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第207节

  当官的踢皮球不管不顾,城里的老百姓要遭大殃。

  林十三忍不了了。他竟以区区千户的身份,朝着徐鹏举怒吼:“魏国公!难道你要坐视叛兵在城内胡作非为嘛?”

  “就你这样胆小如鼠的懦夫,也配整天标榜自己是中山王的嫡系子孙?”

  “魏国公要知道你如此怯懦,如此草包。恐怕王陵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徐鹏举火了:“林十三,你是个什么东西?敢辱骂本国公?别忘了,你不是北镇抚司的千户,而是我南京锦衣卫的千户!我属下的属下!”

  “爵爷、部堂们议事,哪里有你这芝麻绿豆官说话的份儿?来啊,叉出去!”

  两名国公府护兵上前,说话间就要将林十三叉出大厅。

  就在此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年郎快步走入大厅,一声怒吼:“你们这群废物,还在这里做什么?”

  说话的人是诚意伯刘世延。

  刘世延本来跟临淮侯李庭竹结伴去了浙江青田游玩。好巧不巧,前几日刘世延的母亲病重。

  他只好拜别李庭竹,独自回了南京。

  今夜一进南京城,他便看到了满街叛兵。

  刘世延“邦邦”两脚,踹在叉着林十三的两名护兵身上。

  他怒吼道:“整个大厅,就他一个真心想为平叛出力的。你们却要将他叉出去?”

  “他走了,你们好安安静静在此地继续当缩头乌龟?”

  从爵位上讲,徐鹏举是公爵,刘世延是伯爵,徐压刘一头。

  从官职上讲,徐鹏举是守备,刘世延只是协同守备,徐还是压刘一头。

  但论在南京驻军中的权威,刘世延远超徐鹏举。

  此人骁勇善战,是出了名的少年英雄。不过他也有他的缺点,譬如飞扬跋扈,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刘世延大步走到徐鹏举面前,竟伸手搂住了他的脖子。

  说是搂住,其实就是卡住。

  刘世延道:“兵变若不能及时平息,愈演愈烈。你这个守备第一个掉脑袋!”

  “皇上即便不下旨杀你。我刘世延第一个上参劾奏疏,请求朝廷砍你的头!”

  “朝廷不砍你的头。老子拿刀亲自动手。干犯王法也要让你身首异处!”

  其实魏国公府和诚意伯府一向不对付。

  十多年前,诚意伯还是刘世延的祖父刘瑜时,刘瑜便因提督漕江阅兵时的座次问题,与徐鹏举大打出手。

  刘世延此刻狰狞的表情与态度,简直就是个小阎王。

  林十三也上前帮腔:“魏国公,难道你想一辈子被南京人称为草包国公嘛?”

  “中山王他老人家的脸面,你还要不要了?”

  “难道你要败光中山王的祖荫?”

  刘世延果真是个狂人。他竟将一柄匕首抵在了徐鹏举的腰间:“你要是还在国公府装缩头乌龟,别怪老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徐鹏举无奈:“来啊,请王命旗牌!”

  王命旗牌在魏国公府里摆的时日太长了,竟已落了灰。

  徐鹏举道:“护兵千户何在?”

  护兵千户上前:“属下在。”

  徐鹏举沉默片刻,道:“算了。你退下。林十三何在?”

  林十三拱手:“属下在。”

  徐鹏举道:“你立即带着我的王命旗牌去其余五营,调五营士兵进城平叛!我在此坐镇中军,坐等平叛王师大获全胜的消息。”

  此言一出,刘世延竟直接抽出了佩剑,横在了徐鹏举的脖子上。

  刘世延骂道:“到了这种时候,你还不敢挑头调兵平叛?把平叛重任甩给一个小小锦衣千户?你想让他替你背黑锅吧?”

  “大明军法乃是中山王、开平王首创。第一条就是临阵退却者立斩!”

  “你若不愿亲自领兵平叛,形同逃兵。我替你家祖宗执行军法,斩了你!”

  徐鹏举怒道:“刘世延,今夜你就没打算给我活路是吧?”

  刘世延道:“是你胆小如鼠,没打算给南京百姓活路在先!”

  徐鹏举闭上了眼睛:“罢了!老子这回就听你一次。亲自去五营调兵平叛!”

  此言一出,一众爵爷、部堂爷纷纷称赞:“魏国公神勇!”

  “魏国公不愧中山王血脉!”

  “魏国公威武。”

  林十三狠狠攒了一口吐沫,吐向这群老油条的方向“啊呵呸!”

  刘世延几乎是挟持着徐鹏举前去调兵平叛。

  此人的胆量可见一般。日后他吃亏就吃亏在胆量上。

  林十三跟着徐鹏举、刘世延骑马出得国公府。他们身后跟着国公府的一百护兵。

  嘉靖帝曾破例赐徐鹏举养护兵五百。徐鹏举舍命不舍财,命令剩下四百人留下守卫国公府。

  众人出了府门,刚行了一里,迎面遇到了几百叛兵。

  徐鹏举喊道:“弟兄们!我是魏国公徐鹏举。你们先退出城外,军饷的事情一定能够解决.”

  徐鹏举的草包之名不但在民间流传,军中亦对他不屑一顾。

  “徐鹏举徐草包?你算个瘠薄!”一个叛兵倒转长枪,一枪底朝着徐鹏举的脑袋捅去。

  载入史册的一幕发生了。这一幕,足够中山王陵棺材里的徐达羞得捂脸。

  徐鹏举的纱帽被枪底捅落在地。徐鹏举披头散发,竟调转马头,一挥马鞭,落荒而逃!

  不得不说,他半生爱马,关键时刻座下的宝驹真顶事儿!那逃跑速度简直风驰电掣。

  魏国公、南京守备、南京中军都督、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徐鹏举徐国公就这样毫无颜面的做了逃兵。

  他逃走,一百多国公府护军也扔了刀枪,抱头鼠窜。

  刘世延和林十三被他们卖了。二人孤身面对数百叛军!

  关键时刻,刘世延被祖宗刘伯温的对头徐达附体!

  刘世延挺身而出,对着叛军高呼出了一句载入史册的话。

  “我乃诚意伯刘世延!汝等反,反即杀我,大军至,尽杀汝等!”

  说完刘世延高举起了王命旗牌。

  没错,自出了国公府,本属于徐鹏举的王命旗牌便被他攥在手中。

  刘世延在军中的威信甚高。

  叛军们面面相觑。

  其中一个把总喊道:“伯爷。我们进城不是兵变。而是取回原本属于我们的军饷。”

  “该死的户部给我们发军饷,竟发的是宝钞!”

  刘世延表现出了有勇有谋的一面。

  他没有与叛兵硬顶,而是高声道:“我体谅你们的苦衷。这样吧,你们若退出城外,我愿给你们发白银十万!每人领二十两白银!”

第208章 平息兵变

  刘世延平叛的三大法宝是萝卜、大棒加自身威信。

  萝卜是空口许诺的十万两白银。大棒是用王命旗牌调兵平叛的威胁。

  刘世延面对几百叛兵,定眼观瞧,里面有不少都是熟人。

  他正色道:“曲大腚,两年前江浦剿匪时,你是我的中军刀盾手。咱们一个锅里搅马勺吃米粥。怎么,今日你要给你的刘协帅吃长枪嘛?”

  “张钰皓,你以前只是个大头兵。是老子将你升为总旗的。你要拿腰刀来报答我的提携之恩嘛?”

  曲大腚连忙道:“协帅,弟兄们这回进城真不是冲着您。实在是朝廷狗官不给我们活路。”

  刘世延道:“别傻了我的袍泽们!其余五营的人马已经快进城了。你们若一条路走到黑,五营人马将把你们杀个干净!”

  “他们平时就看振武营不顺眼。这回有了合理的理由杀你们,砍了你们的人头还有赏银拿,他们会手下留情嘛?”

  说这话的时候,刘世延给身旁的林十三使了个眼色。

  林十三心领神会:“禀伯爷,五营兵马请命,从正阳门入城平叛。”

  刘世延道:“让他们暂缓进城。”

  转头刘世延又苦劝一众叛兵:“弟兄们,退出城去,回驻地吧!我包你们平安无事,之前你们做的恶我既往不咎。”

  “退出城去,既有十万两银子拿,还能保住脑袋。”

  “留在城里,与五倍于己的兵力作战,头上还顶着个叛兵的恶名。家里人也要受牵连。”

  “该怎么选,你们拿个主意吧!”

  其中为首的叛兵百户表态:“小的们愿听从协帅命令,退出城去!”

  林十三在一旁喊道:“你们退出城去,每人可从诚意伯许诺的十万两白银中领二十两赏银。”

  “你们每劝动一个同袍出城,亦赏银二十两!”

  这几百叛兵被刘世延、林十三一唱一和劝动了。他们开始朝着城外的方向走去。

  但这种几百人规模的叛兵,城内尚有八九股。

  刘世延将王命旗牌交给了林十三:“王命旗牌交给你。你立即前往五营调兵。”

  林十三问刘世延:“那伯爷您呢?您要孤身留在南京城内四处劝降?”

  刘世延颔首:“他们敢杀黄懋官,敢打徐鹏举,却不敢也不会动我刘世延分毫!”

  “再说,我的先祖文成公在天之灵会保佑我平安!”

  “带上王命旗牌,快去调兵!”

  刘伯温,谥号“文成”。

  在林十三接过王命旗牌的一瞬间,他成了此刻南京城内最有权力的人。

  南京的营兵、卫所军皆要听他调遣!

  林十三骑着徐鹏举送的高头大马,火速出城,奔向五营驻地。

  在马背上,他的心中闪过一丝疑惑:严党煽动城内兵变,到底是为了什么?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新江口营、大教场营、小教场营、河池营、浦子口营被林十三集结了起来。

  大军浩浩荡荡入城!

首节 上一节 207/2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