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无论是张绣还是于吉都不知道,“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恰恰是由道家提出来的。
并且提出这个理论的人还跟于吉有关系。
这句话出自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的《抱朴子内篇》。
原话是:天要灭我我灭天,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
葛洪从祖是道士葛玄,而葛玄恰恰就是左慈的弟子,也就是于吉的师侄。
于吉深深吸了一口气:“请恕贫道不能妄语。”
张绣:(* ̄rǒ ̄)
懂了,不能骂脏话就不开口了是吧?
张绣倒也不在乎,笑了笑又说道:“听闻道长最近有在替人治病?”
“行走天下,医治病患,本就是我辈中人应尽之义。”
张绣也只是随口一问,见于吉说得郑重,倒是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两眼。
能感觉到他说的是真话。
这倒是让张绣对他看重了几分。
两人又闲聊了两句,就在于吉皱眉看着张绣又钓上一条大鱼的时候,典韦来报说是诸葛亮请自己回城。
张绣几乎是立刻就知道典韦没有把话说全。
主要是这哥们也太不会演戏了,你说事就说事,一个劲往于吉那个方向去看,任谁都能猜到你的心思了。
果然,于吉见状微微一笑道,“将军只管回去便是,贫道意犹未尽,便在此再留一会。”
好,很有精神。
张绣见于吉一副并不在意的模样,童心忽起,决定再逗一逗他。
“先前绣送了道长一句话,此时忽又想起一句话,亦想送给道长。”
于吉脸色顿时一变。
之后那句话就已经让他感觉到了震撼,也就是他修行多年,道心坚定这才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现在又来?
于吉本能的就想拒绝。
可转念一想,张绣毕竟有着极为罕见的命格,他刻意说出的话未必不是天道对自己的暗示。
故而好奇心终究是压倒了这种顾虑。
不过为了防止张绣再说出什么惊人之语,于吉先默念了几句能够安定神魂的法咒,定了定神这才开口道:“将军请讲。”
“人,一定要靠自己。”
出乎于吉意料的是,虽然意思接近,但张绣这一次的话却不像之前那一句话那般霸道。
说完这句话,张绣便和典韦转身离去。
望着张绣离开的背影,于吉便将张绣今天说的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读了一遍:
“我命由我不由天,人一定要靠自己?”
虽然并不算压韵,但也算是差强人意。
对于后一句话,于吉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比较认同的。
单独拿出来讲倒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两句话一旦连在一起,就有些大逆不道了。
“这张博超,究竟是何方神圣?”
回想起张绣那古怪的卦相,于吉心中愈加迷惑了。
不过他已经写信向师兄左慈求助了,相信不久之后应该就能得到答复。
至于大师兄南华……
抱歉,除非是他自己想要露面,否则左慈和于吉都别想找到他。
“说吧,发生了什么事?”
直到完全离开了于吉的视线,张绣这才向典韦开口问道。
第302章 战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张绣护卫的典韦对自己替张绣报信传话这件事情已经不再像最初那样排斥。
一方面是因为大量的重复工作已经让他麻木了。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在这项工作中找到了乐趣。
由于袁绍和曹操在黄河两岸直接对线,大战一触即发的原因,所以这段时间送到江夏的大多数情报都来北方。
这样一来,典韦通过替张绣报信也知道了不少有关曹操的事情。
虽然再也不能回到曹操的身旁,但只是能够听到他的消息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了。
“俺可不是替张绣送信,只为听到曹公消息,对,便是这样!”
在心里给自己的行为找出了一个理由以后,典韦顿时觉得安心多了。
此刻听张绣问起,典韦细细回想了一番,便将前线传来的战报告诉张绣。
白马、延津之战以后,曹操虽然初战告捷,但袁绍在各方面仍然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针对这种情况,原本因为之前袁绍几次三番不肯听他谏言,称病不出的沮授终于还是忍不住站了出来。
沮授的监军之权因为之前的事情被郭图和淳于琼彻底瓜分,如今的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谋士。
沮授认为,河北兵士卒虽然人多势众,但论勇猛却不及河南兵。
反观河南,虽然兵力精锐,但粮草、军货、财力却又不如河北。
针对这种实际情况,他认为应该以持久缓进的战术来消耗曹军。
然而正如贾诩和诸葛亮所料的那样。
袁绍不听。
五月,他率军攻下阳武,同时准备南下进攻许都。
不得不说,袁绍的优势实在太大。
哪怕是曹操已经取得了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的胜利,袁军内部也是事情不断,田丰投降张绣,沮授黜退不用,审配、郭图又各自争权。
更不必说身为主公的袁绍不行,性格多疑又拿不定主意。
然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袁绍主力依旧在曹操对线的过程中依旧占据了优势。
双方在正面战场交手数次,曹操合战不利,撤退到了官渡大营。。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也不禁动起了小心思。
在简雍和孙乾的建议下,他对袁绍声称欲往汝南搞事,让曹操难以左右兼顾。
因为之前刘备救下文丑的行为,袁绍并没有怀疑。
再加上这段时间袁军虽然和曹军进入了相持阶段,但是明面上依旧是袁绍军占据了优势,所以不顾郭图劝阻,痛快地放刘备离去。
郭图终于尝试了一把田丰和沮授的感觉。
不过刘备到了汝南之后,倒是真的拉起了一波人反曹。
可惜曹操早有准备,专门安排了曹仁驻防。
结果刘备纵有关羽和张飞这样的猛将相随,还是被曹仁所击败。
这些消息是经过安插在冀州的探子,河内张杨、弋阳鲁肃等地汇总之后报到江夏的。
对此典韦也不得不服。
他原本以为曹操对兵法中知己知彼这一条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但是跟张绣一比……
算了,简直是没法比。
两人边走边说,很快便回到江夏太守府。
文聘和诸葛亮早在等候。
目光扫视一圈,没有见到贾诩,再看看马上要结婚依旧勤勤恳恳的诸葛亮,张绣不禁摇了摇头。
本想着让人把叫过来,转念一想还是算了。
这种事情不是非他不可,自己穿越之前上班摸鱼的事情也没少干,还是不找他了。
“将军!”
“主公!”
看到张绣到来,正在低声交谈的文聘和诸葛亮立即躬身行礼。
典韦见状不以为然地撇撇嘴,本想就此离开,但看了看那副巨大的冀州地图,还是留了下来。
“不必多礼”,张绣摆了摆手,直接进入正题,“现在情况如何?”
诸葛亮伸手指了指位于黄河南岸的阳武,解释道:
“袁军自延津渡河以后,便与曹军交手数次,曹军合战不利,已经退回官渡大营。
袁军便构筑楼橹,堆土如山,以箭俯射曹营,不料却被曹军发石击毁。
袁军又掘地道进攻,曹军亦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如今双方正在相持。
汝南战场,刘备被曹仁所败,双方亦进入相持阶段。
江东孙策自被许贡门客刺杀以后,亦是放弃进攻许昌打算,如今以养伤为名,只在观望。
刘表尚在荆南平定张羡之乱,汉中张鲁、西凉马腾皆无动静。”
等到诸葛亮把话说完,文聘淡淡说了一句:“这些人皆是想等战局明了之后再做打算。”
张绣见他目露不屑之色,忍不住笑出声来:
“仲业不必如此,便是吾亦要等曹操与袁绍此战尘埃落定方才出手。”
张绣的意思是他跟这些人一样,大哥别笑二哥。
谁知文聘听到之后却摇了摇头,依旧保持着那副不屑的模样说道:
“他们又岂能与将军相提并论?
刘表与孙策倒也罢了,似刘璋、张鲁、韩遂之辈,皆是瞻前顾后、首鼠两端,优柔寡断、左右摇摆之辈。
将军去自岁便为此战多番布置:徐州一战放吕布,二战放袁术,三战放刘备,如今三者皆在袁绍处。
汝南一战,逼曹操割弋阳,又劝张杨与袁绍结盟。
曹袁双方的应对更是早在将军预料之中,堪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咳咳,可以了。”
就是张绣这个厚脸皮的都有些受不了文聘的吹捧,“绣又岂能与张子房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