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39节

  贾诩:(°ー°〃)

  就是不肯放过我是吧?

  眼见张绣今天算是跟自己卯上了,贾诩只能无奈说道,“以诩之见,元皓所言甚是。

  袁绍与曹操应是先相持数月,之后时日一长,外部形势必然生变。

  彼时谁能抓住机会,谁便能获取胜利。”

  听到贾诩说起外部形势,诸葛亮便接口道:“自去岁以来,袁绍与曹操皆遣使游说四方。

  袁绍遣使招诱兖州、豫州诸郡,刘表响应袁绍号召,派人策动诸州郡反曹。

  除阳安都尉李通之外,豫州其余诸郡多响应袁绍的号召。

  关中诸将既不助袁,也不助曹。

  曹操以卫觊为使前往益州,欲策动与刘表为敌的刘璋从侧面牵制刘表。

  然卫觊因道路不通,至今尚在长安不得前行。

  曹操又派许褚等人攻取北海,牵制青州刺史袁谭。”

  当然袁绍和曹操都试图招降张绣,然而张绣亦是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中立。

  一方面派人去徐州帮刘备对付曹操,另一方面又派人抢了袁绍还没有过门的儿媳。

  说是两不想帮,但说成是把两人都得罪了也没什么毛病。

  说到这里,诸葛亮又取出一卷竹简,皱着眉头说道:“荆南传来消息,数日之前,长沙太守张羡集结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人马,反抗刘表,策应曹操。”

  “哈?”

  张绣愣了愣。

  这倒是一个全新的消息。

  在他的印象里,长沙太守应该是韩玄才对。

  说实话,能记住这个名字还是因为他手底下有个能打的老将。

  但在穿越以后他却发现和自己印象中对不上的事情太多了,顾不上的事情也太多了。

  所以如今听说长沙太守并不是自己熟悉的那人倒也不惊讶。

  只是他对这件事情本身更感兴趣:“那张羡为何要拥曹反刘?”

第279章 助人为快乐之本

  听到荆州除了自己之外居然还有人敢跟刘表叫板,张绣不禁对这个叫张羡的人产生了兴趣。

  要知道刘表自从单骑入荆以后就颇得民心,十数年来一直维持着荆州稳定,吸引了大量因为战乱投靠的人口。

  就算荆州地广,真的有人跟他貌合神离,但公然举兵反抗的这还是头一个。

  哪怕是自己,也不愿意在这个时间段直接跟刘表撕破脸皮。

  所以这张羡到底是何许人也?

  诸葛亮在看过一遍后就将竹简上的内容熟记于心,此时听张绣问起,便把竹简放到一旁,直接回答:

  “那张羡亦是南阳人,历任零陵、桂阳、长沙太守,深得民心。

  听闻其性格倔犟,早年便与刘表不和,只是这次他亦是被其麾下桓阶所劝才会直接起兵。

  张羡起兵以后,亦派使者前往官渡谒见曹操,想必不日之后曹操应会予以回应。”

  “桓阶?”

  又是一个没有听过的名字。

  诸葛亮见张绣目露疑惑之色,便主动解释道: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

  初为郡中功曹,后被太守孙坚举为孝廉,又被任为尚书郎。

  昔日孙坚跨江击刘表,为刘表部将黄祖射死,桓阶不顾生命危险,冒死求见刘表,请求为孙坚送丧。

  刘表为其义举感动,便将孙坚尸首、灵柩俱让他带回。

  服丧后桓阶留在长沙继续仕郡。”

  原来是孙坚的老部下。

  张绣听到这里就明白过来,难怪他会劝张羡拥曹反刘。

  “如今荆南形势如何?”

  “刘表受张羡牵制,无力再助袁绍”,诸葛亮又从袖中取出一书,“刘表亦向主公写信,希望主公能够助其攻克张羡。”

  “居然找到了我这里?”

  张绣有些好奇地接过诸葛亮递给自己的信,从到头尾看了一眼。

  信的内容颇为简单,就是希望张绣能够出兵协助刘表攻打张羡。

  和上次让张绣帮助诸葛玄时不同,这一次刘表的语气客气了许多。

  显然他也已经意识到了如今的张绣和几年前的张绣已经大为不同,不会在这种时候犯低级错误。

  “从此信看,刘表倒也没有指望我能帮忙。”

  从信中的语气很容易可以看出,刘表写信向张绣求助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因为不管张绣答应不答应,刘表都已经确定要出兵了。

  这倒也可以理解,毕竟荆州牧不同于荆州刺史,对于州内各郡的约束力度要强上许多。

  况且如今张羡拉着荆南四郡同时起兵,刘表如果再不闻不问,他的威望势必会受到影响。

  “孔明,你怎么看?”

  听到怀英问话,诸葛亮不假思索地说道,“可助,亦可不助,但主公若要相助,派一将即可,不必亲自前往。”

  张绣闻言微微颔首,他也是这个意思。

  如今袁绍和曹操正在黄河两岸打得如火如荼,根本无暇南顾。

  自己回到荆州以后,对此亦是鞭长莫及,也只能通过一些小技巧来加以干扰。

  反倒是荆州这边,自己大有可为。

  又想到那位应该还在长沙的猛将,张绣便做出了决定:

  “帮!为什么不帮,助人为快乐之本嘛!

  就让子龙……哦,子龙不在,那就文长去一趟好了。”

  说到这里,张绣又看向田丰,“元皓,你与文长同去。”

  “喏!”

  田丰躬身答应下来,随即犹豫着问道:“主公,真要帮刘表?”

  这个问题问得好。

  张绣笑了笑,“凡事你与文长商量便是,只有一条,不能白白损兵折将,明白了吗?”

  这一下田丰就明白了。

  张绣这是提前在荆南布置了。

  已经据有南阳、江夏两郡的主公肯定不满足于现有地盘,刘表明显又是一副后继乏力的样子,所以荆州迟早要拿下来。

  只不过如今刘表尚在,北方又战事未定,时机尚未成熟。

  但这次既然是刘表主动相邀,倒是可以趁此机会提前在荆南四郡落子,这样等到日后时机成熟,也好进行下一步行动。

  之所以不给明确的指示,显然也是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对荆南的情况做过了解,所以才让他们见机行事。

  事到如今,田丰是越来越佩服张绣了。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张绣在这种情况一定要让他们把刘表的事情搞黄,或是帮着刘表平了张羡倒也不是不行。

  但明显像现在这种给予他们最大的自主决定权更加符合他的心意,也更能让他发挥自身优势。

  这才是真正的明公,袁绍与之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啊!

  只是不知道魏延的性格如何。

  他刚刚加入张绣阵营,此行肯定是要以魏延为主,如果是个不好相与的,这一路上倒是有些麻烦了。

  很快,魏延就被人叫了过来。

  当得知张绣派自己去协助刘表平定荆南四郡的时候,魏延先是高兴了一阵子,紧接着就不解地问道:

  “主公,此行当真要帮刘使君?”

  出于对旧主的尊重,魏延并没有直呼其名。

  但从这句话的内容也显然能看出魏延的立场,对于张绣和刘表如今的关系看得也是十分透彻。

  “等到了荆南,你与元皓见机行事便可。”

  张绣想了想又问道,“文长还记得黄忠否?”

  “自是记得,黄汉升亦是南阳人士,初平三年即被刘使君拜为中郎将,如今正在长沙攸县。

  昔日刘使君初次让主公来援江夏之时,主公便向末将提过此人。”

  魏延说到这里,猛的醒悟过来,“主公可是要收降此人?”

  “不错!”

  张绣点了点头,“你此去长沙,将我的意思转达给他,若能说服他归降自是最好,若他不愿降,倒也不必强求。”

  黄忠和其他人不太一样,张绣倒是不怕他被提前挖走。

  毕竟距离历史上关羽战长沙,黄忠初登场的时间还有足足十年。

  “末将明白!”

  魏延双手抱拳,心中却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说服黄忠归降张绣。

  还有帮着刘表打张羡的事情,魏延现在也已经想得明白。

  如果刘表能够占据优势,那不妨顺水推舟。

  如果刘表攻不下来,那他们也就出工不出力。

  此去荆南只有两个任务,一是说服黄忠向张绣效忠,二就是勘察荆南形势,为今后夺取整个荆州踩踩盘子。

  安顿完这些事情以后,张绣便回到了家中。

  等待着他的是三位如花似玉的美娇娘。

第280章 甄宓:“便是被将军欺负,妾身也愿意……”

  “我回来了!”

首节 上一节 239/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