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龙文喝彩道:“说得好!诸位,我这师父升了官却不骄不傲。现在官场里的年轻人,鲜有他这般心性。”
万镗道:“我管着吏部。见过太多升得快的年轻官员飘飘然,不知自己几斤几两。林十三这般心性的很少有。”
罗府戴高帽大赛结束。林十三和一众官场老狐狸打了个平手。
要开始说正事了。
罗龙文道:“今日我舔着脸做东,请来诸位为我师父庆贺升迁。开席之前,还有几件事要议。”
林十三心道:得,终于说正题了。绕这么一大圈子,还是有事需我这个传话筒透给陆都督,以及陆都督身后的皇上。
众官噤声。罗龙文望向兵部左侍郎欧阳必进。
欧阳必进清了清嗓子,说道:“东南的赵文华、胡宗宪给兵部递上来条陈。他们准备接触倭首汪直,招降之后利用汪直去打倭寇。”
“人嘴两张皮。咱们看是招降,徐次辅那群人可能会说赵文华、胡宗宪通倭。唉,愁人。”
欧阳必进所说的汪直乃是最大的倭首,他在海上自称“五峰船主”。
此人并不算汉女干。原因很简单。汉女干是替外敌卖命。
汪直却反了过来。是倭人依附于他,替他卖命。
汪直拥有天下最庞大的走私、海盗船队。垄断了佛朗机与倭国的火器贸易。还在萨摩藩有一块大大的领地。
说白点,汪直要钱有钱、要枪有枪、要地盘有地盘、要粮有粮、要人有人。
倭国连年村斗、乡斗,六十六藩最缺的就是火铳。用后世的话说,汪直是他们的战争之王。
故六十六藩的藩主大名甚至幕府将军,都要对汪直客客气气。
胡宗宪的平倭策中,头一条就是招降汪直。
刚才欧阳必进说那一席话,是为了让林十三转告陆炳,陆炳再透给永寿宫里的嘉靖帝。
省得开始招降时,清流派们诬陷赵、胡通倭。
林十三将欧阳必进所言牢记在心,准备原话上禀。
吏部尚书万镗道:“唉。如今在朝廷里想做点实事太难了。皇上刚派了赵文华、胡宗宪去东南抗倭。徐阶就派了赵贞吉去管后方粮饷掣肘。”
“前几日,裕王府又给我送了荐书。举荐监察御史王本固出任浙江巡按御史。”
“说是裕王爷举荐王本固,其实就是徐阶那群人举荐王本固。”
“徐阶此举,是想继续在东南掺沙子掣肘。”
罗龙文攒了口吐沫:“啊呵呸!王本固是个什么东西,我一眼就能把他望到底!”
“除了整天叽叽喳喳,鸡蛋里挑骨头,里挑外撅。他还有什么本事?”
“他就是只聒噪的乌鸦!他到了东南,只会坏了抗倭大业!”
别看老罗性子大大咧咧,不似科举出身的标准官僚油滑。但他看人很准,他的话在不久的将来会一语成谶。
林十三又记下了今夜的第二件大事:严党反对王本固巡按浙江。
第82章 送房子 送仆人 送美女
古圣人曰过的:自己一脸毛,就别说别人是猴。
罗府的严党官员们义愤填膺。仿佛两京一十三省的重担全在他们肩上挑着。徐党就只会扯后腿、使绊子、打闷棍。
林十三心中暗道:唉,严党抗倭是为了夺权;徐党掣肘是为了保住自家银库。
双方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朝廷里真正关心东南百姓死活的又有几个呢?
时局多变。谁晓得未来严阁老会不会为了权力,在东南养寇自重?
刚才一众严党高官齐夸林十三。还真让他们夸对了。林十三的确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智慧。
又或许,他把局势看得如此清楚,是因他身不在局内,旁观者清。
罗龙文清了清嗓子,说出了今夜的第三件大事:“诸位,我们刑部督捕司刚刚得到了一条消息。”
“锦衣卫经历司的经历官沈炼写了一封奏疏。准备在上元节后弹劾严阁老、小阁老。”
“沈炼是陆都督的好友。陆都督跟严阁老是皇上的左膀右臂。”
“自家人内斗,只会让外人得利。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
林十三心头一动:怪不得沈经历那天滴酒没沾,衣冠整齐,还焚了香呢。想来他在经历司大堂写的,一定是参劾严家父子的奏疏。
罗龙文咳嗽了一声,望向林十三:“师父。”
林十三会意,颔首:“好。”
三个月相处,师徒之间已经有了默契。
罗龙文的意思是:你得把这件事禀报陆炳,让陆炳拦着点沈炼。
林十三说了个“好”字,表明一定转达。
吏部尚书万镗一拍手:“事情都议完了。饿了。上菜吧!”
罗龙文笑道:“好!上菜”
罗府夜宴的第一道菜,是每人一个蟹黄包。这包子看上去平平无奇,实则内有乾坤。
罗龙文笑道:“诸位,这蟹黄包是按宋时童贯的《家肴谱》所制。馅儿鲜味美。最绝的是.”
万寀道:“我晓得。这里面还有个典故哩。”
“宋相童贯爱吃蟹黄包子。他败亡之后,童府一位厨娘流落街头。”
“某家大食肆的老板欲聘用她,让她做宰相府的蟹黄包。”
“但厨娘却说她做不出来。因她只是在童府厨房给蟹黄包馅儿里的葱丝上雕花的。”
“所以,今日老罗你请我们吃的包子,最绝的应该是包子馅的葱丝雕了花。”
罗龙文笑道:“还是万寀兄见多识广啊。诸位请尝尝。”
罗府这场家宴一共上了三十八道菜。每一道都奢靡无比。要么是食材罕见,要么是工序复杂。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罗龙文跟林十三勾肩搭背。
罗龙文笑道:“你如今既是北镇抚司的总旗,又是永寿宫的传俸官。府上怎能没仆人、侍女伺候?”
“我给你选了一个还算机灵的仆人。还有两个美貌侍女。”
“这两个侍女一个十五,一个二十八。一个嫩,一个浪。如何?”
林十三推脱:“恩公好意我心领了。我家里四合院太小。多三口人实在住不开。”
林家的四合院还算宽敞,说住不开是假。怕家里多出三个监视他的耳目才是真。
罗龙文借着酒劲涎笑道:“你别是怕跟我做连襟吧?放心,那十五的是我新从扬州采买的婢女。还没服侍过男人。”
“那二十八的虽不是鲜货,但也没伺候过我。据我管家说,她是三般武艺样样精样样通。我还没来得及享用。”
林十三连忙道:“恩公,我真是因家里四合院小”
罗龙文吩咐仆人:“把房契拿过来。”
一名仆人拿来了一张房契。罗龙文道:“以你如今的身份,再住在南城那犄角旮旯、名字晦气的破胡同里有失体面。”
“北城福寿街有一个两进宅院,宽郎疏阔。离锦衣卫也近便。”
林十三道:“无功不受禄,我怎好”
罗龙文打断了林十三:“别着急谢我。这四合院是小阁老赏你的。”
“小阁老晓得你救了杨部堂。之前阁老发掘胡宗宪那匹千里马,你也有功劳。”
“小阁老说了,你现在只是总旗。住三进四进院太招摇。先给你这两进院,凑合住着。”
送美女、送仆人、还送宅院。严党是在拉拢林十三。
万寀在一旁道:“美女不要,宅院也不要。你还想要什么?”
林十三解释:“不是小的不要。我得跟家里商议下啊。”
罗龙文颔首:“晓得,晓得。你不是要跟家里商议。而是要跟你锦衣卫里的上司商议,对吧?”
“成,我不为难你。我等你的信儿。”
夜宴结束,林十三跟碧云、虎儿来到大门口,正要回家。
罗龙文却喊住了他。罗龙文道:“师父,你且慢行。有句话我要交待你。”
林十三道:“恩公请说。”
罗龙文神秘兮兮的说:“附耳过来。”
林十三听命附耳。
罗龙文道:“你做了永寿宫的传俸官是好事。但有句话你得记牢了。”
接下来的话,罗龙文几乎是一字一顿:“自古伴君如伴虎!”
林十三愕然。
回到家,碧云打开了一个包袱,里面全是金簪子、玉镯子之类的名贵首饰。
林十三问:“谁给的?”
碧云答:“罗夫人给的。她对我很是热心,说我一身银头面首饰配不上传俸官夫人的身份。她给了我一套她的金、玉头面首饰。”
林十三颔首:“嗯。人家一番心意。你收好了便是。你先跟虎儿睡下。我得出去趟。”
林十三没有忘记自己的差事——传话。
今夜严党明显要跟陆炳透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他得及时上禀。
还有一件小事,就是严党给他送宅院、送美女、送仆人。他得请示上面收是不收。
林十三连夜去了刘守有的府上,先禀告了刘守有。
因三件大事中,有一件牵扯到本卫经历沈炼,刘守有直接带着林十三去了陆府,见了大掌柜陆炳。
大掌柜陆炳仔细听完了林十三的禀报。对于三件大事他没有表态。
但对于严党送礼之事,陆炳说了八个字:“却之不恭,虚与委蛇。”
于是在嘉靖三十四年的腊月二十九,林十三全家离开了南城狗瘠薄胡同的四合院。搬进了北城福寿街两进宅院。
家里还多了一个年少婢女,一个美熟婢女。还有一个十六岁的仆人。
(今晚0:01上架。五更。会有《神猴记终》,开启下一卷《金龟记》请看官老爷们支持下首订。胖可乐跪地叩首拜谢)
第83章 神猴记终
腊月二十九午时,北城福寿街的两进宅院中。
林家人围坐在饭厅的八仙桌前。
林十三道:“今日先在新宅暖锅。明日除夕,咱们还是回老宅过。等初六我再去脚行找脚夫,给咱搬家。”
林有牛志得意满的捋着胡须:“我这辈子都没奢望能住进北城的两进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