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175节

  一开始也的确如此,当桥蕤说出自己的女儿大桥极有可能会被张绣所纳的时候,那些人的确是消停了一段时间。

  只是桥蕤就连也没想到,张绣这一去不回的时间竟然长达一年。

  眼见着张绣久久不归,族中的长辈和皖城甚至是庐江的其他世家不免开始怀疑起张绣到底是否把大桥放在心上。

  于是这几个月桥蕤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

  好在张绣终于回来了。

  当桥蕤把这个消息告诉大桥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她向来都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女子。

  尤记得上次跟张绣促膝长谈,对方的一句话令她印象深刻。

  人,一定要靠自己。

  所以她让桥蕤什么都不要做。

  这一次,她要自己来。

  与此同时,在庐江太守府的张绣在半天过后,总算是听祢衡说完了庐江这一年来的发展情况。

  对此张绣非常满意。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祢衡绝不是一个只会骂人的喷子。

  萧霖是皖县令,但他也只是负责皖城一县。

  桥蕤又是一个纯粹的武将。

  唯有祢衡,才是近两年来真正意义上的庐江太守。

  从这一点来看,他无疑干的非常出色。

  如今舒城和其周边的县城也已经被乐进打了下来,整个庐江郡尽归于己。

  这让张绣觉得皖城已经不再适合继续作为庐江的郡治所在地了。

  反正他已经打算由诸葛玄和乐进来留守庐江,那么干脆给祢衡换个地方。

  实际上这个想法在让诸葛玄前往许昌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张绣却没想到,他的想法正好跟贾诩不谋而合。

  所以当听到张绣说要把郡治移到舒城的时候,贾诩顿时眼前一亮。

  桥蕤和萧霖无所谓。

  祢衡则是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原本以为张绣这次会让他全权负责整个庐江的政事,毕竟他在皖城干的这么优秀,也是时候把皖城经验推广到整个庐江郡了。

  万万没想到……张绣居然打算又把郡治给迁回舒城?

  “主公的意思是,以后衡便要去舒城?”

  祢衡依旧不死心的问了一句。

  “你去舒城干什么?”

  张绣摆了摆手,“正好淳平从豫章回来,我打算上表拜其为庐江太守,由文谦辅之。”

  祢衡沉默不语。

  诸葛玄?

  就是被主公非常看重的那个诸葛亮的叔父?

  此人先是没能争过朱皓,之后又没能争过华歆。

  这倒也罢了,毕竟这两人都是朝廷直接任命的豫章太守。

  可是在刘繇病故以后,荆州民众居然会自发推举华歆这个上任不足两月的豫章太守来继任荆州刺史,而不是大半年来一直帮着刘繇处理政事的诸葛玄,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即便如此,主公还要让他来摘桃子吗?

  诚然两淮已经被袁术祸害的不成样子,但是当年南阳不也如此?

  从堂堂天下第一大郡沦落到了什么地步?

  即便如此,在施行了屯田制和求贤令以后,短短一年时间还是恢复了过来。

  如今庐江的情况只会更好,因为这里完全没有掣肘,直接可以大刀阔斧的干。

  想到这里,祢衡不禁有些失落。

  是我先,明明是我先来的……认识张绣也好,加入张绣团队也好……

  可如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贾诩把祢衡的表情看在眼里,叹了口气,正要推荐祢衡去任广陵太守,却听张绣开口说道:

  “此次我让孔明携传国玉玺去许昌,便是想把这几处太守人选全部定下,正好今天你们都在,就跟大家交个底罢!”

  张绣这句话一说出口,祢衡立刻抬起头来。

  却见张绣笑着说道,“吾欲拜淳平为庐江太守、子扬为广陵太守,至于正平……”

  听着张绣的安排,祢衡渐渐露出不可置信的目光。

  庐江、广陵都做了安排,江夏和弋阳太守早就被文聘和鲁肃占据,那么剩下的岂不只能是……

  “我欲辞去南阳太守一职,由你来接任!”

  祢衡:!*★,°*:.☆( ̄▽ ̄)/$:*.°★*。

  议事结束,晕晕乎乎的祢衡和众人尽皆散去,唯有贾诩留了下来。

  “主公,其实诩本欲推荐正平为广陵太守”,贾诩笑着说道,“未曾想主公早有打算。”

  “子扬本是淮南人,让他去广陵也算衣锦还乡。”

  张绣也笑了笑,仿佛若无其事地说道,“至于正平……我原本就答应过你要让他去南阳。”

  贾诩愣住了。

  他没想到张绣到现在还记得两人间的这个约定。

  当初的贾诩因为被百废俱兴的南阳诸事缠住,几度想要脱身,才提出了这个要求。

  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如今的张绣除非是真的脱不开身,否则贾诩就会一直跟在张绣身旁。

  军师一职,实至名归。

  哪怕诸葛亮加入也是一样。

  这两人就相当于张绣身旁的郭嘉和荀彧。

  贾诩深深向张绣拜了一拜,随即迈着轻快的步伐离开。

  他虽然什么话都没有说,但目光中的坚定已经说明了一切。

  事到如今,张绣也开始运用一些上位者的驭人之术了。

  如果这次诸葛亮的许昌之行没有意外,自己应该会成为扬州牧。

  所以有些事情也不得不做了。

  等到贾诩离开,太守府中只剩张绣一人,他便伸了一个懒腰:“总算是能休息一段时间了。”

  自从去年接到刘备求救赶往徐州开始,他就一直在四处奔波。

  虽说最后的结果喜人,但终归也是有些累了。

  先在这里休息几天,之后就去江夏吧。

  想到这里,张绣脑海中便浮现出一道倩影。

  就在这时,亲兵来报说是桥府有请。

  这让张绣有些意外。

  “桥蕤?还是大桥?”

  不过无论邀请自己的是父亲还是女儿,这一趟桥家大院他都必须要去。

  因为这一次他回江夏,原本就打算带着桥蕤一起离开。

  来请张绣的是桥蕤。

  虽然大桥让他不要做任何事情,但是心疼女儿的桥蕤决定还是送上一波助攻。

  他邀请张绣的名义是家宴。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他这个主人,女儿大桥自然是要作陪。

  当张绣看到大桥的时候,不禁眼前一亮。

第213章 成长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张绣总感觉今天的大桥比往日更加端庄秀丽,楚楚动人。

  长发如云,垂至腰际,额前挽一缕青丝,显得更加俏丽。

  眉柳眼如点漆,嫩白的皮肤上洋溢着红润的光泽,像是经过精心修饰的花朵一样。

  兼之穿着一袭款式优雅的粉色霞裙,把高挑的身材衬托的越发优美,尤为动人。

  过了片刻,他才反应过来。

  自己还真是迟钝啊!

  不就是化了个妆嘛!

  之前与大桥相见的时候她都是素颜,便是化妆也是略施粉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盛装出席。

  也正因此如此,才会让张绣产生这种感觉。

  正自恍然,却听桥蕤说道:“主公,方才人多嘴杂,有些话末将不方便说。”

  张绣发现原来从这个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喜欢在饭桌上谈事情。

  酒过三巡,便听桥蕤主动说道,“这次主公若回江夏,末将愿请与主公同行!”

  “哦?”

  张绣有些意外地放下筷子看向桥蕤。

  他的确是有这个打算,但没想到桥蕤竟然会主动提了出来。

  “佑维何以有此想法?”

  桥蕤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把心里话说了出来,“就当是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罢!

  主公既已决定拜诸葛玄为庐江太守,又令乐进辅之,倘若某还继续留在庐江,只怕乐将军会有想法。”

  虽然是实话,但桥蕤已经说得很委宛了。

首节 上一节 175/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