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109节

  孙策反应这么大,也是误会他们当中人有吃了凌操的亏,要向他的儿子下手。

  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第132章 能够杀死你的只有我

  不提孙策那丰富的想象力,张绣听到一代名将凌统不满十岁的消息后,再一次感慨自己穿得有点早。

  魏延风华正茂、黄忠不是老将、孔明年未弱冠,如今又要加上一个还是小屁孩的凌统。

  所以说,年轻……真是好啊!

  看着张绣摆出一副感悟人生的模样,就是不说话,孙策越发来气:“还有……若不是你们率先动手,凌操那日又怎会进攻?”

  原本还在感慨的张绣一听这话就不干了,立刻反唇相讥:“如果不是你来江夏,我又怎么会动手?”

  “你……”

  孙策双拳紧握,恨不得给张绣脸上一拳。

  可转念一想自己单打独斗不是张绣对手,只能悻悻松开双手。

  “砰!”

  孙策的动作被张绣看在眼里,果断先出手给了他一拳,直接让他成了熊猫眼。

  为了不让你打我,我先把你打倒。

  这逻辑没毛病。

  “岂有此理!”

  挨了一拳的孙策怒火中烧,再也不管自己打不打得过张绣,大喝着就朝张绣扑了过来。

  “咚!”

  然而张绣早有准备,轻松闪开以后又是一拳。

  连续吃了两次亏,喜提一对黑眼圈的孙策总算不再鲁莽,施展拳脚功夫认真对付起张绣。

  两人便乒乒乓乓,打得有来有往。

  这一幕直把两边人马看得目瞪口呆。

  反应过来以后本打算上前阻止,又发现两人虽然动上了手,但赤手空拳的他们并没有真打,充其量只能算是友好切磋。

  于是双方便同时默契地放弃支援,只等自家主公分出胜负。

  结果自是毫无疑问。

  孙策坚持了一柱香的时间,最终还是被张绣撂倒。

  张绣犹不解气,又狠狠踢了他两脚,这才罢休。

  “我让你跟我打第二轮!直接收兵他不香吗?”

  跟张绣一场架打下来,孙策也没了脾气,闷声说道:

  “我率大军前来,怎能这般无功而返?”

  “不是都说了把黄祖给你吗,父仇得报,你还想怎样?”

  “我欲取江夏!”

  “没可能,江夏是我的!”

  “那你便将丹阳之兵撤走!莫与我再争豫章!”

  “你怕是在想屁吃,那是上次打赌我赢来的!”

  “你若不许,某便自抢!”

  “来啊!”

  “你以为某不敢?”

  “来啊!”

  “……”

  两人仿佛两个小学生般对喷半晌后停了下来,又大眼瞪小眼地相互看了半天,最终忍不住同时纵声长笑。

  笑完之后,孙策胸中郁闷之气尽去,亦是不再留恋,扭头便走。

  “张博超,下次若在战场见面,我必不会对你手下留情!”

  “俺也一样!”

  见孙策就要离开,张绣突然想起一件事,连忙把他叫住,“等等!”

  “汝还有何事?”

  看着被自己揍的鼻青脸肿的孙策,张绣深深吸了一口气,犹豫半晌,最终还是开口说道:

  “孙伯符,你新并江东,所诛皆为一方豪强,得罪之人不少。

  兼之你为人太过自信,一旦被刺客设伏,便是生死之局。

  故你此回江东,务必要小心提防他人行刺!”

  张绣穿越以后,不但抢了孙策的地盘,而且抢了他的将领,现在看来还有很大可能性抢了他未来的老婆。

  再加上几次三番跟孙策打交道,发现他的确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因此几经犹豫,最终还是决定开口提醒。

  不能让他像历史上死得那样可惜。

  虽然放任孙策去死,选择孙权作为对手无疑更为轻松,但如今的张绣已经不屑于那样去做。

  欺负那个弟弟就是四个字:胜之不武。

  孙策愣了一愣,没想到张绣把他叫住居然会是说这个。

  他长笑三声,忍不住说道,

  “博超,你未免太过小瞧于我!

  某只会死于战场之上,岂会死于匹夫之手?”

  他话音未落,就见张绣勃然大怒道:“你放屁!”

  我做了一个这么艰难的决定,结果你居然不当一回事?

  是可忍孰不可忍!

  孙策吓了一跳,正在惊讶张绣反应怎么这么大,就见后者一个箭步抢上前来,直接提住了他的衣领,对着他的耳朵吼道:

  “你给老子听清楚了:以后无论如何,不许一个人去打猎!”

  孙策:(⊙ω⊙)

  “听到了没有!?”

  “听、听到了。”

  孙策着实是被张绣这副歇斯底里的模样吓到了。

  要知道张绣刚才跟他互殴的时候都没像现在这样。

  张绣见孙策答应,又仔细看了他半晌,这才把手松开。

  他目光复杂地盯着孙策,缓缓说道:“孙伯符,你可千万别死——因为……能够杀死你的只有我!”

  孙策:━━∑( ̄□ ̄*|||━━

  就在全天下的人都把目光放在寿春的时候。

  与其相隔一个庐江郡的江夏郡发生了一件在当前看来不算什么,但对日后影响深远的事情。

  袁术的老部下,有小霸王之称的孙策为替父亲孙坚报仇,发兵攻打江夏。

  江夏太守黄祖向荆州牧刘表请援,骠骑将军张济从子、南阳太守张绣奉刘表之命前往援救。

  彼时孙策水陆并进,江夏岌岌可危。

  张绣及时赶到,和固守江夏的黄祖同心协力,一度击败孙策率领的陆军和周瑜率领的水军。

  可惜张绣纵然勇猛,但最终只是守住了江夏,却没能救下黄祖。

  混战当中,黄祖被孙策麾下大将凌操所斩。

  悲愤的江夏将士共同推举张绣暂代江夏太守一职,全军上下皆因黄祖之死同仇敌忾,终在张绣的率领下彻底击退孙策。

  杀父仇人既死,孙策又见江夏实在难以攻下,遂领兵返回江东。

  张绣将此间事情详细经过写成战报,告之荆州牧刘表。

  与此同时,张绣以本人是南阳太守为由,推荐刘表麾下大将文聘接任江夏太守。

  同时举荐贾诩为郡丞,负责民政事务,协助文聘共治江夏。

  刘表允之,上书表朝廷,朝廷亦允之。

  自此,江夏太守便从黄祖变成了文聘。

  表面上看两人都是刘表部将,似乎是没什么区别。

  事实上,自这一刻开始张绣的势力范围便连成一片,位于豫、荆、扬三州之间,真正成为了能够影响天下大势的一方诸侯。

第133章 张绣狼子野心

  自从孙策退兵以后,张绣便和赵云在西陵城中安置下来。

  跟之前说好的一样,文聘成了太守,贾诩成了郡丞,苏飞还是都督,江夏则是代替南阳,成为张绣今后一段时间的基地。

  政治中心的转移并不是一件小事,好在南阳和江夏相距不远,又都属于荆州治下。

  再加上张绣听了贾诩的建议,低调做人,所以目前为止一切都进行的颇为顺利。

  话说这一天,张绣和赵云这对师兄弟研究完百鸟朝凤枪,趁着休息之余便开始闲聊。

  “师兄,去接婶娘和文和先生家眷的人已经派出去了。”

  张绣点头,随手翻开一卷竹筒看了看,顿时觉得一阵头痛。

  这种事情还是得交给贾诩处理吧。

  他合上竹筒,转向赵云问道:“水军训练的如何?”

  文聘成了江夏太守,自然不可能再把全副心思放在水军上。

  陈就这个水军都督的能力又略显不足,张绣便把赵云派去帮忙。

  赵云听张绣问起水军,精神颇为振奋:

  “江夏水军战力并不输江东水军,只是将领水平略逊一筹。

  再者黄祖近来年来对军中士卒颇多苛待,时常拖欠军饷,故此军中士气不高。

  如今有文和先生和仲业加以整治,已是大有改观。”

  “不错”,张绣满意地点点头,“你呢,水军战法学得如何了?”

首节 上一节 109/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