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59节

  这再一次证明了于吉果真有些东西,并非浪得虚名。

  当然,张绣自然听出了于吉的言外之意,便开口问道:

  “道长的话可是未曾说完?”

  于吉的原话是张绣“本”是早夭之命。

  之所以这么说,肯定是因为后面有了变化。

  见张绣这么快就能反应过来,于吉也有些意外。

  毕竟大多数人在事涉自身的时候,难免会失去冷静。

  张绣能这么快就反应过来,也让他对张绣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他微微颔首,缓缓说道:

  “张将军说得不错。

  将军本是早夭之命,然不知何故,如今命格已经发生了改变,与之前大不相同。”

  说到这里,他有意顿了一顿。

  以往这种时候,对方就会很有眼色地接茬了。

  然而张绣双目失神地看着他,一副神游物外的模样,并没有给出任何反应。

  倒是对相术有所涉猎的诸葛亮眼前一亮,开口道:“道长,人的命格还会改变?”

  因为张绣的无动于衷,本有些无奈的于吉便趁势说道:

  “若依常理来说,人之命数生而注定,自是不会改变。

  然若有修行之人不惜自身修为寿命,亦可为他人改命。

  只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便是修为再高,亦是只可变天,不可逆天也。

  此外若是遭逢巨变,命数亦有可能发生改变。

  贫道虽不知张将军命数因何而变,但……”

  于吉看着张绣,目露凝重之色:“……张将军如今已是夺他人福寿为自己福寿的强横命格是也。”

  张绣:w(?Д?)w

  夺他人福寿为自己福寿?

  张绣愣了愣,怎么听上去怎么有些损人利己的意思?

  诸葛亮更是忍不住问道:“道长可否细说?”

  “天机不可泄露”,于吉微笑着摇了摇头,“待军师他日修行有成,自会知晓。”

  这于吉……

  诸葛亮闻言心中一凛。

  居然被他看了出来?

  此时其他人也听出了于吉话里的意思,太史慈一面收剑一面忍不住向诸葛亮问道:

  “军师,你也懂卜卦看相之术?”

  诸葛亮咳嗽一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只是略懂罢了。”

  一旁的贾诩闻言若有所思地看了诸葛亮一眼。

  跟于吉的初相见便在一场让人有些迷惑的卜卦中结束了。

  对于吉口中张绣这种“夺他人福寿为自己福寿”的强横命格,众人皆有不同的理解。

  张绣细细思索,觉得于吉还真没说错。

  他自千年以后穿越而来,本就是夺了他人寿命。

  更不必说自己穿越以后所做的一系列事情,改变了无数人命运。

  乐进、典韦、刘晔本是魏将。

  赵云、诸葛亮、魏延是蜀将。

  甘宁、太史慈、鲁肃是吴将。

  还有原本应该早早就死在黄祖手下的祢衡。

  自己将他们收入麾下,此消彼长之下,原本的三方势力必然会受到削弱。

  对于这三方势力来说,这些文臣武将便是他们的福寿。

  还有大桥和甄宓。

  原本一个是孙策的女人,一个是袁熙和曹丕的女人,如今却全跟了自己。

  对于孙策和曹丕来说,二女便是他们的福寿。

  毕竟这么千娇百媚的两个可人儿,对吧?

  至于邹氏……

  她对张绣具有特殊意义,此处不必细说。

  只说张绣回到家中,说起于吉卜卦的事情,三女皆是露出了好奇的目光。

第300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

  “半红不红的,有点像桃花,还有点像血,时间一长,还变绿了?

  老神仙说这个卦相的意思是绣儿有着夺人福寿强横的命格?

  只是……为何听上去这般奇怪?”

  张绣家中,邹氏听完张绣简单说了今天的事情以后,露出惊讶的目光,大桥和甄宓亦是连连点头。

  这卦相怎么看都跟夺人福寿没有关系吧?

  “毕竟于吉卜的封,他的解释应该没有问题。”

  张绣口中虽然这么说,但是心里也泛起嘀咕。

  邹氏没有提醒倒也罢了,如今被邹氏这么一说的话……

  虽然自己夺人福寿的强横命格没有错,但总觉得跟这个卦相不搭。

  简单地说,就是就有种画风不一样的感觉在里边。

  不过话说回来,于吉也没有理由欺骗自己。

  再说自己对这方面一窍不通,纵是心中有疑惑也没有办法。

  如果去问于吉,他肯定会说“天机不可泄漏”之类的话。

  所以不问也罢。

  反正他也仅仅只是好奇,并不是特别在意。

  不过总的来说,这种强横命格对于张绣来说都是好事,因而三女都十分高兴。

  聊着聊着,话题就被邹氏带到了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婚事上:

  “绣儿,今日淳平先生过来了,孔明的婚事已经定在了七月初七。”

  张绣闻言不禁一笑。

  诸葛亮不像张绣,婚事不需要准备大半年,但也用了三个多月。

  七月初七倒也真是个好日子。

  看着未来的千古一相就要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成亲了,张绣竟是产生了一种老父亲的欣慰感。

  这也算是见识历史了吧?

  听到张绣和邹氏说起诸葛亮的婚事,甄宓不禁俏脸一红。

  她自然是想到了自己在不久之后,也要正式嫁给张绣。

  如今两人大婚的各项事宜都在有条不紊的准备着。

  实际上邹氏早就对她说过,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婚事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甄宓自然明白邹氏的意思。

  所以从善如流的她这段时间倒是没少往黄家跑,一个人尚嫌不够,连大桥也被她拉上一起。

  对此黄承彦自然是举双手欢迎。

  黄家固然是荆州豪族之一,但是对未来女婿的主公夫人可不敢怠慢。

  更何况如今的张绣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还需要荆州接济的刘表藩属势力。

  单以实力而论,如今的张绣纵然不及刘表,但也已经相差不多,所欠缺的更多是名望。

  但即便是两人差距最大的名望,也正在以一种飞快的速度缩小。

  “八俊”这种比较内敛的绰号跟“北地枭雄,乱世不败”、“一时之雄”、“雄踞宛城,虽乱世可安”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绰号相比,从排面上已经渐渐不够看了。

  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刘表当年单骑入荆的战果再优秀,那也是当年的事情。

  时过境迁,昔日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打了大半辈子仗,只想享受享受的中老年男人。

  虽然黄承彦不会现在就跳到张绣阵营,但是提前为自己和黄氏家族多准备一条退路是绝对不会错的。

  至于张绣和蔡瑁的恩怨他也已经听自己的准女婿说过。

  未来的老丈人当即拍着胸脯保证,这件事情就包在他的身上。

  正因如此,诸葛亮这个黄月英未来的夫婿现在反倒还不如甄宓、大桥二人跟黄月英熟稔,说来也是颇为有趣。

  “黄姐姐是个很厉害的人呢!”

  谈起诸葛亮的婚事,大桥忍不住说道,“她心思伶俐、机敏聪慧、善解人意,定会是一个好妻子。”

  张绣听到一半的时候就忍不住笑了,等到大桥说完便开口道:

  “我怎么听起来你好像说的是自己?”

  得张绣夸奖,大桥自是心头大喜。

  但面上自是有些不好意思:“夫君莫要这般调笑妾身,婶娘和姐姐都在呢!”

  “意思是婶婶和阿宓不在我就可以调笑你了?”

  “夫君!”

  这次大桥是真的羞了,顿了顿足,少女姿态尽显,惹得张绣三人皆是哈哈大笑。

  一直以来,身为长女的大桥都是负责关心照顾别人的那个人。

  但在跟张绣成亲以后,这种情况就得到了改变。

  张绣对她的喜爱和呵护自是不用多说。

  虽然大桥也能感觉到张绣此人有些好色,对自己的喜欢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从馋自己的身子开始的。

首节 上一节 259/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