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他的活跃时间还是太短了。
如今张绣靠着先知先觉的优势提前将他挖掘出来,他发光发热的时间一下子就提前了十年。
四舍五入就相当于是把关羽给招降了。
想到这里,张绣立刻上前将黄忠扶了起来,高兴地拍着他的手臂说道:
“绣得汉升,简直如虎添翼!”
咦,这话好像上次已经说过了?
没关系,谁规定了只能有一双翅膀,对吧?
黄忠却不知道这一点,他只感觉到了张绣对自己的重视。
要知道对黄忠来说,现在的张绣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大汉右将军、扬州刺史、宣威侯,这三个头衔哪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是现在的黄忠可望而不可及的。
更不必说当这三者现在集中到同一人的身上了。
因此听到张绣这话,原本已经被张绣扶起来他再度拜下:“忠愿为主公效死!”
在又一次安抚了黄忠以后,张绣又向魏延问起了此行的经过。
他十分想知道刘表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就解决荆南的事情。
明明之前连续数月都难以攻克,怎么魏延和田丰一到,张羡就突然崩了呢?
魏延和田丰对望一眼,目光中皆是露出一抹尴尬之色。
最终还是由田丰开口道,“主公,此事皆是丰太过大意……”
魏延和田丰最初的确是按照张绣的要求,抱着摸鱼的态度跟着刘表一起去荆南四郡。
名义上是帮着刘表平叛,实际上却是打探情报,为今后能够占领荆州全境做准备。
他们一路不说是游山玩水吧,但行军速度却也是极慢。
所以当他们到达长沙的时候,刘表已经围攻张羡好几个月了。
见到魏延和田丰,刘表当即大喜,表示希望能由两人代替他麾下的士卒跟张羡做过一场。
一开始魏延和田丰自然是拒绝的。
推说一路上为了赶路已经是十分疲惫,实在没有精力再战。
刘表也不好勉强,只能率一众将士跟张羡再战。
魏延和田丰则是趁着这个机会把一众谍报人员撒出动,分解进入荆南四郡。
黄忠也是在这个时候被魏延找到并说服的。
终于在又过了十几天以后,刘表终于按捺不住,再次找到魏延和田丰,希望两人能够帮忙。
在连续推辞数次以后,两人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毕竟名义上就是来帮忙的,你一点力都不出怎么可能?
魏延也早就做好了准备,这一仗自己上场随便意思一下,勉强跟对方的大将打个平手就可以撤了。
田丰那一边,自然也是懒得为刘表出谋划策。
但耐不住刘表再三请求,就随便给了他一条声东击西之计。
天地良心,像这种粗浅的计策田丰以往都是根本看不上眼的。
因为它太明显,太容易被识破了。
甚至于田丰觉得自己提出这个计策都是对自己智慧的侮辱。
不过此时用来应付刘表倒也正好。
结果魏延和田丰动手的动手,动脑的动脑,想着这就已经算是给了刘表一个交待。
等拖上个十天半月,刘表找他们的时候用其他理由再拖就好。
但让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魏延出战当天,他便在长沙城下连斩张羡麾下两员大将。
荆州军受到鼓舞士气高涨,竟然趁机一鼓作气攻进了长沙城。
天地良心,魏延根本没有用全力。
确切地说,他纯粹就是抱着玩的心态上阵的。
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是只用了三合便将敌将斩于马上。
弱!
实在是太弱了!
魏延斩了敌将,自己都有些意外。
就这?
敌军主将心中不服,为替偏将报仇,亲自出阵迎战。
他的确算是武艺高强,如果一开始上阵的是他,那么魏延绝对可以虚张声势,和他拼上几十个回合。
可偏偏这个时候的魏延还在为自己轻轻松松就斩杀了先前那员大将而陷入恍惚,还没反应过来。
结果对面主将上阵,他下意识就拿出了真本领。
等到从恍惚中反应过来,那人也已经被他砍了。
至于田丰给刘表献上的简陋计策,在这种时候反而成为了扩大战果的关键。
荆州大军前后夹攻,长沙城就此陷落。
张羡则是在最后关头带着一些残兵败将跑了出去。
就这还是魏延实在看不过眼,有意识搅乱战场,故意把他放跑的。
否则他极有可能就会在此战就命丧当场。
魏延和田丰都没想到张羡的实力居然会这么差。
这让他们有一种我还没出力,你就倒下了的感觉。
但无论如何,作为三军主帅的刘表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在他的带领下,荆州军趁此机会势如破竹,连战连胜,将张羡赶到长沙南部的小县城。
在那里,被魏延放跑的张羡最终没能挺过去,在愤怒和不甘中病死。
张羡一死,他麾下诸将立刻推举了其子张怿接任长沙太守。
先前已经说过,和张羡相比,张怿的水平就差得更远了。
这一次都不用魏延和田丰帮忙,刘表直接带兵就把整个长沙给平了。
剩下的三郡更是毫无悬念,只是时间问题。
刘表眼见大局已定,索性率部返回,正好赶上了后妻外甥女黄氏成亲。
当得知黄氏居然是要嫁给诸葛亮的时候,刘表便顺势带上蔡瑁来参加,一方面为诸葛亮祝贺,一方面替蔡瑁求情。
听完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张绣也无语了。
魏延和田丰还没出力呢,张羡就已经倒了。
只能说刘表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第308章 收黄忠
“依你二人看,其余三郡刘表需要多久方能拿下?”
魏延沉吟片刻,“应在明年之前。”
听到魏延的回答,张绣不禁叹了口气。
现在是七月,也就是说只要不到半年的时间,荆南就能重新被刘表收伏了。
也难怪他昨天那么高兴。
等攻下荆南四郡,整个荆州就只有南阳和江夏不在他的掌控。
当然,表面上看其实只有南阳不属于刘表。
毕竟江夏太守可是文聘。
虽然他跟张绣走得很近,但刘表却相信他的忠义之心。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刘表一日不死,文聘就不会像其他人一样真正归降张绣。
不过张绣才不在乎这些。
名义上的江夏归属有个屁用?
如今江夏军政大权看似系于太守文聘一身,他的政令亦是畅通无阻,但前提是在张绣没有反对的情况下。
只要张绣咳嗽一声,文聘这个江夏太守瞬间就会被架空。
当然这样做毫无必要罢了。
张绣如今和刘表关系不错。
连带着文聘也不用夹在其中左右为难。
就让刘表先高兴一段时间吧。
文聘迟早都是自己的人,所有人包括文聘自己对这一点都是心知肚明。
“对了主公,听说那蔡瑁竟是孔明之妻黄氏的娘舅?”
听到魏延的话,张绣不解地看了他一眼,“你关心这做甚?”
魏延嘿嘿一笑,“主公,末将听说刘表昨日专程带蔡瑁与你相见,乃是受了那于道人指点。
数日之前,蔡瑁还曾专程派人去了楚白家中看望。”
于吉?
这个消息倒真是让张绣有些意外了。
身为被张绣专程从江东请来的客人,于吉自然也受邀参加了诸葛亮的婚礼。
不过他在席间的表现却是非常低调。
只是张绣没想到刘表带着蔡瑁来向自己道歉这件事情居然也有他的影子在。
有一说一,刘表和蔡瑁的这种做法的确是给张绣和诸葛亮免去了不少麻烦。
假如蔡瑁是真心知错,不再搞事,那么双方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
即便蔡瑁是迫于压力无奈低头也不要紧。
昨天那么多人看着,一旦将来他再搞事,那张绣出手的话,诸葛亮也不会再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于吉来到江夏也有一段时间了,除了最开始以道谢为名替张绣算了一卦以后,他便一直处于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