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173节

  “不打了!”

  孙策没好气地说道,“和你的差距越来越大,当真是一点意思也无。”

  看着鼻青脸肿的孙策,张绣顿时觉得心情舒畅了不少,他拍着孙策的肩膀,亲切地说道,“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不过大我三岁罢了,摆出一副长辈的样子做甚!”

  “别说大三岁,大三天也是大!”

  “是啊,比我大三岁,到现在还未娶妻纳妾,真是让人好生骄傲啊!”

  “孙伯符,不提这个我们还是好朋友!”

  “休得胡言,谁跟你是朋友!”

  “……”

  “……”

  两人对望片刻,随即同时放声大笑起来,收起武器,勾肩搭背走回屋中。

  周瑜目瞪口呆,贾诩捻须微笑。

  他看了前者一眼,“都督可是心中不解?”

  自从那次贾诩独自闯营的事情之后,周瑜对于贾诩这位长者就一直很客气,闻言立刻道:“还请文和先生解惑。”

  “你主与我主亦敌亦友,若是战场相见,自当拼死一战,不留情面。

  可如今既非战场,自是惺惺相惜。”

  周瑜闻言若有所思。

  贾诩见他不开口,又说道:“我主已得庐江,你们还是回返江东,早早为他日之战准备吧。”

  周瑜闻言就是一惊,“文和先生此言何意?”

  这一次贾诩却是笑而不语,不再回答。

  室内,张绣和孙策面对面坐着,片刻之后,张绣先开口:

  “我已打败了袁术,传国玉玺也被我派人上交给了国家。”

  “上交给国家?”孙策皱眉道,“那可是我父遗物!”

  “你父亲不也是在洛阳找到的?”

  张绣没好气地说道,“当初要是早早把那玩意交出去,现在你们还父慈子孝呢!”

  孙策闻言沉默不语。

  他知道张绣说的是实话。

  若非孙坚在得到传国玉玺以后起了别的心思,就不会那么早脱离袁绍而去。

  袁绍也不会下令刘表截击孙坚,孙坚更不会被黄祖射杀。

  只是子不言父过,这种事情他着实不太好评价,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庐江你要定了?”

  “要定了!”

  “博超,莫要只看眼前,你这是在四处竖敌!”

  “曹操跟我原本就是敌非友,刘表和我还是盟友,张鲁偏安一隅,至于你……”

  张绣看着孙策,幽幽说道,“是敌是友,岂非你一念之间?”

  孙策再一次陷入沉默。

  片刻之后,孙策缓缓开口,“庐江我可以不要,江东我不能让!”

  “说的好像你想要就能要似的”,张绣不禁莞尔,“放心,我对江东暂时没有打算。”

  “说的好像你有打算便能得到一般。”

  孙策立刻就把张绣刚才的话还了回去。

  “那你我便各凭本事?”

  “各凭本事!”

  两人相视一笑,便在这时,贾诩和周瑜连袂而来。

  出乎张绣意料,两人身后还跟着一个熟人。

  “淳平,你怎么来了?”

  看到诸葛玄的时候,张绣颇为惊讶,莫非豫章出了什么事?

  “朝廷已经任命了新的豫章太守”,诸葛玄先跟几人见过礼,这才苦涩地说道,“刺史刘繇病死,豫章民众推举那人为新的荆州刺史,玄已无必要留下。”

  “刘繇死了?朝廷任命了新的豫章太守?他还被推举为扬州刺史?”

  这三个消息顿时就把张绣给惊到了。

  “怎么,你竟不知道?”

  一旁的孙策见状忍不住问道。

  “你知道?”

  “那是自然,否则我怎会劝刘勋去上缭?”

  张绣闻言摇了摇头,他的情报队伍主要精力放在北方,还没有铺到豫章那边呢。

  孙策看上去颇为得意,心中暗道总算也有你张博超也不知道的事情了:

  “豫章太守华歆乃世之名士,被众人推举为扬州刺史并非奇事。”

  其实孙策也没想到华歆居然会这么得人心。

  他只知道华歆被任命为豫章太守和刘繇病故的事情。

  此时他心中亦是暗暗庆幸,好在听了子布之计,让虞翻早早去了豫章。

  否则如此不但拿不下庐江,便是豫章恐怕也要跟张绣再争一次。

  毕竟刚刚两人才说了各凭本事……

  因为诸葛玄的到来,孙策和周瑜也提前离开了。

  临行之间,孙策跟张绣达成了默契。

  两人都默认了庐江郡的归属,从今天开始,张绣就跟孙策以长江为界。

  长江以东归孙策,长江以西归张绣,至于孙策还没有盘下来的豫章郡,则是按两人先前所言各凭本事。

  然而张绣并不知道,此时的虞翻已经赶到豫章,正在说服华歆归降。

  他颇为遗憾地对诸葛玄说道:“淳平你若早到几日,便可看到孔明了。”

  诸葛玄闻言一怔,过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孔明?他怎会和将军在一起?”

  一旁的贾诩微笑着解释,“主公先前去往荆州拜会刘使君,专程请出孔明,如今他已是主公军师,深得主公信任。”

  实际上,张绣并没有正式拜诸葛亮为军师。

  然而贾诩却已经看出了他的心思,索性提前把话说开。

  果然这话说出口以后张绣并没有表示异议,相当于是默认了下来。

  倒是诸葛玄有些手足无措:“孔明年未弱冠,张将军怎可如此托大?

  彼时若是坏了张将军的大事,吾与孔明当真是万死难辞其咎!”

  看着诸葛玄这副模样,张绣不禁就想起了鲁肃。

  两个都是老实人啊!

  “这就难辞其咎了?”

  张绣不禁觉得有些好笑,“若是我告诉你,孔明已经带着传国玉玺去了许昌……”

  他话音未落,诸葛玄便“扑通”一声摔倒在地。

  “淳平!”

  “淳平?”

  张绣和贾诩吓了一跳,凑上前去一看,才发现诸葛玄居然晕了过去。

  “这……”

  诸葛玄居然会因为诸葛亮带着传国玉玺去许昌的事情晕了过去?

  张绣和贾诩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最终忍不住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既然知道诸葛玄无碍,两人便把他抬到一旁的床上,继续探讨起来:

  “孙策既知主公在此,想必不日便会返回江东,主公今后有何打算?”

  “若再无他事,你我先去皖城,便回江夏”,张绣沉吟片刻,开口询问,“我打算今后便由文谦来镇守庐江——文和,你怎么看?”

  贾诩:“……”

  他突然十分相信诸葛亮。

  好在片刻之后贾诩还是开口道,“诩以为此事可行。

  另外可让淳平留守此处,表其为庐江太守……”

  贾诩这话刚刚说到一半,就听一个声音自两人身旁传来:“主公,此事万万不可!”

  张绣和贾诩惊讶地转过头,便看到诸葛玄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从床上弹了起来。

  此时的诸葛玄也顾不上礼仪,冲到张绣面前就向他拜倒,“玄实愧不敢当!还望主公能收回成命!”

第211章 时间都去哪了?

  真是个老实人啊!

  看到诸葛玄居然主动拒绝就任庐江太守,张绣忍不住再一次在心中发出了感慨。

  “有何不可?”

  此时一旁的贾诩微笑着说道,“淳平学富五车,任一郡太守实乃绰绰有余。”

  诸葛玄听到贾诩对自己的肯定却是摇了摇头,“文和先生千万莫要这般说!玄未能在豫章立足,已是惭愧万分,岂能再厚颜求一郡太守?”

  贾诩还要再劝,却被张绣制止。

  他看向诸葛玄,目光炯炯地说道,“你方才……叫我主公?”

  诸葛玄和贾诩同时一怔。

  好像、大概、似乎……刚才诸葛玄的确是这样称呼张绣来着?

  从“将军”到“主公”的称呼转变,意味着什么再明显不过了。

  不管诸葛玄是出于什么目的改口,但既然被张绣抓住了,那他就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诸葛玄见张绣目光炯炯地望着自己,索性把心一横,再次对着张绣拜下:

首节 上一节 173/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