼,这就打上自己小姨子的主意了?

  想得也太美了吧!

第385章 十面埋伏VS四面楚歌

  曹操本认为自己可以乘着官渡之战的余威在仓亭一举击败袁绍。

  不曾想袁军却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韧性,双方除了最初的那次混战,之后一连十数日都是各有胜负,不分上下。

  只是袁绍兵力远胜曹操,双方打起消耗战,曹操相当于是输了。

  “若是沮授、张郃、高览等人能为我所用便好了。”

  面对眼前这种焦灼的情况,曹操心中如是想到。

  他并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里,文丑在延津之战被打败后身亡,张郃跟高览也在官渡之战后向他投降。

  在这之前,他更是拿下了徐州全境和河内太守张杨的地盘。

  更没有把汝南郡的一部分分张绣。

  最重要的是,造成这一切的张绣也听从贾诩建议,早早向他投降。

  可在有穿越者张绣存在的世界,以上因素相互叠加,就导致他的实力被削弱不少尚不自知。

  所以如今他虽然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但在仓亭之战却无法摧枯拉朽地击败袁绍,直到现在还在跟对方僵持。

  经过一连十数日的对峙,曹操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召集诸将,商议破敌之策。

  众人的想法跟曹操相同,都认为此时当需速战。

  不过曹操想听的不是原因剖析,而是解决方法。

  但面对这种情况,众人一时半会又的确想不出什么稳妥的计策。

  曹操见状不禁有些失望。

  关键时刻,忽听一人开口道:“吾有一计,可破袁绍。”

  曹操闻言望去,见说话的是程昱,急道:“仲德,计将安出?”

  程昱咳嗽一声,缓缓说道:

  “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我军数量不及敌军,可退军河上,伏兵十队,诱袁绍追至河上。

  彼时我军既无退路,必将死战,再令伏兵齐出,则可胜矣。

  此乃十面埋伏之计也。”

  “十面埋伏?”

  曹操听完程昱的话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说是十面埋伏,其实是三步走:

  先诱敌深入,后背水一战,所谓的十面埋伏则是要等到最后一步才能执行。

  因为它对于己方士卒的意志力要求极高。

  无论哪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铸成大错。

  诱敌虽是诈败,可一旦敌军反应超出己方预料,那么假败就会变成真输,不等伏兵出场,他们就已经完蛋。

首节 上一节 342/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