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84节

  审配来信,八成就是说运粮的事情。

  他已经想好了说辞,这次无论如何也要说服袁绍分兵攻打曹操,一举拿下许昌。

  那样一来,等袁绍拿下许昌,这首功妥妥就是自己的。

  让他意外的是,袁绍看着看着,脸色就黑了下来。

  许攸正待要问,却不料袁绍“啪”的一声直接把信拍在桌上,对着许攸怒斥道:

  “滥行匹夫!汝尚有面目于吾前献计耶!”

  许攸:w(?Д?)w

  发生了什么事情?

  袁绍的这脸色变得也太快了吧?

  不等他询问,却听袁绍说道:

  “汝早与曹操有旧,想是如今亦受他财贿,为他作奸细,意欲赚吾军耳!”

  许攸:(ー`?ー)

  如果说刚刚许攸是在惊讶,此时就已经有些生气了。

  自己与曹操有旧不错,但你当初跟他的关系分明更好!

  至于收受曹操贿赂、为他做奸细什么的更是无稽之谈。

  许攸强忍怒气,耐着性子问道:

  “主公究竟因何发怒?”

  “汝自观之!”

  袁绍将审配差人送来的竹筒对着许攸砸了过来,许攸皱着眉头躲了一下,这才捡起细细看了起来。

  审配一开始对袁绍说的的确是有关运粮的事情。

  只是说到一半却话锋一转,提起了许攸在冀州时曾经收受民间财物的事情。

  不但如此,审配还指出许攸明知子侄贪赃枉法却暗中包庇,隐瞒不报。

  由于此事证据确凿,子侄已经被审配收监下狱。

  眼见许攸神色变化不停,袁绍犹不解气,破口大骂:

  “无耻匹夫,汝犯下此等大错,本当斩首,今权且寄头在项!

  速速退出,今后不许相见!”

第326章 张绣娶妻

  在袁绍和审配的双重打压下,许攸最终还是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本想着等袁绍的气消了再去求情,谁知袁绍一连数日都不肯见他。

  仿佛是真的要弃之不用。

  这种作派就让许攸有些受不了。

  他向来自视甚高,骤遇此事,自然是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自己明明什么都没做……啊呸,自己不就是收受了一点点其他人的孝敬嘛!

  那又能怎么样呢?

  干这种事情的又不是我一个人。

  至于自己的侄子……

  肯定是被审配那家伙给害的!

  还说什么证据确凿……

  人在他手里,还不是他想怎样就怎样?

  审配能力是有的,可唯独在这人情世故上一窍不通。

  如今抓着那么芝麻粒大的一点错,就非要把人往死里整!

  这天底下、官场上,哪有这么死心眼的?

  最可恶的就是袁绍了。

  我许攸跟了你这么久,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清楚吗?

  居然说什么我跟曹操有旧,是他的奸细?

  好,既然你这么认为,那我就真的做给你看!

  终于在数日过后,许攸下定决心,挑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略一收拾便去投了曹操。

  袁绍平时傲慢惯了,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然而许攸却没有发现,他刚刚离开不久,便有一骑飞奔出营,朝着另一个方向狂奔而去。

  这一日,正是建安五年十月初十。

  就在许攸因为袁绍的羞辱和审配对家人的处置而下定决心转投曹操的时候。

  距离官渡千里之外的江夏,一场盛大的婚礼正在举行。

  穿越到这个世界的第四年,张绣终于正式娶妻成亲了。

  因为提前把甄宓从河北给接到了荆州,所以原本颇耗时间的婚前礼完成的很是顺利。

  在周朝以前,结婚仪式并不热闹。

  那个时候的人们把婚礼视为幽阴之礼,不奏音乐也不祝贺。

  直到汉代,婚姻相贺的礼仪才逐渐传袭下来。

  等发展到了今日,婚礼已经成为了一种展示实力、聚会宴饮、宣布伦理的重要仪式。

  尤其是像张绣如今这种封侯拜将之人,便是纳妾都要好好折腾一番,更不如说是如今的娶妻了。

  婚前礼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礼仪在甄宓来到荆州以后没用多久就迅速完成了。

  值得一提的是是纳吉。

  原本占卜张绣和甄宓生辰八字的这个流程是打算让许劭来完成的。

  然而于吉来到江夏以后,主动表示愿意接下这个差事。

  许劭原本还不乐意,但一看那个人是于吉,也就不说什么了。

  占卜的结果自然是天作之合。

  只是于吉的表情有些奇怪,张绣和甄宓倒也没有多想。

  原本请期的日子倒是没有变动,依旧定在了十月初十这一天。

  从这个环节开始,便进入到了正婚礼。

  所谓入乡随俗,张绣都已经穿越了,一切自然是要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来。

  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源自六礼。

  事实上,此时的婚礼也叫昏礼,因为多在黄昏时分举行。

  张绣在婚前还被婶娘邹氏按着头阅读了《礼记》中关于这一部分内容的记载: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

  话说这日黄昏,身为新郎的张绣身着玄色礼服,骑着他那匹强化+10的大宛良驹,肩上站着强化+10的鹦鹉怀英,率领一支迎亲队浩浩荡荡前去迎娶自己的新娘。

  原本张绣还担心带着怀英于礼不合,结果却被于吉告知鹦鹉乃是吉庆之鸟,这样做不但无恙,还能增加福缘。

  于是张绣便开心地带着鸟鸟去迎亲了。

  大汉右将军、宣威侯、扬州刺史要娶妻,娶的还是冀州中山郡名门望族甄氏之女,这场婚礼自是热闹非凡。

  更不必说张绣早在三个月前就宣布了此事,并且大撒请柬,广邀宾客前来参与。

  除了在黄河两岸对峙的曹操和袁绍实在顾不上,各路诸侯都有派人前来观礼。

  当然了如果袁绍能够顾得上,他恐怕就不是来观礼,还是要带着儿子来当场抢亲了。

  除了这曹袁二人之外,离得近又关系不错的诸侯都放下手头的事情,纷纷亲自前来。

  像是平定了江东的讨逆将军、吴侯孙策,虎踞河内的大司马、晋阳侯张杨,称雄荆州的镇南将军、成武侯刘表,以及蜗居汝南的左将军、宜城亭刘备。

  关系还不到这一步的,像是益州刘璋、汉中张鲁、西凉马腾等人亦有派人前来观礼。

  只有辽东的公孙度自立王国,跟各路诸侯都没有联系,自然没有派人。

  各路诸侯之所以会这么给面子,就是因为张绣如今发展势头正猛,群雄皆是觉得没有必要因为这种事情与之交恶。

  再者张绣的婚礼也的确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之间互通有无的平台。

  毕竟其他势力的首领都早早成了婚。

  便是比张绣小三岁的孙策都有了孩子,就算就是想要借着大婚的机会来召集众人都没有机会。

  此外诸侯们纷纷派人前来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皆是听闻有着老神仙之称的于吉和善于给人下评语的许劭都在江夏,所以都想来碰碰运气。

  毕竟汉朝谶纬之术盛行,在整个上流社会都相信这一套的情况下,这样的机会可并不多见。

  综上所述,建安五年十月初十的这场婚礼就变得格外热闹。

  上一次能够聚集了这么多势力,还是在十年之前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

  当今天子刘协也派出使者前来参加张绣与甄宓婚礼的消息更是将这种气氛推到了高潮。

  当然刘协之所以派人来参加张绣的婚礼,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

  只是在天下诸侯看来,这种做派便是对张绣的无比信任了。

  哪怕如今汉室倾颓,但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天子就是天子。

  张绣得此殊荣,自是令人倍加瞩目。

  要知道在此之前被刘协如此尊重的另一个人名叫刘备,如今被称为皇叔。

  刘协派出的使者原本是吴匡。

  他自蜀中归来之后,便得知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衣带诏事泄,国舅董承、侍郎王子服等人尽数遭诛,就连怀有身孕的董贵人都没能逃过一劫。

  吴匡自是痛心疾首,面见刘协,声称董承等人太过冲动。

  若是能够等他归来,等到曹操领兵在外,许昌空虚,再结好刘备、袁绍、马腾等人,未必不能成事。

  如今曹操虽然领兵在外,但留守许昌的荀彧亦非等闲之辈。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比曹操还要难对付。

  兼之上次事发之后曹操亦是加强了对刘协的监视,致使如今吴匡孤掌难鸣。

  吴匡担心重蹈覆辙,是以尽管伏皇后多次催促,亦是蛰伏下来,没有轻举妄动。

首节 上一节 284/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