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身旁的荀攸同时开口,曹操甚至都要怀疑自己看错了。
与此同时,又困又乏的文丑也看到了关羽。
不单单是关羽,还有和他在一起的刘备和张飞。
只不过因为关羽身形高大,又有一张红脸,所以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容易被认出来。
文丑顿时就像看到了亲爹一般开心,立刻放声高呼:
“玄德救我!”
全然忘记了自己之前还嫌弃人家屡战屡败。
好在刘备也是个厚道人,做不出那种背刺盟友的事情。
眼见文丑被夏侯兄弟和徐晃追赶,立刻对身旁的关羽和张飞说道:“二弟、三弟,速速随我救人!”
关羽点了点头,立即朝着文丑迎了上去,“文将军只管与我大哥走便是,这里交给我与三弟!”
“还以为有多大本领,还不是要靠俺来救!”
张飞嘴上嘟囔,动作却是一点都不慢,无视了文丑,径直朝着追他的三人冲了过去。
面对数量在己方之上又锐气正盛的曹操大军亦是没有丝毫畏惧之心:
“夏侯妙才、徐公明、盲夏侯,你三人纵然同上,爷爷我也不怕!”
夏侯惇闻言当即大怒。
凭什么弟弟和徐晃都是称字,到了自己这里变成了盲夏侯?
更可恨的是居然还把自己排在了最后!
是可忍孰不可忍!
夏侯惇想到这里,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头,手中大刀朝着张飞当头劈下。
“黑脸贼,吃某一刀!”
“来得好!”
张飞见状哈哈大笑,不躲不闪,丈八蛇矛刺出,直接将夏侯惇大刀荡到一旁。
只这一下,夏侯惇便被震得双臂发麻,手中长刀险些拿捏不住。
这厮好大的力气!
夏侯惇暗暗惊心,连忙压下胸中怒火,一改先前勇猛的打法,变得小心谨慎起来。
“兄长小心!”
此时夏侯渊生怕兄长有失,亦是赶了上来,与夏侯惇双战张飞。
张飞自是不惧,以一敌二依旧不落下风。
此时徐晃赶到,欲要以三打一,却被关羽拦下。
徐晃料知自己不是关羽对手,战了数合之后拨马便撤。
夏侯兄弟见状亦是不作停留,扭头便走。
张飞欲要去追,却被关羽拦下。
“二哥为何要拦,俺马上就能砍了那盲夏侯的狗头!”
关羽摇了摇头,“曹贼擅用兵,须小心前方有伏,如今文将军既已被救下,我等保他回去便是。”
张飞虽然心中不愿,却也听了关羽的话。
土丘之上的曹操眼睁睁看着刘备救下文丑,关羽和张飞联手打败他麾下三员大将又没有追过来,摇头叹道:
“罢了罢了,让公明不必再诱敌了。”
眼看关羽和张飞不肯上当,曹操的目光向刘备望去。
与此同时,远处的刘备也朝曹操这个方向望了过来。
两人视线交错,皆是牢牢把对方此刻的模样刻在心底深处。
与此同时,一句曹操曾经说过的话同时浮现在两人心头: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也!”
【当日不杀刘备,如今果成大患!】
【幸好当日抓住机会离开许昌,否则如今焉有命在?】
两人各怀心思,但最终却默契的没有在这片战场上交战。
至此,白马之围和延津之战正式结束。
建安五年四月,曹操在白马和延津两战两捷,夏侯兄弟阵斩河北名将颜良。
延津之战后,曹操顺利退回官渡,袁曹之战终于步入了第二阶段。
“什么?颜良还是死了?”
当张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禁有些意外。
在自己的操作下,关羽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投降曹操,然而颜良还是没能活下来。
第278章 各方反应
当得知了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的详细经过以后,张绣不得不感慨历史的强大惯性。
纵然关羽没有投降曹操,颜良还是难逃一死。
这也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历史上关羽能在万军丛中斩杀颜良,并不仅仅只是依靠他的勇武,荀攸的计策也至关重要。
当然颜良死了,文丑却活了下来,这一点总算是跟历史上不一样了。
特别是当得知还是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把文丑救下来以后,张绣就觉得更有趣了。
自己当时走的棋如今终于能够发挥作用了。
“无论如何,曹操如今已至官渡,下一步便是真正的大战了。”
张绣说着便转向了贾诩。
肩上的怀英立刻开口:“文和,你怎么看?”
贾诩:o( ̄ヘ ̄o#)
看着张绣肩上的鹦鹉,贾诩对于自家主公这种古怪的嗜好实在不知作何评价。
他想了想正准备开口,忽然瞧见了一旁的田丰,心中一动,便微微一笑说道:“主公,元皓熟悉袁绍性格,不如由他来说如何?”
田丰?
今天议事的按说原本只有他跟贾诩、诸葛亮三人。
但由于议事内容是曹袁之战,所以田丰也列席了会议。
只是张绣没想到贾诩这么早就把发言机会让给了田丰。
不过看着田丰的确是一副表达欲很强的模样,张绣便也点了点头,“那元皓便说说罢。”
田丰立即开口道:“袁军虽然初战失利,但兵力、粮草、军货、财力仍然占据明显的优势。
若我还在袁绍麾下,当谏言以逸待劳,莫要轻进。
便是此时我不在,想必沮授亦会如此进言。”
贾诩忍不住笑道:“然则袁绍必不会听。”
“文和所言甚是。”
田丰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先前便决意一战,此时未曾伤筋动骨,定然不会轻易改变主意。”
张绣也笑了,“无论他与曹操相持也好,速战也罢,只要这段时间别来找我的麻烦便行了。”
此时的田丰已经知道了张绣的打算——趁着曹操和袁绍在北方战场上争雄的这个机会抓紧时间搞建设。
在感慨张绣早早就对时局有着清晰部署的同时,也对自己投奔张绣的行为感觉到了由衷的庆幸。
此时便也发自真心地说道,“主公深谋远虑,丰佩服。
袁绍若要出兵,初时定然会与曹操形成相持之势。
只是其后形势如何,丰实未可料矣。”
有一说一,田丰刚刚加入张绣的时候还是颇有傲气的。
毕竟他自幼便天资聪慧,少年时期便因博学多才而在冀州很有名望。
最初被太尉府征辟,推荐为茂才,后来被选为侍御史。
只是因为愤恨宦官当道、贤臣被害,于是弃官归家。
单单这一点就是贾诩和诸葛亮都无法相比的。
贾诩虽然举孝出身,但贫瘠的西凉自然无法跟河北相提并论。
诸葛亮更不必说,哪怕如今依旧没什么名气。
所以田丰无论对上诸葛亮还是贾诩,都有一定的心理优势。
更不必说田丰后来还成为了冀州牧韩馥的部下。
虽然因为过于耿直而不得志,但在袁绍反客为主拿下冀州,代替韩馥成为冀州牧以后,便带着丰厚的礼物上门招揽。
在一开始跟随袁绍的那段时间里,田丰被任命其为别驾,很受袁绍的信任和器重。
哪怕他在之前跟诸葛亮的交手中处于下风,这种心理优势依旧还是没有被打破。
然而随着他跟诸葛亮接触的时间增多,他便渐渐发现这个年未弱冠却被张绣所器重的诸葛亮简直是了不得。
如果说自己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才,那么这个少年很有可能就是千年难得一遇的人才。
等到返回江夏的时候,他已经对诸葛亮心服口服,傲气已经被磨得差不多了。
然后他就遇见了贾诩。
初遇贾诩,他还被对方友好的笑容晃了眼。
但在江夏待了一段时间,了解了贾诩的过往,特别是亲自跟此人打过交道以后,他发现这才是真正的老狐狸。
此时的诸葛亮跟贾诩相比道行还是有些浅薄了。
至于自己,在两人面前简直就是一个还没有断奶的婴儿。
所以田丰便收敛了一身傲气。
不过他傲骨犹在,所以该表达的时候绝不退缩,该认怂的时候也绝不逞强。
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能算到哪一步就说到哪一步。
张绣点了点头,又一次转向了贾诩:
“文和,你怎么看?”
依旧还是肩头的怀英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