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看着曹操面带笑容望着自己,刘备的心中却是警钟巨响。
他终于明白了曹操的意图:
他分明是在试探自己!
曹操指天为题,以龙的变化、升隐来暗指英雄的行为,说的不就是自己吗?
按说能被曹操这个当世枭雄看作英雄,似乎是一件值得荣幸的事情。
但刘备现在最担心的事情,恰恰就是曹操把他当作对手,把他视为英雄。
他太了解曹操了!
以曹操的性格,一旦自己今天暴露出哪怕一点点的胸中抱负,那么等待着他的不会是曹操的赏识,只可能警惕、限制、甚至……人头落地!
冷汗悄然浸透了刘备的后背,他强打起精神,摇头道:
“备肉眼安识英雄?”
装糊涂,如今他只能装糊涂。
曹操却笑道:“玄德休得过谦。”
刘备心中一沉,继续装糊涂:“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然而曹操似乎打定主意不肯放过他,又说道:“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但说无妨。”
刘备无奈,只好用其他人物来搪塞。
他先说的是袁术,结果曹操称其为冢中枯骨,早晚擒之。
再说袁绍,曹操给出的评价是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刘备继续说起了刘表、刘璋这两个皇室宗亲。
结果名列“八俊”的刘表在曹操口中成了虚名无实,刘璋更惨,直接被称为守户之犬。
刘备见曹操如此,只能又把孙策、吕布、张鲁、张杨、韩遂的名字一一报了出来。
曹操哈哈大笑,认为孙策是藉父之名,吕布是手下败将。
至于张鲁、韩遂、张杨都是碌碌小人,甚至都不配被提起。
实际上别说曹操,就是刘备自己都看不上这些人。
但他依旧没想到自己这些搪塞之语竟然能被曹操寥寥简略的评价一一驳回,而且针针见血,全都说到了点子上。
刘备心中大急,看到枝头青梅,忽然想起曹操一开始说起他征张绣的事情,不禁灵机一动,开口问道:
“张绣雄踞宛城,号称北地枪王,有万夫不当之勇,更被许劭称为一时之雄,此可为英雄否?”
因为张绣跟曹操的关系不好,刘备也没有在他面前以字相称,更没有提起曹操兵败宛城的事迹,只说了他的实力和许劭对其评价。
但话说回来,既然曹操都被张绣打败了,他总不能再说张绣也是碌碌小人了吧?
果然,听刘备说起张绣,曹操眉头一皱,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张绣此人……让操有些看不明白。”
刘备闻言,顿时精神一振:“曹公何出此言?”
第195章 不以成败论英雄
听到刘备提起张绣,曹操沉吟着说道:
“吾曾在颍川败于黄巾、荥阳败于徐荣、兖州败于吕布……唯张绣,在宛城和汝水二败吾……”
“汝水之战,曹公与张绣不是平手?”
曹操看向刘备,目光中露出一抹调侃,“玄德莫要取笑,此事旁人不知,汝还不知?
汝南九县送与张绣,此举焉可称为平手?
无需掩饰,败就是败!”
刘备听到这话有些尴尬,其实他也只是想打个圆场罢了。
不过听曹操这么说,他忍不住又兴奋起来,“曹公之意是……张绣可称英雄?”
曹操看不上其他人,惟独对张绣有这种评价,看来这一波稳了。
但让刘备意外的是,曹操沉默片刻,吐出两个字:
“不可!”
刘备赶忙问道:“却是为何?”
曹操沉默片刻,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他顿了一顿,又说道,“张绣虽二败于吾,然操以为,世间诸事,当不以成败论英雄也。
西楚霸王败于太祖,其亦为世间英雄,是故张绣非英雄也。”
不以成败论英雄?
此时此刻,纵然心中警惕,刘备也觉得曹操此举有些好笑。
当然在表面上他还是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一脸懵懂地问道:“既如此,不知谁人可以当之?”
问归问,其实刘备已经猜到,曹操要说的那个人就是曹操自己。
正因如此,才不惜搬出刘邦和项羽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两人度打败他的张绣不是英雄。
但让刘备没想到的是,曹操却伸手指了指刘备,又指了指自己,一字一句地说道: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当然知道曹操对自己很看重。
这一点在当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但他万万没想到曹操会对他重视到这种程度。
全天下只有曹操和自己是英雄?
这是什么概念?
听到曹操这句话的刘备被吓得浑身发抖,全身冷汗手脚冰凉,就连手中的筷子和勺子都掉在了地上。
正在这时,一道闪电自天边劈过,紧接着雷声隆隆响起,这一场大雨终究还是下了。
刘备见状暗道一声天助我也,趁这个机会淡定而从容地俯身拾起筷子,对曹操笑着摇了摇头:
“一雷之威,乃至于此。”
曹操见状不由一声轻笑:“大丈夫亦畏雷乎?”
刘备知道这应该就是最终考验了,因此一本正经地说道:“圣人闻迅雷风烈亦会变色,备安得不畏?”
一句话,就把自己被吓到丢失筷子和勺子的事情掩盖过去。
加上刘备每天在自家菜园的种菜的行为,两相印证,曹操对刘备的疑心终于消失了。
又过了几日,曹操再一次把刘备邀请到自家做客,正好袁术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因为煮酒论英雄的事情,曹操并没有防着刘备。
当听到来人报说袁术准备带着玉玺去投奔袁绍的时候,曹操不禁陷入了沉思。
虽然他在几天前才说袁术是冢中枯骨,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但这是属于战略上的轻视。
在战术上,曹操依旧很重视两人,听完来人报告便缓缓开口:
“若此二人协力,只恐急难收复。”
刘备听到曹操这句话,当即眼前一亮。
心说如此天赐良机,如果不在这时寻个脱身之计,更待何时?
于是便站起身来对曹操说道:“袁术若投袁绍,必从徐州过,备请一军就半路截击,可擒袁术矣。”
只看动作神态,完全就是一副为曹操分忧的模样。
此时的曹操已经放下了对刘备的戒心,只以为他是痛恨袁术这个国贼,并没有在意,笑着回答:“来日奏帝,即便起兵。”
刘备哪里还等来日?
第二天一大早就把这件事情上奏刘协。
刘协按照惯例询问曹操,曹操就让刘备总督五万人马,前往徐州拦截袁术。
当然他也没有彻底放心,安排麾下朱灵、路昭二人与刘备同行。
刘协对自己这位皇叔印象极好,眼见他要离开,与其洒泪做别。
刘备生怕曹操反悔,不敢耽误,星夜兼程收拾军器鞍马,即日启程。
国舅董承得到消息后去找刘备,结果人早走了,他一直追到十里长亭才赶上刘备。
刘备见董承来得如此匆忙,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安慰道,“国舅稍安勿躁,某此行必有以报命。”
董承得到刘备的承诺,也是心中大定,拍着他的手背说道:
“公宜留意,勿负帝心。”
等到董承离开,关羽和张飞见四周再无外人,终于忍不住问道:“兄今番出征,何故如此急慌?”
按照以往的惯例,出行打仗准备三五天是很正常的事情,就算再长一点也不奇怪。
但这次刘备表现的如此急切,自然让两人感到好奇。
刘备长长出了一口气,对于自己这两位结义兄弟说了实话:
“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也!”
他生怕夜长梦多,以担心袁术已经北上为由,让关羽和张飞催朱灵、路昭全速向徐州行军。
与此同时,郭嘉和程昱外出办事归来,知道了曹操派遣刘备进兵徐州的事情。
两人对望一眼,暗叫不好,齐齐赶至曹操处询问,这才得知曹操几人刘备去徐州拦截袁术,程昱急道:
“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主公不听。
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
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郭嘉并不赞同曹操杀刘备,但此时也劝道:“主公纵不杀刘备,亦不当使之去。
岂不问古人云:一日纵敌,万世之患。
望主公察之。”
自己麾下的两大谋士都这么说,曹操也开始觉得自己这次是不是大意了,于是便命令许褚率人去把刘备追回来。
然而无论是派人去追刘备的曹操,还是极力想要摆脱曹操控制的刘备,两人都没有想到,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两人的意料。
第196章 再临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