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人寻鸽,第六天鸽子刘才会把它们摆到铺子里,供买家挑选。
鸽子刘边走边问林十三:“贤良寺丢了鸽子?是进京地方官的吧?”
林十三笑道:“刘爷,这您就别打听了吧。”
鸽子刘道:“打嘴打嘴。我不该多问。”
在后院当中摆着几百个鸽笼。都是还未到五日之限的。
一个身材高挑、肌肤如雪、前凸后撅,美得冒泡的女子正在拎着鸽食桶喂这些鸽子。
林十三道:“这女人眼生啊。”
鸽子刘笑道:“这是我刚纳得第十六房小妾。芳龄十九。怎么样,是不是像只大白鸽?”
林十三附到鸽子刘耳边:“我的刘爷,你就造孽吧。她哪是大白鸽,分明是匹大白马。你骑得住嘛?”
鸽子刘却道:“十三,你听说过缟狸嘛?”
林十三答:“听说过。缟狸身小,那什么却不小。”
鸽子刘笑道:“对喽。我便是松江缟狸是也。”
林十三伸出大拇指:“我真是小看刘爷了。”
鸽子刘收敛笑容:“十三,贤良寺的贵人丢的是什么鸽?”
林十三答:“极品白羽弓尾鸽。”
鸽子刘惊讶:“白羽弓尾鸽?那是鸽中之王。其中的极品更是值银几千两。”
林十三颔首:“您是行家。要么失主能心急如焚嘛?最近有裹鸽子的送过来白羽弓尾鸽嘛?”
鸽子刘连连摆手:“没有!若有我不可能不留心。能花得起几千两买鸽子的人家,绝不是等闲之辈。我不得把它像祖宗供起来,坐等失主来寻?”
鸽子刘从十三岁就混迹打行。矮小瘦弱的他其实并不适合吃这碗饭。
但他十八年间混成了京城打行数得上前十的巨佬,自然是个极为精明的人。
鸽子刘八面玲珑,滑得像只泥鳅。正如他所言,若有人把值几千两的鸽子送到飞奴店,他早就供起来等失主了。
甚至他会主动找人打听,谁家的宝鸽遗失,他会亲自送回府上。
林十三惆怅:“没送到你店里?这可是大大的不妙。”
白羽弓尾鸽若是被地痞“裹”走,那肯定性命无虞。
若是够上了野母鸽,生小鸽另建窝。偌大京城那可怎么找?
若被野狗、野狐吃了,更是会尸骨无存。
鸽子刘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件事你指定感兴趣。”
林十三问:“什么事?”
鸽子刘道:“下晌,天顺坊的‘和字’锅伙跟上竹斜街的‘镇竹斜’打行要在德胜门外乱坟岗茬架。双方各勾了上千人。有熟人托我去替他们讲和。”
林十三皱眉:“锅伙、打行之间茬架,这事归顺天府的捕快们管。我不感兴趣。”
鸽子刘道:“我说他们茬架的原因,你就感兴趣了。”
林十三道:“别卖关子。我这事急的很,寻鸽时日有限。”
鸽子刘说出了事情原委。
“和字”的地痞们裹鸽子,“镇竹斜”的地痞们也裹鸽子。
昨日“和字”裹了一只上等好鸽子。刚要落地回窝,恰好镇竹斜养的一群鸽子飞来,把那上等好鸽子再次裹走了。
双方起了争执,便约定在乱坟岗茬架,勾多少人不限,生死无论。
鸽子刘讲述完一切,说道:“你想想,得多珍贵的好鸽子,值得双方各勾上千人茬架?”
林十三仿佛看到了希望:“有可能他们争夺的鸽子就是那只绝品白羽弓尾。”
鸽子刘点头:“你要不来,此刻我已骑着骡子赶往乱坟岗给他们讲和了。”
林十三道:“我俩随你去趟乱坟岗。”
鸽子刘却道:“二位穿着官家皂服,去那边恐怕不方便。大白鸽,过来。”
他的第十六房小妾走了过来:“夫君,有何吩咐。”
原来这美得冒泡的小妾名叫“大白鸽”。
鸽子刘吩咐道:“去准备两身粗布短打扮,给我这两个朋友换上。”
林十三师徒换上了地痞最爱穿的粗布短打扮。鸽子刘这才领着二人出了城,赶往乱坟岗。
一到乱坟岗,林十三倒吸一口凉气。
这哪是地痞茬架啊?分明是两军交战!
只见双方以一条野沟为界,人挤人人挨人,密密麻麻各自有上千人。
这些人都是精壮汉子,手里拿着木棍、短攮子、长攮子、铁棍子。他们杀气腾腾、怒目圆瞪。
这要是打起来,恐怕野沟里得血流成河。
“和字”跟“镇竹斜”的几名首领,此刻则站在野沟上的一座石桥上。
林十三喃喃道:“这打起来恐怕要死个几百人。”
鸽子刘却道:“放心。十几个人的小架好打。两千人的大架却万万打不起来。”
“他们啊,就是相互争个面子。真要是死几百人,顺天府不得把双方头头的卵黄子挤出来喂苍蝇?”
林十三道:“有理。”
鸽子刘道:“你且在这儿稍等我片刻。”
说完鸽子刘骑着骡子,慢慢悠悠向着石桥那边去了。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钓蚌街刘爷到!”
汉子们纷纷避让,闪出一条通路供鸽子刘通过。
林十三看着鸽子刘上了石桥,跟双方的首领一番交谈。因隔着远,听不清他们说的是什么。
过了一会儿,只见鸽子刘站到了石桥栏杆上,高喊一声:“度尽余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不打了!
双方的精壮汉子闻言,纷纷面露喜色。
别看这些地痞刚才气势汹汹,可他们内心也不希望真打了起来。
混口饭吃而已。谁愿意头破血流、缺胳膊少腿?
鸽子刘又高喊了一声:“今日鸿宾楼,三百碗烂肉面,咱们不醉不归!”
双方首领各自喊道:“弟兄们,散了吧。把家伙都交给城外的,各自回城。”
两千多人若人人手持凶器进出城门,一准会被德胜门的守门兵马捉起来。
故锅伙、打行茬架,凶器都是城外的同伙准备。
鸽子刘朝着林十三师徒招了招手。
孙越道:“一准是刘爷找到白羽弓尾鸽了!师父,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林十三师徒来到石桥之上。
林十三问:“找到它了?”
鸽子刘道:“双方争夺的的确是一只值银上千的极品鸽子.可惜是只紫点子。不是白羽弓尾。”
第45章 胡宗宪 郑泌昌 何茂才
这场两千人规模的地痞茬架,争夺的是一只紫点子。
林十三大失所望:“什么?紫点子?”
鸽子刘用手一指石桥栏杆上摆着的一个鸽笼:“就是它。”
林十三定睛一看,只见鸽笼中有一只白鸽,头顶、尾巴、上喙乃是紫褐色。果然是只紫点子。
白羽弓尾鸽既是信鸽,又是赏鸽。紫点子却只是赏鸽,不能用作飞鸽传书。
眼前这只乃是紫点子中极为罕见的鸳鸯嘴,头如盘,眼珠如黄金。
更为难的是,它色纯而浓,在鸽行里名曰“色酽”。鸽尾白羽跟紫羽如刀切一般泾渭分明。
林十三心中暗道:紫点子已是极为罕见。这样的绝品紫点子更是万中无一。拿到市面上至少值一千八百两。怪不得双方大动干戈。
林十三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问鸽子刘:“这紫点子是给‘和字’还是给‘镇竹斜’?”
鸽子刘答:“谁也不给。放到我那儿寄卖。得了钱给他们双方平分。”
林十三道:“可否给我留三天?三日后我可能有个熟人过来买。”
林十三的想法是,若找不回白羽弓尾,就建议胡宗宪买下紫点子送给首辅严嵩。
紫点子虽不及白羽弓尾珍贵,但眼前这只亦算是世所罕见。
鸽子刘连连摆手:“你知道我的规矩。鸽子到我手里,必先留五天再卖。省得失主来找,惹上麻烦。三日太短了。”
林十三压低声音:“紫点子是买主买来送礼的。如果送的人权倾朝野,谁敢来找你麻烦?”
鸽子刘是多精明的人,立马明白过来:“你是为防白羽弓尾寻不回,让贵人买下这只紫点子代替?”
林十三颔首。
鸽子刘有些为难:“可我的规矩你容我考虑考虑。”
林十三道:“成。你尽管先考虑着。万一这三日我能寻回白羽弓尾,也就不必让你为难了。”
林十三在乱坟岗扑了个空,骡不停蹄赶回城内,赶赴罗府的赏虫会。
罗府客厅。
林十三敏锐的发现,今日多了三张生面孔。一个是胡宗宪。另外两人皆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胖一瘦。因身穿便装而非官服,故不知品级。
客厅上首坐得依然是赵文华、鄢懋卿、罗龙文三人。
罗龙文咳嗽了声:“老规矩,先议事。赵部堂,请。”
赵文华满脸春风得意:“仰仗皇上敬天爱民的福报。赵某在东南打了个小小胜仗。惭愧的很,皇上开恩,阁老提携,竟升了我浙直总督。”
“在座的诸位,都是在京各衙响当当的人物。今后东南有事,诸君可要多多帮衬。”
浙直总督是嘉靖朝特设的职位。论权力,当的上大明第一封疆。它所管辖并非只有浙江、南直隶两地。还包括福建、山东、广东、广西。
毫不夸张的说,大明的半壁江山都在浙直总督手中。
赵文华成了大明朝第一疆臣,怎能不沾沾自喜,红光满面?
一众官员纷纷开始拍起赵文华的马屁:“赵部堂此番高升浙直总督,定能建功立业,回京入阁只在三五年内。到时我们就要尊称一声赵阁老了!”
“对对对。赵部堂真给严阁老争到了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