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68节

  江夏不比吴郡会稽,不但没有灾害,生活水平也不在一个档次,所以没有那么多病人需要救治。

  就算是有,日常的医馆就已经足够用了。

  这就让于吉的一身本领没有用武之地。

  但即便如此,于吉也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打算,一副要在江夏长留的打算。

  这让张绣有些奇怪。

  这个时代的修仙者就这么闲吗?

  当然他也不会赶于吉离开。

  于吉留在这里,对他是有益无害。

  因为不少人听说了于吉在江夏的消息以后都不远千里跑来见他。

  其中一部分人在看到江夏欣欣向荣的景象,干脆便留了下来。

  从这个角落来说,于吉倒是也为张绣吸引了不少人才。

  干脆回头请他也来参加自己的婚礼好了。

  张绣如是想到。

  此时他再一次将目光转向了黄忠。

  再怎么看外表,他就是一个普通程度的壮汉。

  甚至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还有些拘谨。

  见他如此,张绣便半开玩笑地问道:“未知汉升今年高寿?”

  “末将是建和元年人,今年五十有三。”

  张绣闻言有些感慨,幸好自己下手时间早,否则真要把他当成廉颇来用了。

  此时的黄忠也有些沮丧。

  自己的年龄实在太大了!

  大到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黄忠的前半生经历了大汉王朝的四位皇帝。

  他出生的前一年,汉质帝驾崩,年仅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即位,即汉桓帝。

  刘志即位初期,太后梁妠临朝听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权。

  延熹二年,黄忠十二岁,刘志依靠宦官单超等诛大将军梁冀,并翦除其党羽,宣告了东汉王朝外戚专权时代的结束。

  刘志在位期间,任用凉州三明平定羌乱,讨伐鲜卑并将其赶至塞外。

  重新收服乌桓、南匈奴,罗马帝国遣使奉献。

  又采纳韩演建议,将专权的五大宦官全部贬黜。

  但另一方面,他也好色成性,三立皇后,兴起党锢之祸。

  永康元年,黄忠二十一岁,刘志去世。

  汉桓帝刘志算是黄忠经历的皇帝中最有作为的一个,之后就是一蟹不如一蟹。

  刘志驾崩的次年,解渎亭侯刘宏即位,是为汉灵帝。

  刘宏安心享乐,鲜问政事,使党锢再兴,宦官掌权。

  光和七年,黄忠三十七岁,黄巾起义爆发,州郡失守,半壁江山震动。

  虽后来被平定,却沉重打击了汉王朝势力,加速了它的衰弱。

  中和六年,黄忠四十二岁,刘宏去年,长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

  刘辩登基后便改元为光熹,后又改元为昭宁,年号一年三改,也给黄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年九月,董卓废汉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新帝。

  汉少帝刘辩在位时间不到一年便被废黜,次年更是被董卓派李儒毒杀。

  至此,黄忠总算是没有再遇上新帝登基这种事情。

  初平三年,黄忠四十五岁,荆州刺史刘表出任荆州牧。

  黄忠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随从其侄刘磐驻军长沙攸县,直到今天。

  可以说,黄忠用自己的前半生见证了大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

  此时看看张绣军中的一众将领,黄忠深深的感受到了什么叫朝气蓬勃。

  张绣这个主公就不必说了。

  不到而立之年便已是大汉右将军,天下有数的实力派诸侯。

  只有江东的孙策年龄比他更小,但却被张绣死死压制。

  河北袁绍、河南曹操、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是与他父辈们同一个时代的人物。

  他麾下的文臣武将除了贾诩,皆在三四十岁之间。

  像赵云、诸葛亮甚至只有二十岁。

  所以当听到张绣问起自己年龄的时候,黄忠不禁有了一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感。

第309章 看来……我来得不是时候

  比起黄忠对自己年龄的感慨,张绣反倒是对他信心满满。

  开玩笑,六十多岁能跟壮年关羽打成平手的,放眼整个三国都找不出来几个,也就是吕布、赵云等寥寥数人才有这个本领。

  如今自己提前十年抽到了黄忠这张SSR卡,张绣自然要善加使用。

  不过黄忠毕竟是新来的,未立寸功就身居高位并不合适。

  所以张绣仅仅只是在态度上展现出了对黄忠的重视,官衔上依旧让他保持了原本的中郎将,暂时跟着魏延,等有了战事再行调整不迟。

  等到三人离开,张绣回到家中说起此事,甄宓有些好奇问道:“将军为何会知道此人?”

  这个问题问的好。

  魏延也想知道。

  当然了实话是不可能说的,张绣便微微一笑:

  “昔日在南阳有所耳闻。”

  说起来倒也有意思,自己麾下的南阳人还挺多的。

  魏延、文聘、黄忠三人都是南阳籍,就连甘宁也是祖籍南阳,应该说不愧是天下第一大郡吗?

  甄宓只是随口一问,听到张绣这么说,倒也没有深究。

  她软软的身子靠在张绣怀里,吹气如兰:“将军,还有三个月妾就是你的人了……”

  “什么话,说的好像现在不是我的人一般。”

  张绣双手环在甄宓腰间,把眼一瞪,“自从我将你带回来的一刻,你便已经是我的人了。”

  甄宓嗔怪地看了张绣一眼:“将军还真是霸道呢……”

  听到张绣这么说,甄宓也不禁想起了当时的情形。

  那句“我今天就要带她走,我看谁敢拦我”直到现在都清晰地回响在甄宓耳旁。

  “怎么,你不喜欢吗?”

  “喜欢。”

  甄宓少有地露出了几分娇羞,她跟大桥都是大家闺秀,不同之处在于大桥身上多了几分婉约,甄宓则是多了几分爽利。

  在昨天亲眼见证了诸葛亮和黄月英成亲以后,甄宓对于三个月以后自己的婚事也是愈发期待了。

  念及此处,她忽然想起一事,颇为紧张地问道:

  “将军,你在昨天将我们要成亲的事情说了出去,袁家听到消息,会不会派人来捣乱?”

  “捣乱?”

  张绣失笑,“若是袁熙真敢这么做,我倒是有些佩服他了!”

  如今袁绍跟曹操正在黄河两岸直接对峙,他的三个儿子里除了老三袁尚跟着袁绍在冀州,青州的老大袁谭和幽州的老二袁熙虽然不在战场第一线,却是要保障袁绍的大后方稳定,不可轻动。

  如果袁熙真的因为听到张绣要和甄宓成亲的消息就千里迢迢杀到荆州过来,张绣除了佩服那就真没什么好说了。

  听到张绣的解释,甄宓这才安下心来。

  “放心好了,我既然将你接了回来,便会照顾你一生一世。”

  “将军……”

  听到张绣这句话,甄宓心中情动,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悸动。

  原本在张绣怀中的她转过身子,将柔软的双唇贴了上去。

  张绣亦是热情地给与了回应。

  一时之间,两人皆是有些忘情。

  不过张绣依旧还是以莫大的毅力克制了自己进一步动作。

  温存片刻之后,甄宓便靠了张绣怀里。

  就在两人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时,张绣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扭头一看,却是大桥。

  因为只能看到张绣的背影,所以大桥并没有看到甄宓。

  等走到近前才发现靠在张绣怀里的甄宓。

  大桥脸上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看来……我来得不是时候……”

  甄宓见状也有些害羞,就要挣扎着从张绣怀里钻出来。

  然而此时的张绣却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一只手按住甄宓,不让他从自己怀里离开,另一只手则是伸向大桥,面带笑容地说道:

  “不,你来得正是时候。”

  大桥一怔,迎着张绣的目光看了半晌,片刻之后总算是明白了张绣的意思。

  略一犹豫,最终勇敢地走上前去,在张绣的牵引下靠在他另一边怀里。

  张绣身材高大,肩宽膀阔,身材娇小的甄宓和大桥分别靠在张绣左右胸膛却依旧不嫌拥挤。

  张绣两只手分别搂着甄宓和大桥的纤腰,一时间只觉两女在手,天下我有。

  三国四大美女自己独占其二,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怀中的大桥和甄宓互相凝望着对方,静静倾听着张绣那坚强有力的心跳,心中皆是一片安宁。

首节 上一节 268/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