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评价可不低。
原本怀疑殷焱其实是被曹操派来,想用这种方式让自己放了曹节,但随着两人交谈的展开,他却发现并非如此。
殷焱说这句话乃是发自真心。
只是他这种发言不免就让人想起许劭曾经对甄宓、郭女王、步练师三人的评价来。
想到这里,张绣索性让曹节先行离开,直接跟殷焱询问起来。
“融阳先生可知许劭否?”
殷焱点头,“子将与我乃是旧识。”
“融阳先生可知许劭曾评中山甄宓、临淮步练师、安平郭女王皆有母仪天下之姿乎?”
殷焱再度点头道:“吾亦知晓。”
“既是如此,融阳先生称方才那女子贵不可言,不知与这三女相比如何?”
张绣的语气颇为轻松,陈宫却是一脸紧张地盯着殷焱。
他没想到自己引人来此,居然会得到如此惊人的消息。
却见殷焱咳嗽一声,缓缓说道,“此女……不在那三人之下。”
张绣:(⊙_⊙)
陈宫:( ̄△ ̄;)
曹节:(*/ω\*)
曹操终究还是出兵了。
正如张绣所料,典满母子和女儿失踪这两件事情对于曹操的打击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大。
曹节和曹丕之母卞氏悲痛欲绝,可又不敢像丁氏那般在曹操面前埋怨,每日只能默默垂泪,祈求上苍能让女儿平安无事。
反倒是丁氏看不下去,对着曹操阴阳怪气说了一通:
“原本说好要为我儿娶妻,如今没了妻子不说,竟连自己的女儿都丢了,曹公当真是好算计!”
如果是旁人敢这般嘲讽,曹操早就拉出去砍了。
但说这话的是他妻子,再加上这件事情原本就是曹操理亏,他便也只能默默承受下来。
妻子丁氏不给他碰,美貌的卞氏痛失爱女心情悲伤,寂寞的曹操只能去找其他人。
比如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尹氏,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运粮官王垕之妻王氏……等等。
这些女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曾经都是别人的妻子,并且都是已经有过生育经验的成熟少妇。
盘桓在她们之间的曹操如鱼得水,总算是性福了起来。
不过快乐的生活总是很短暂。
当荀彧告诉曹操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的时候,曹操纵然不舍,也是凭借着自己坚定的意志离开许昌这个温柔乡,重新踏上征途。
话说这日,曹操引兵渡过黄河,便有当地人箪食壶浆迎之。
曹操眼见打头的数人皆是须发尽白的模样,欲要收服民心,便将几人请到帐中赐坐,询问年纪。
结果得知这些人居然都已经年过百岁。
曹操大为吃惊,立刻说道:“吾军士惊扰汝乡,吾甚不安。”
惊扰归惊扰,仗还是要打的,像这样的场面话也是必须要说的。
不料为首的长者却说出了一番让曹操更为惊讶的话来:
“桓帝之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人殷馗善晓天文,夜宿于此,对老汉等言:
黄星见于乾象,正照此间,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
今以年计之,整整五十年。
如今袁本初重敛于民,民皆怨之。
曹公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曹操闻言不由哈哈大笑:“何敢当老丈所言?”
殷馗的名字他也听说过,数十年前颇有名望。
听到这位百岁老人将自己如今出兵之事跟昔日殷馗留下的预言对应起来,他自然是知道对方的心思。
一方面命人酒食绢帛赐给这些老人,另一方面号令三军:
“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
如此一来,自是军民震服。
曹操亦是大喜过望,暗道一声天助我也!
又过数日,曹操得到消息,袁绍聚四幽、青、并、冀四州之兵三十万前往仓亭下寨。
虽然对方士卒数量远远超过己方,但这一次曹军却不再像官渡之战前那般惊慌。
于是曹操亲率三军,亦是往仓亭赶去。
第380章 扶汉
当殷焱指出曹节也跟甄宓、郭女王、步练师一般会母仪天下的时候,张绣终于猜到了她的身份。
原来她就是汉帝刘协的那位皇后。
也不能怪张绣没往这方面想。
第一是因为自己虽然知道曹操在后来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刘协,但他却不知道这三个女儿都叫什么名字。
毕竟曹操的女儿那么多……
第二则是因为刘协现在的皇后还好好的。
刘协现在的皇后名叫伏寿,她是东汉大司徒伏湛八世孙,父亲是学者伏完,嫡母为阳安长公主刘华,可谓出身高贵。
当初董卓挟持刘协出长安的时候,伏寿已经是贵人。
后来董卓身死,李郭交兵,伏寿便在这期间被立为了皇后。
因为看到曹操连怀有身孕的董贵人都不肯放过,所以身为皇后的伏寿心怀恐惧,就给父亲伏完写信,说出了曹操残酷逼迫的凶相,要她父亲暗中图谋铲除曹操。
但是伏完生怕自己步了董承、王子服等人的后尘,所以一直不敢动手。
这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同时张绣还知道未来会发生的事情。
那就是伏完直到身死都没有对曹操下手。
按说在这种情况下的伏寿应该是安全的。
不巧的是,伏寿与伏完的密信却被曹操在伏完死后获得。
彼时的曹操已经被刘协册封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都邺城,可以说是一手遮天。
于是看到信的他便逼着刘协废去了伏皇后。
据说伏后被抓到时披发赤足,哭着拉起汉帝刘协的手说道“不能再救救我吗?”
刘协亦是哭着回道“我也不知我的性命还能延续到何时!”
当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曹操最终没有放过伏寿,如同杀害董贵人那般将之处死。
伏皇后所生的两位皇子也被曹操下令毒杀,兄弟宗族一百多人皆被处死,伏寿母亲盈等人更是被流放到了涿郡。
那件事情之后不久,曹操便强令汉帝册封他女儿为新皇后。
穿越之前的张绣在看到这件事情的时候颇为愤怒,一方面觉得曹操丧心病狂,另一方面也觉得伏皇后太傻。
你不写那封信不就没事了吗?
你看刘协最后虽然禅位给曹丕,也算是无疾而终了。
结果留下把柄,最终还是害了自己。
然而如今的张绣却已经看得明白,就算没有那封信,曹操也不会任由伏寿在皇后的位置上继续待下去。
因为让自己的女儿成为刘协的皇后原本就是为了加强对皇帝的控制。
那封信只不过恰好给了曹操一个发作的借口罢了。
假如没有那封信,曹操还是会废了伏寿,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
区别就在于可能不会杀那么多人了。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曹节成为皇后不久,曹操就从魏公的位置上进一步得到擢升,被册封为魏王。
要知道因为吸取了西汉七国之乱的教训,所以自从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以后,就严格地控制着诸侯王国数量。
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设异姓王。
曹操册封魏王,成为东汉王朝第一个异姓王,一下子打破了底线。
不但如此,曹操这个魏王的地位更是要在其余各诸侯王之上,拥有种种特权:
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
以天子旒(liú)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bì)。
就连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此时的曹操名义虽非天子,但实际已经有了天子之实。
纵然他最终没有称帝,但自从他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那一刻开始,心思就已经昭然若揭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直全心全意辅佐他的荀彧才会坚决反对,乃至忧愤而死。
可惜的是荀彧的死并没能阻止曹操。
他最终还是走上称公封王那条路。
书归正传。
得知了被赵云掳来的曹节就是未来的皇后时,张绣也觉得这件事情有种无巧不成书的感觉。
自己身旁居然能够同时聚集两位未来的皇后,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王霸之气?
只是如今曹节的命运已经发生了改变。
这件事也让张绣的想法再一次产生了触动。
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命运改变,串连起来才让自己有了改变整个历史大势的机会。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段时期,还是不要让它出现了。
想到这里,张绣便看向殷焱,目光炯炯地说道:“融阳先生此来当不是为了此事吧?”
“方才只是适逢其会罢了……”
殷焱随口说了一句便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