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笑道:“古人云,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蠢猴自然也不可调教也。他这么说是为你好。”
林十三心中暗笑:满嘴之乎者也,还真是个酸臭文人。
老吴这么说,耍猴汉子面露不悦,他看到吴承恩身边站着的吴净肩上架着猴:“老爹,感情您是专程来挑我场子的啊。”
吴承恩道:“古人云,人知结交易,交友诚独难。我从来只与人交友,不与人为敌。兄台何出此言?”
一旁看热闹的孙越听不下去了:“老爹,你就别满口之乎者也了!你们各带了一只猴,比比就知谁是蠢猴,谁是精猴了。”
一众围观百姓纷纷起哄:“对对,比比!”
“黄老大啊,你可是在大栅栏耍了十几年猴的人。咱可别丢份儿啊!”
“对,精神点!”
耍猴汉子被众人一激,嘴里蹦出来脏字儿:“焯!比比就比比。老爹,请亮亮你的宝猴吧。我倒要看看它有几分本事。”
吴承恩拱手:“啊,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吴净,把它放下来。”
吴净从肩上放下“孙悟空”,解开了它脚上的绳子。
孙悟空大摇大摆走到耍猴摊的中央。
书童高老八拿起地上的棍子,扔给了孙悟空:“猴哥儿,接棍!”
孙悟空接了棍子,双手一横。随后众人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猴棍。
只见那棍子在孙悟空手里上下纷飞,如旋风一般迅疾。众人只能看到棍影闪烁。那棍子在它手中犹如一条灵动的影子一般。
原地耍棍还不够,孙悟空开始身形腾挪,把棍子高高抛向空中,转了十几圈后稳稳接在手中。
围观的百姓纷纷叫好:“好!好!”
“好样的!”
“这才是真大圣啊!”
一套猴棍耍完,孙悟空将棍子立在地上,竟直接爬了上去,伸着猴手挠着脑袋。
耍猴汉子朝着吴承恩一拱手:“服了,服了!老爹,你这猴才是齐天大圣转世!”
高老八喊道:“你晓得什么?《西游释厄传》就是我家老爷”
今日吴承恩除了来大栅栏闲逛,还有另一件大事要办。他不想张扬,拉了拉高老八的衣袖。
耍猴汉子问:“是你家老爷什么?”
高老八“嗯呼噜”抽了下鼻子:“是我家老爷看过的。”
耍猴汉子笑道:“看过西游的多了。”
吴承恩在大栅栏逛了一上晌,林十三师徒跟了一上晌。
临近午时,吴承恩进了大栅栏边上的一个茶馆。茶馆名曰“高升”。
林十三见吴承恩进了高升茶馆,惊讶道:“他怎么进了骗子窝了?糟糕!”
第61章 大智若愚吴承恩
大栅栏边的高升茶馆里有两多:官场掮客多,千门骗子多。
大明实行严格的路引制度。大部分外地人进京,无非科举、经商、求官这三个目的。
每年进京参加吏部大挑的举人、岁贡生足有上千人。这就催生了官场掮客。
吏部的老爷们想借大挑发点财。举、贡们想使银子行贿打点。
但双方互不认识。怎么办?这就要靠官场掮客牵线搭桥。
举、贡们遇上真掮客还好。花了大钱至少能真谋到官职。怕就怕遇上骗子,那就要赔了夫人又折兵。
林十三师徒跟着吴承恩一行人进了高升茶馆。
吴承恩去了其中一个雅间。吴净、高老八哼哈二将一般在门口站着。猴儿孙悟空也老老实实立在门口,当起了门神。
林十三师徒无奈,只得进了隔壁雅间。
好巧不巧,两个雅间之间竟是夹壁墙相隔。林十三将耳朵贴在墙上能听到隔壁谈话的大概。
隔壁的吴承恩,正在约见一个自称官场掮客的人。
“官场掮客”名叫梁淳,四十来岁的年纪,衣着华丽,十根手指上带着六个大金戒指。看着便是个京中大人物。
吴承恩与梁淳相互见了礼。
梁淳笑道:“吴先生的《西游释厄传》我拜读过整整四遍。真是下笔有神,构思精妙啊!”
吴承恩拱手:“过奖,过奖。拙作让您见笑了。”
梁淳跟吴承恩寒暄了一会儿,终于开始说正事儿:“看您的书便知您是一个很懂官场的人啊!”
“求官就像是求真经。即便到了西天大雷音寺,照样得给阿难、迦叶贿赂。甭管唐僧是不是唐皇御弟。”
“这就跟许多举人、贡生一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来到吏部大挑,总要给吏部的老爷们一些好处。”
“甭管他们是不是哪位高官的门人,甭管他们是不是名动天下的才子。”
吴承恩道:“是极,是极。学生也晓得这个道理。”
梁淳吐沫星子横飞:“不才虽不无官职在身。却在京城官场混迹了整整二十年。人脉是有一些的。”
正说着,雅间的门被推开。梁淳的仆人走了进来:“老爷。吏部考功司黄主事做寿。明日请您去赴宴呢。这是请帖。”
说完仆人将一张大红请帖放到了茶桌上。吴承恩看到帖子封皮上盖着吏部主事的官印。
梁淳道:“我明日有事。回了他吧,就说我身体欠佳,不能赴宴。不过贺寿的银子不能少,就送五百两。”
仆人应声而去。
梁淳在吴承恩面前晃了晃请帖:“京城官场应酬太多,我是不胜其烦的。”
吴承恩道:“想不到梁先生交际如此之广。”
梁淳见火候差不多了,开始下套:“考功司主事的寿宴我不能去,是因我有另一场酒宴要赴。明日文选司郎中万寀万老爷请吃年酒。”
说完梁淳从袖中拿出另一方请帖,递给吴承恩看了看。请帖署名吏部文选郎万丰城。
总览大挑事务的严党骨干万寀正是丰城人。
吴承恩道:“梁先生果然神通广大。我那事,不知.”
梁淳立马拍了胸脯:“全包在我的身上!照着规矩,举人至多补到县丞。岁贡生也就补个主簿、典史、教谕。”
“我与万郎中至好,亲兄弟一般。我若开口替吴先生求情,定可为你破格谋得一个县丞的位置。”
“前几日万郎中跟我一处喝酒时喝多了,说本次大挑,最肥的缺是杭州府余杭县丞、松江府华亭县丞两职。”
“若到这两处地方做知县的副手。即便不怎么出格,光收收陋规,一任三年也能弄个一底一面儿。”
说到此处时,隔壁偷听的林十三心中暗道:不好!这是个骗子!万寀那人从不喝酒,喝了就浑身起红疙瘩。哪次罗府赏虫宴他不是以茶代酒?
啊呀,吴承恩这酸腐文人,千万别上这骗子手的当。
林十三接的差事虽是捉弄吴承恩。但他始终心里还存着良心,不希望看到他眼里的酸腐文人被骗得倾家荡产。
林十三看扁了吴承恩。
满口之乎者也,不一定代表着他迂腐。迂腐亦不等于愚蠢。
从古至今,能写出大几十万字畅销小说的人,就没一个蠢的。
吴承恩是大智若愚。
隔壁的吴承恩不动声色:“请教梁先生,何谓一底一面儿?”
梁淳道:“这都不晓得?就是你花了多少银子买官,三年后能赚一倍!”
吴承恩又问:“那您说的那两个县丞位置,得花多少银子?”
梁淳狮子大开口:“余杭缺儿贵一些,一万三千两。华亭则是一万两。”
“我明日要去找万郎中喝酒。你要买哪个缺,今日把银票给我,明日此事便可办妥。”
吴承恩没轻易上套:“这样吧。梁先生将我引荐给万郎中。我亲自将银票递上去。”
“只要我跟万郎中见了面,无论事成不成,我都给您两千两的引荐钱。”
梁淳皱眉:“吴先生这是不相信我喽?别看我只是一个牙行掌柜,可我私底下是北镇抚司的暗旗。北镇抚司听说过嘛?”
吴承恩答:“自然听过,权势熏天。”
林十三皱眉:这骗子手跟我一样,也是北镇抚司的暗旗?
隔壁梁淳将一方腰牌拍在桌上,笑道:“吴先生请看,这是我的北司腰牌。”
吴承恩拿起腰牌,念道:“锦衣卫北镇抚司百户,孙。皇权特许,先斩后奏。啊呀,原来是梁百户,失敬失敬。”
林十三偷听到此处,当即断定,这梁淳是在冒充北司暗旗。其一,既自称暗旗,就该是总旗或小旗。百户就自称暗鱼了。
其二,锦衣卫的腰牌上根本不会出现什么“皇权特许,先斩后奏”。这八个字不过是不知内情的百姓以讹传讹罢了。
隔壁那人,恐怕连真正的锦衣卫腰牌都没见过。
林十三心中暗喜:啊哈。帮着黄公公办个缺德差事。没想到顺手能立个功,最近真是走运啊。
北镇抚司不管街面上的寻常骗子手们,他们不配。
但若骗子手冒充北司的人,那就另当别论了,那不是一般的骗案,必须出重拳。
林十三刚当上北司暗旗没几天,若捉住一个冒充北司百户的骗子手,这算得上一桩功劳。
想保命,就得往上爬。想往上爬,多立些功总是没错的。
第62章 鸿运当头林十三
梁淳说得天花乱坠。吴承恩就是不上套。
人家老吴是在《西游释厄传》里写过真假猕猴的人。虽不及林十三那般肯定梁淳是骗子手冒充掮客,至少也起了七八分的疑心。
吴承恩起身:“啊,梁先生,哦不,梁百户。时候不早了。我还有事,先告辞一步。”
梁淳连忙道:“那两个肥缺你还买不买了?”
吴承恩拱手道:“学生家境贫寒,这两个肥缺实在买不起。”
吴承恩是在哭穷呢。他靠着润笔在江南置买了一千亩好田,两处大宅子。此番进京光银票就带了一万五千两。
梁淳实在不是什么高明的骗子。此时已经有些慌神:“价钱好商量嘛.”
吴承恩却是去意已决:“再会。”
隔壁的孙越提醒林十三:“老吴走了。咱们跟上去?”
林十三道:“急什么。黄公公给咱们的偷猴期限是正月初一。这差事不算急差。”
“眼前有一桩功劳,咱们不捡白不捡。”
孙越道:“你是说那骗子?”
林十三颔首,推开门走了出去。他没有跟踪吴承恩,而是跟上了骗子手梁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