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第56节

  杨金水“噗嗤”笑出了声:“可见民间百姓愚蠢,什么谣言也信。”

  杨金水说了金龟的来历。

  嘉靖帝自比汉文帝,标榜自己多年不上朝是崇尚黄老,无为而治。

  数年前,兵科给事中殷正茂去江南巡查,弹劾南京刑部左侍郎沈应龙。

  给事中若能扳倒部堂官,便可一战成名,在官场扬名立万。

  不过人家沈部堂在朝中也是有根基的。轻易不会倒。

  殷正茂便上奏嘉靖帝,于长江寻得一只重达三百斤的金龟,金龟背上刻有“后元初年戊寅”字样。

  殷正茂的奏疏中说“后元乃汉文帝年号。上天赞许英明神武嘉靖大皇帝效仿汉文帝之德政,故降下祥瑞赐福”。

  殷正茂亲自护着祥瑞金龟进京,贡给了嘉靖帝。嘉靖帝龙颜大悦,对殷正茂称赞不已。

  于是乎沈应龙倒台,殷正茂破格高升广西按察副使。

  嘉靖帝将这只金龟养在太液池中,封为散仙。

  杨金水讲述完了这一切。林十三问:“这只金龟丢了?让属下去寻?”

  杨金水摇摇头:“金龟若丢了,恐怕整个西苑都会乱作一团。不像是丢了。你进去见了黄公公便知。”

  林十三本来以为自己今日能面君,一睹万岁圣颜。看来是想多了。

  二人走过玄津桥,跨过筒子河,入西安门,来到西苑太液池旁。

  黄锦已经等在了那边。见到林十三,黄锦如大旱之见云霓,寡妇之见云雨。

  他朝着林十三招手:“姓林的小猴崽子,快过来。”

  林十三和杨金水快步上前行礼。

  黄锦摆了摆手:“免礼吧。说正事儿。你可晓得太液池里有一只金龟?”

  林十三答:“杨公公刚才跟属下说了金龟的由来。”

  黄锦道:“皇爷闲暇时喜欢来太液池泛舟。以前常常能看到金龟浮水。”

  “每次见金龟浮水,皇爷都龙颜大悦。”

  “可最近两个月不知是怎得。内宦们在太液池边闲逛时,经常能看到金龟浮水。”

  “等皇爷来太液池泛舟时,金龟却沉在池底,说什么也不露鳖头。”

  “明日是正月二十,整日子。皇爷是一定会来太液池泛舟的。”

  “最近朝堂上出了些事。皇爷心情不好。我寻思,你小子有什么法子让金龟明日浮水,讨皇爷个开心?”

  林十三问:“公公可否对属下描述下那金龟的长相?”

  黄锦仔细的描述了一番。

  林十三心中了然:看来是长江黄缘闭壳龟。俗称黄王八。大一点的俗称大黄王八。老一点的俗称老黄王八。

  林十三道:“公公放心,属下有法子让它浮水。”

  黄锦眼前一亮:“我是病急乱投医,没想到你真有法子。对了,你的法子可万万不能伤到金龟。”

  “哪怕金龟背上多了一条头发丝那么细的疤,你长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林十三答:“黄公公放心。我愿立下军令状。明日皇爷泛舟时,我定让金龟浮水,拜见万寿帝君!”

  黄锦一拍手:“嘿!真有你的。此事办妥,我请你一顿酒。”

  林十三道:“属下得先出宫做准备。”

  黄锦道:“你需要人手嘛?一百人还是两百人,我给你派内宦帮忙。”

  林十三笑道:“黄公公,两人足矣。属下让徒弟做帮手便是。”

  黄锦大手一挥:“好,好,好!快出宫去准备吧!”

第85章 诱龟之法

  林十三出得西苑,跨上新得的枣红马,快马加鞭赶到驯象所找到了孙越。

  孙越问:“师父,有差事了?”

  林十三点了点头:“嗯。”

  孙越追问:“是给哪个富户寻宠?有多少两赏银?如今没人敢分您老的润。徒弟跟着您能多喝几口肉汤。”

  林十三喝了口茶,道:“没有分润。”

  孙越大脸一胯:“没分润谁干啊。”

  林十三笑道:“这回是给皇上办差。”

  林十三将事情原委说给了孙越听。

  孙越听后有些激动:“给京里的权贵们办差已不是一回两回。给皇上办差却是头一遭。”

  “嘿呦,这几个月您常说您家祖坟被雷劈了。徒弟这回跟您沾光。想来祖坟至少也冒了青烟。”

  林十三心情不错,开起了玩笑:“怎么,鄢懋卿鄢总盐爬你们家坟头上了?”

  孙越道:“还别说,那尊财神爷要是爬我家坟头,我家坟头方圆十里都得流油。”

  林十三收敛笑容:“好了。咱们赶紧出去办差吧。”

  孙越问:“师父,如何才能让那金龟浮水啊。”

  林十三一摆手:“这你先别问。咱们去永定河,凿冰捉虾去。”

  师徒二人先去了林十三的新宅,拿了一些工具,随后一马一骡来到了永定河畔。

  西苑太液池的水来自玉泉山和昌平白浮诸泉。正月里也不上冻。

  永定河的河水却已结了冰。人走在上面吱嘎吱嘎的。偶然能看到一两个老钓叟凿个冰窟窿,在旁边擎着鱼竿。

  林十三选定了一个地方,开始凿冰。

  凿冰是一门手艺活。若使镐头用蛮力刨,冰面容易断裂。人若掉进去,不死也得冻掉一层皮。

  林十三先拿出一根铁钎子,在冰面上使劲戳了一个小洞。

  随后他用铁钎子以小洞为始,画了一个方形。

  孙越递过来一根长锯条。林十三将锯条放进小洞,按所画方形慢慢的锯。

  师徒二人换着手,花了整整半个时辰,锯出了一个一尺半见方的冰窟窿。

  林十三又拿出一个口窄肚宽的捉虾竹篓。

  孙越抬起一个木桶,木桶里是林家新宅厨房剩下的泔水。他将泔水倒进了竹篓里。

  泔水的残渣就是虾饵。

  林十三将竹楼放入冰窟窿。剩下的事便是耐心等待。

  孙越拿出一个铜酒壶:“师父,天太冷了,咱喝点酒暖暖身子。”

  林十三接过铜酒壶,喝了一口。一股暖意上通天灵盖,下通胯骨轴。

  孙越问:“师父,永定河的小虾跟金龟有什么关系?”

  林十三道:“黄缘闭壳龟居于长江,最喜吃长江里的小清虾。冬天永定河里有的是小清虾。”

  “小清虾不同于别的虾种。别的虾种冬天全躲在水底层或中层。小清虾浮则在水上层。”

  “那金龟只有两种状况才会浮水。一是换气,二是觅食。”

  “想让它主动浮水简单的很。在太液池里放几十斤小清虾便是。”

  孙越伸出了大拇指:“跟着师父办差长学问呐!”

  过了大概一刻,林十三从冰窟窿里提起了竹篓。

  水从竹楼的缝隙中淌尽,里面有小半篓小清虾。小清虾密密麻麻的,细如鳞。这小半篓恐怕得有上千只。

  林十三吩咐:“咱带了两个木桶。一个空的,一个放泔水的。你把空木桶拿过来。”

  孙越拿过空木桶。林十三接来,从冰窟窿中打了少许水。随后将小半篓小清虾都倒了进去。

  孙越疑惑:“师父,这么冷的天,一会儿木桶里的水就结冰了。那不是要把小清虾都给冻死?”

  林十三答:“放心,结冰归结冰,冰里的小清虾却冻不死。只要化开冰便能活。”

  林十三和孙越在永定河畔待到了下晌申时二刻。捉了能有几十斤小清虾。若要估算数目,恐怕要有几万只。

  它们全被冻在了木桶之中。

  林十三已经冻得手脚通红发痒。他道:“差不多够了。你回驯象所,我去趟西苑。”

  林十三用马驼着装小清虾的木桶,牵着马去到西苑,找到了黄锦。他将引诱金龟浮水的法子说给了黄锦听。

  黄锦听后大喜过望:“啊哈。要说玩宠,你这小猴崽子真是行家里手。这么古怪的法子,有趣,有趣。”

  林十三道:“属下需要得知明日皇爷泛舟太液池的准确时刻。得提前半个时辰将这桶小清虾倒入太液池。”

  黄锦颔首:“这样吧。你今晚就住在西苑。”

  林十三受宠若惊:“啊,属下怎么敢住皇宫大内?”

  黄锦解释:“传俸官是皇帝近臣,可以住皇城西苑。正德朝时,西苑豹房的传俸官、边军武将住了得有几百位。”

  “但若住在宫城.你小子得全家问斩。”

  “陈矩不跟寻常小宦一样住通铺,在西苑有间卧房。你今夜就跟他住一起。明日到太液池旁等信儿。”

  林十三像在做梦一样:我如今竟能住皇城过夜?区区四个月光阴,我真是野雉飞上了凤凰台。

  入夜,陈矩领着林十三在内宦伙房吃了晚饭。说实话,这顿晚饭着实不怎么样。油腻腻的祚肉配着白米饭。

  祚肉这玩意儿,一不加盐,二不加调料,三煮得半生不熟。

  祭祀完后祚肉分给外臣,分外臣剩下的再分给内宦,还不准二次烹饪,否则就是对祖宗不敬。

  其实林十三在宫外的食肆中也吃过祚肉。味道截然不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皇宫吃皇宫。宫中尚膳监的内宦会偷偷将剩下的祚肉卖给宫外食肆。

  食肆会将祚肉用盐和花椒、葱姜腌制好。再用箬叶包裹,放在草木灰上烤。那味道自然美味无比。

  吃罢晚饭,陈矩和林十三合力抬着那桶小清虾,去了卧房。

  陈矩将床让给了林十三。自己则打了地铺。林十三推脱不过,只好睡在了他床上。

  头一回在皇城过夜,直到半夜林十三都没睡着。幸好有陈矩陪着吹牛闲聊。

  西苑之中,同样睡不着的还有一个人。那便是嘉靖帝。

  永寿宫寝殿内,嘉靖帝坐在青纱帷帐中。司礼监掌印吕芳在帷帐旁垂手侍立。

  帷帐前则跪着陆炳。

  嘉靖帝将铜罄狠狠摔出青纱帷帐外:“陆炳,这回你让朕失望至极!”

首节 上一节 56/2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